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

 老王带你学Chem 2023-07-07 发布于广东
重点提要
1.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同周期递变性:

最外层电子数增多→电子间的排斥力增大原子半径增大【次】

质子数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大原子半径减小【主】

同主族递变性:

能层增多→电子间的排斥力增大原子半径增大【主】

②质子数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大原子半径减小【次】

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自左向右,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自上而下,依次增大。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序大径小;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电离能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符号为I1。I1<I2<I3······

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I1呈现减小的趋势。

同一周期中,碱金属元素的I1最小,稀有气体元素的I1最大。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至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I1呈现增大的趋势。

【反常】:B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1,失去一个电子后成为2p全空的稳定状态,故B较易失去2p上的1个电子,I1:B<Be;

N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3,2p轨道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较难失去1个电子,而O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失去一个电子成为2p3半充满的稳定状态,I1:N>O。

I1:Al<Mg;I1:S<P

3.电负性

①键合电子: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

②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

指定氟的电负性为4.0,锂的电负性为1.0,计算其他元素的相对电负性(稀有气体未计)

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小。

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应用:①判断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电负性 > 1.8     非金属元素;电负性 < 1.8     金属元素;电负性 ≈ 1.8     类金属元素);②判断化学键成键类型(当形成化学键的两个原子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形成的键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形成的键一般是共价键。);③判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电负性大的元素呈现负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易呈现正价)。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