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蛰居族”现象

 汉月银山 2023-07-07 发布于陕西

图片

与在公共场合过着孤独生活的人相对应的可能是那些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的人。这些人被称为““蛰居族”,通常以男性居多,至少六个月以上没参加任何社会活动,也没表现出参加的意愿。

从定义上讲,“蛰居族”通常被译为“宅在家”。但这种现象又不仅仅是想呆在家里那么简单,而是由有多个因素促成,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或抑郁症等精神状态,以及孤独或长期上网等非精神状态。

也因此,在这一定义的灵活性和广泛范围内,每个人的“蛰居”状态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所有人都是通过长期的身体和社会隔离联系在一起的。此外,“蛰居族”通常被认为年龄在20到30岁之间,他们或因有网瘾或因其它精神问题。

“蛰居族(hikikomori)这种特殊形式的社会退缩首次在日本被观察到,并被日本精神病学家斋井(1988)详细描述,他称之为“蛰居族”。这个词描述的是那些没有明显心理困扰或精神疾病迹象的青少年和年轻人自愿在自己家中自我隐居的行为。

但随着这种封闭的现象在日本以外的国家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在过去几年中成为全球现象,尤其在许多国家的青少年和年轻人中变得相当普遍,部分要归因于新冠疫情。

另一种解释是,这个国家的文化正在从一个集体意识的社会转变为一个更加个人主义的社会,尤其是在寻求表达自己原创性的年轻一代中。

日本的Hikkikomori现象

COVID-19大流行在全球创造了许多“第一”,对许多人来说,那段孤独时期的隔离和缺乏社交互动是一种极端体验。尽管如此,在日本,仍有无数人多年来一直过着这种被称为“蛰居族”的生活。

日本政府的一项新调查显示,全日本有近150万人退出社会,过着“隐居”生活。也被称为日本的“蛰居族”,有些人除了出去买杂货时偶尔兼顾活动一下外,另一些人长期甚至连卧室的门都不出。

这项全国性的调查发现,在12249名受访者中,年龄在15岁至64岁之间的人中,约有2%的人被认为是“蛰居族”,15岁至39岁的人中这一比例略有上升。如果将这一比例应用到日本总人口中,日本估计有近150万人(1%)。

社会孤立的常见原因是怀孕、失业、疾病、退休和人际关系不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 Covid-19,疫情可能加剧了现有的社会问题,如孤独、孤立和经济困难,超过20%的受访者认为大流行是他们隐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脱离社会的时间越长,就越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失败,变得越发的不自信,对离开家的前景也变得更加恐惧,觉得只有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才感到“安全”。

图片24岁的Chujo已做了两年的“蛰居族”。梦想成为一名歌剧演员,但由于是长子,家人希望他加入家族企业,在办公室工作一年后,由于压力太大,开始不再出门。

专家此前曾表示,“蛰居族”通常被认为源于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尽管社会因素也起作用,例如日本的父权制规范和苛刻的工作文化。

人口老龄化因素

“蛰居族”还与日本另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有关:人口危机。

随着人们逐渐退休并退出劳动力市场,老年人口不断膨胀,给已停滞不前的经济带来了麻烦。形势如此严峻,以至于政府今年警告说,该国“处于无法维持社会功能的边缘”。

对于有“蛰居族”成员的家庭来说,更是带来双重挑战,这种情况被称为“8050问题”,是指50多岁的“蛰居族”,靠“啃”80多岁的父母生活。

还有其它因素,如随着约会和婚姻的吸引力减弱,单身族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随着人们将自己的社区转移到互联网上,现实生活中的正常联系正在被减弱。

“蛰居族”现象已渗透到世界各地

虽然一些“蛰居族”表示感到悲伤、孤独和生病,但也有““蛰居族”青年表示,他们实际上很享受这种生活方式,觉得自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同时感到“安全”。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完全不感兴趣,只要他们有收入来源,无论是自己的,还是来自父母,他们可能根本就不会走出家门。

罗伯特·普特南在他的《独自打保龄球》(Bowling Alone)一书中阐述了他的理论,强调了技术可以促进孤立、削弱社会联系和侵蚀社区纽带的方式。并在日本的“蛰居族”现象中找到了相关性,在这种现象中,相当多的人由于技术的发展而退出社会,过着隐居生活。

与这些观点一致的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强调了这些年轻人的行为是如何被解释为一种逃避社会、学校和家庭压力的方式。或者由于惩罚新一代的经济变化而导致的难以进入就业市场所致。

研究表明,年轻的““蛰居族”并不只生活在日本,也生活在一些东方和西方国家,如阿曼、韩国、西班牙、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及意大利。这种现象是如此普遍,以至于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样的问题远远超出了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范围。

仅在美国,估计就有1000万“啃老族(NEETs)”(既没工作,也没接受教育或培训),他们的行为与“蛰居族”非常相似。

很显然,“蛰居族”的故事是一个警示,尤其是对年轻一代来说,它警示了过度依赖科技和社交媒体的潜在后果。

图片

COVID-19大流行只是加速了这一趋势。随着远程工作、在线教育和数字通信成为常态,全球年轻人越来越依赖技术。然而,这种过度依赖是有代价的。过多的屏幕时间和对社交媒体平台的参与阻碍了关键社交技能的发展和现实生活中互动所必需的应对机制。

以社会退缩和孤立为标志的“蛰居族”生活方式让我们得以一瞥全球社会面临的潜在挑战。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我们可能会看到相当一部分年轻一代在社会脱节、人际关系有限和参与公共活动减少的困境中挣扎。对心理健康、整体福祉和社会凝聚力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为了避免这样的未来,在技术使用和面对面的社交互动之间取得平衡是至关重要的。促进健康的人际关系,促进社区参与,鼓励发展数字领域之外的强大社交技能,对年轻人的成长和福祉至关重要。通过认识到潜在的缺陷并积极应对,我们可以驾驭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并确保一个更加互联和有弹性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