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成一棵树的模样

 新用户5345BAE7 2023-07-02 发布于江苏

——读杨林柯老师《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读杨林柯老师的《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这本书,开启今年的暑假生活。

正如杨老师在书的后记里所写:“真正的书应该有自己的生命和尊严,有个体的思想跋涉,有对心灵的安慰,有对人类的关怀,有对大道的追索。”可以说,杨老师的这本书是在努力完成的一本真正的书。说真话,做真人,这也是读完杨林柯老师这本书给我最深切的体会。请看,杨老师在书中的文字:“在现在体制下,教育的三个方面都有问题:学校以应试升学为主,不仅生命教育、审美教育几乎空白,精神传播也畸变扭曲;家长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显亲扬名,把孩子变成自己的价值工具;社会又是权钱崇拜,道德沦丧,人文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说这样的话是要有勇气的。作为一名教育同行,杨老师所说的,实际上也是我们在常常看见却已见怪不怪的现象。就如学期末这段时间,高考成绩、中考成绩陆续出炉,各个学校的宣传文案五花八门,有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学霸成长,有以家长委员会贺喜学校成绩,有以学校重本率、四星率介绍学校取得中、高考更大突破,一切都围绕着升学率这根指挥棒,几家欢乐几家忧,而那些非中考、高考的学生,又全都挤入校外办学机构,进入新一轮的内卷之中。这些不是与杨老师指出的问题所切合吗?但又多少同行会大声疾呼,教育本不应是这个样子的呢?

教育对人意味着什么?它不仅是有外在的使命担当,也应该有内在的自我成全。可当下,教育正异化为只是一种工具,完全忽略了对人的关怀,没有让每一个学生灵性觉醒,自觉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家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比遗憾的目标偏向。对此,杨老师才会说:路在脚下,推动自己,其实就是推动世界,也是推动教育。因此,在杨老师的这本书中,有这样的一些观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关注孩子的习惯和方法,也时刻考虑如何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来采取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但几乎不去思考孩子的感受,更不会想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需要被看见,被倾听,被尊重。在书中,杨林柯讲了一个叫王越的女孩故事。父亲做生意,没有多少文化,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希望她将来能出人头地,所以花了不少钱把她从遥远的陕北转到省重点学校,可她偏偏不喜欢学习,成绩很差。现在她住在姑妈家,姑妈是一位纺织工人,没有多少文化,对她照顾周到,管理也极其严格,唯恐她学习不好难以向她的父亲交代。对她每天起居与放学回家的时间姑妈都要记录,吃饭、作业、考试成绩、电话来往也都有记录,甚至她的书包、日记都是姑妈检查的对象,她没有一点自由的空间。这名女孩说自己就像一个机器,除了吃饭就是写作业,甚至在姑妈家也不愿多说话,免得说错了什么,因为姑妈就像是一个警察,每周都要向她父亲汇报她的情况。女孩的成绩差,姑妈更是自责,越发严格管理,以至于一个男孩打电话问作业,也让姑妈如惊弓之鸟,非得挖地三尺,问出个所以然。这样的生活让孩子时时生活在压抑之中。试问,这样的环境,又如何能让孩子轻装上阵,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教育以爱的名义破坏孩子的成长,说到底,是缺乏对孩子的尊重。这是在家庭中发生的案例,而在学校内呢?前不久,在新闻上看见一名老师收缴学生的手机,并当场砸坏的视频,还有利用学生上室外活动课,老师进班,从学生书包里搜取课外读物的新闻,也许老师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可如果没有了对孩子的尊重,教育如何能真正改变学生呢?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学生,学生的情感指向和成长快乐才能与老师相关,让老师的价值实现充满职业的幸福感。学会平等,蹲下身子,尊重学生,其实也是在尊重每一个生命成长的意义,尊重教育自身的价值。

  放大心灵的半径

做一名老师,需要拥有宽广的胸怀,辽阔的视野,高远的境界。这需要我们能够放大心灵的半径。博尔赫斯说过,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可见,阅读是放大心灵半径最佳的方法。一个人心灵的时空因阅读被放大,它让一个有限的生命在文字中不断和古今中外的那些智慧的灵魂建立某种联系,从而让自我的格局打开,教育生命也变得更大更强。在好几十年前,怀特海说:“拾起一本书,安静下来,不再留神听,抛开屋里的世界,收音机的世界,自顾自沉浸在书页间紧凑的小天地里。有许多世界。对于一个社会,异议的声音、挑战的声音,是多么的重要,追求'真’的生活,'真’的声音的热情,将会转化为多么大的力量。”阅读这么重要,可是有多久我们不曾读教学参考书和教材之外的书籍了呢?信息化时代,碎片化时间,阅读更加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人生修炼。

