分享

匆匆中,慢慢走,欣赏啊

 成都大学陈大伟 2023-07-01 发布于四川

      昨日,和一弟子交流朱自清《匆匆》的立意,我推送了自己在上《匆匆》后的感悟(收录《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我这样观课、议课和上课》,原以为她读过,后来知道她还有这本书。这里给语文方向的弟子们建议,最好读读这门书,没有认真读过,可以说算不得我的语文方向的入门弟子

     这一课是被一位小学教师逼上去的(在一个上午,第一节我观察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上《匆匆》,第二节议课我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这位老师建议我在他们学校试一试,第三节、四节,我用上课时上过《匆匆》,部分上课情形可以参看用教学照亮生命前程 ——以一组“时间”主题的教学为例),现在我对这位老师的逼心怀感激。

      我常给老师们说:“不要只把文本当成教育学生的资源,你首先要用文本教育好自己,如果你自己被文本感动了,你就可能对文本充满感情,你就会对用文本教育和影响学生充满期盼,教学中也就有了渴望和激情。”在观课和教学中我对《匆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

      过去自己读《匆匆》,理解的是对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的留恋,心中总是免不了浓浓的惆怅和淡淡的悲愁。这次由“痕迹”入手,忽然获得了一种新的启示:时光过得快,留是留不住的,与其惆怅和留恋,不如“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脚印”(朱自清《毁灭》)留下痕迹。下课后,再查找相关资料,我注意到,朱自清在《给俞平伯的信》中说:“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俞平伯曾经这样评论:“这种意想,是把颓废主义与实际主义合拢来,形成一种有积极意味的刹那主义。”这种刹那观“在行为上却始终是积极的,肯定的,呐喊着的,挣扎着的。”这里有对过去的惆怅,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积极主动。

       可以说,在时光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死,但我们又渴望“不死”和“永生”。“不死”和“永生”的一种方式就是在生命中留下“痕迹”,所谓“遗表不随诸葛死,离骚长伴屈原生”。

      这样,对于文中最后一句“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似乎也就有了答案:不复返的原因在于没有留下痕迹。我们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了吗?没有,我们常常忆起童年的故事,童年留下的痕迹使我们找回童年。我们的昨天不在了吗?也不是,我已经把昨天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珍藏在自己的脑海里。

      晚饭后,临窗看,落日时,就想青龙湖走走,拍几张照片有点点痕迹。

然后看图写话,写出这样几句:
铺砌的路上
驻足
夕阳的金辉里
一对人心手相牵
野花静静
看云脉脉
黄灯里的红墙
正有隐隐的歌
月亮上了树梢
鸟儿在归巢……

    就“铺砌的路”想表达的是“时间的通道,有一些先定性”,“驻足”有“慢慢走,欣赏啊”的人生选择味道。、

     今早醒来,略略再修改。

因《匆匆》而青龙湖留念

铺砌的路上

驻足

几羽长叶,

剪切夕阳

金辉里

恋爱时心手相牵

野花静静
看云脉脉
黄灯里的红墙
传出隐隐的歌
月亮停在树梢
照鸟儿归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