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稻苗床根不好,都是浇水惹的祸!

 傻鱼鱼肥 2023-07-05 发布于山东

每年的3月底4月初,室外气温还是个位数的时候,东北黑土地上的水稻育苗棚都建造完毕了!又到了每年一次水稻苗床下种的时间了!每到育苗季,稻农都会遇到一件非常头疼的事!为什么我年年培育稻苗,稻种都是从正规渠道买的,水稻生根壮秧剂一点都没少用,为啥我苗床上的苗瘦弱、经常得病、出苗率也不高,甚至整片的不出苗,往大田送嫁的时候根系也不好,这都是为什么?---这都是浇水不对惹的祸

俗话说的好:“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浇水浇的对,产量翻一倍”,在水稻育苗上这两句浇水的谚语同样适4用,充分说明了浇水的重要性。

东北水稻育苗下种时间一般4月初开始,那时候的气温还在零上徘徊,扣棚后温度能达到25℃左右,由于大部分是育苗钵育苗,怕高温、怕低温,怕旱又怕涝,所以,我们在给苗床浇水上要明确我们是浇的什么?什么时间浇?浇什么样的水?

一、我们浇的什么?我们浇的苗棚?浇地?浇苗钵?浇根?

1、下种后的出苗水,育苗钵育苗的要浇透育苗钵,不用育苗钵的把地浇透,让土与种子吸实;

2、生根水要做到少量多次,根都有趋水性,适时适量的把水用好,水就是最好的生根剂;水浇多了会把土壤中的氧气挤出,出现闷根、沤根的情况;

二、什么时间浇水~晴天上午

晴天上午、棚室温度缓慢升高,并能放风排出湿气,防止病害的爆发。

三、用水量:

出苗水:每亩每次10方左右;

出苗后:每亩每次5方左右;

四、怎样提高水温,这是本文介绍的重点,也是稻农在浇水中忽视的一方面,也是造成水稻苗根系弱的主要原因:

稻农育苗浇水用的都是井水,东北地区4月份的井水温度在3℃左右,但是,棚室内维持的最低温度也不会低于15℃度。温差相差十几度,用井水直接浇水肯定会出现炸根的情况,造成根毛脱落。大多数稻农都没意识到这一点,在这介绍两种提高水温的方法:

1、物理升温:

建蓄水水囊,用90厘米宽的双面封闭成一筒形的农膜,沿栱棚二条边缘铺设2条,将筒内灌满水,两端折叠抬高,并两头扎紧,最快24小时就可以浇水了,这时的水温跟土壤温度基本一致,对水稻根系不会造成刺激作用。浇水時从一端抽水或控流量放水皆可;

2、化学升温:

施用解盐菌,浇水前将解盐菌融化到施肥器内,解盐菌与氢基离子发生反应会迅速释放热量,5方水加1袋解盐菌能提高水温5℃,他除了能迅速提高水温外还能降低苗床盐害;增加根系吸收面积,提高根系的吸水席肥能力;增强土壤渗透性,防止沤根、闷根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