杨林柯老师写道,读书不仅是灵魂的救赎、精神的唤醒,也是对荒诞生活的对抗。于是,他给每一届学生都推荐周国平的书,因为周国平曾给杨老师产生过重要影响,他说自己的生活重建和精神重建是从阅读周国平开始的。读周国平的《灵魂只能独行》,让我们走近自己,解读人生,自己陪自己长大。周国平把哲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保持灵魂的在场,在对精神家园的守望中活得明白,活出意义。可以说,是一本本书籍、一篇篇精彩的文字,指引着杨老师走向人生的高处,也给我们指出扩大心灵半径的方向。读书是通向自由的路,也是拓宽自己人生格局的生命实践。这不仅说给老师,其实也在说给学生。

  真正的教育所需要的

教育成为今天的样子,是多方合谋与选择的结果,既有教育选拔的僵硬,也有家庭的合作,更与学校教育行为的工具理性分不开。而作为教师,自然也有逃脱不开的责任。对此,杨林柯指出,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每个人都是社会与文化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体制和历史的病理切片。虽然我们每一个个体不能大有作为,但可小有所谋,得寸进寸,日拱一卒,长期坚持,总有所获。真正的教育所需要的是教师群体的觉醒,要有清明的理性,不仅要看到教育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教师职业的幸福以及自己可以创造的价值空间。

于漪老师曾说:“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内心觉醒。”这便需要我们在平凡琐碎的教育教学中自觉追寻意义,把世界看成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外界的一切都和自己有关,每位教师应安装一个内在提醒装置,不断告诫自己,应该如何去做,这样生命就有了方向。正因如此,杨老师告诫我们:“教育者要有理想的情怀,而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具备现实主义的眼光和行动。从每一节课做起,从批阅每一篇作文做起。服务学生就是服务社会,课堂就是教师的价值舞台。所有美好的价值在与学生和周围教师的分享中会不断增大。”他还说:“尊重个性才有和谐,世界之美在于不同和差异,教育的花园里不能一枝独秀。”“不能在生活所用的知识易成为死知识,与生活、与人生脱节的教育是伪教育,只发文凭的学校是学历工厂,也可以成为合格文盲的制造车间。”只有当一名老师真正认识到自己所从职业的真正意义是在于对于一名学生成长的影响,是我们不仅让学生在现实中“安身”,更应该让学生在精神中“安心”。只有当我们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当信仰一样去追求,敬畏自己的课堂,敬畏生命的神秘,让学生每一天、每一节课中不仅获得知识,也获得智慧和快乐,不仅从教育生活中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享受教育生活的美好与快乐,这样才是一名觉醒了的老师,也是今天的教育所真正需要的。

像树木一样生长

大树是怎么长大的?想想它们在当初,也许只是一粒种子,被风吹到土壤或石缝里,慢慢在风霜雪里长成一颗幼芽,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它们的树冠在不断向外伸展,吸收阳光,迎接风雨;它们的根不断往下扎,往周围的土壤里钻去,外在的生长和地底下的内在发育同时进行。可我们所看见的,往往只是地上伟岸风景,却忽视了地下的四通八达。杨林柯说,一个人的成长何尝不是?外面要长,里面也要长。一个人真正的成长,不只是身体的发育,更有心灵的发育。那些大树往往有巨大的树冠,繁茂的枝叶,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留住雨水,博取到更多的阳光。这时,大树旁逸斜出的枝条也是生命成长的需要,生命的宽度与高度总是相辅相成的。可在我们的学校里,老师手里总是紧紧攥着很多刀子,只怕如树木一样生长的学生长出斜杈,总希望学生按照自己设定的路线向上发育,成才成功。却没有想到,往旁边生长也是长高的需要。人生是多元的,成长是多色的,风霜雨雪对于成长也是必需的。允许孩子试错,走一走弯路,而不是老师以爱的名义进行砍伐,只允许孩子一种生长的方式,这其实是在干扰甚至阻碍了生命的成长。让孩子多一些体验,多拓宽一下生命的可能,只会让生命更有质感和韧性,这才是教育对于生命的呵护。事无巨细,样样都为孩子考虑到了,把孩子放在一个固定的模式里,按照规定的方式成长,孩子怎么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呢?

要让孩子长成一棵树的模样,就要给他们充分自由向上的空间,同时也要让他们的根系伸向四面八方,让他们在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中成为自己本应拥有的样子。一名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教师是人不是神。杨林柯还说,教育是培养人而不是制造机器,所以最关键的是要激发生命个体内在的能量,养育孩子的心力,让他们自觉去思考和选择。真正的成长是由内而外的。这样的教育,不正是帮助学生投奔自然,长成一棵写满属于自己生命体悟的树的样子吗?

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钱理群先生把杨林柯这样的老师,称之为“真正的老师”,是因为他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不仅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良知,而且体现了我们正在推进的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阅读杨老师所著的这本书,我深以为然。“教书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本,我别无选择,只希望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延续一下我的生命。”这,不也正是我们对自己的意愿和期许吗?那么,也让我们不断推动自己,不断推动教育向着更美的风景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