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分神昏,最易误治

 熙越 2023-07-07 发布于上海

由于接下来要介绍的《湿温病篇》条文涉及“神昏”,且本号曾多次在文章中提及,温病的卫气营血各个阶段都会出现神昏,而一见神昏就投用三宝或营血药,是临床中最易出现的误治,往往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因而我找出赵绍琴的《温病浅谈》、《内科学》以及《医学文集》,从这三本书中,汇集了相关的论述,并整理整合,本篇先呈现“卫分之神昏”。

温病过程中出现的烦躁不安、昏蒙、昏愦、谵语、昏狂等神志异常现象,都属于昏迷。只要⽓机闭塞,邪热不能外达,热邪内逼,熏蒸⼼和⼼包,都可引起神志的改变,轻则烦躁,重则神昏谵语。因此,在卫、⽓、营、⾎各个阶段,均可出现神昏。

因其病位不同、病机亦异,治法必⼤相径庭。必须根据脉、⾆、⾊、症,全⾯分析,确定相应的治法。切不可⼀⻅神昏,谓其内陷⼼包⽽从营⾎论治,而用“三宝”,以致寒凉闭塞⽓机,邪不能祛,病必增重。

在临床时,除了必须观察病情阶段,更重要的是,了解造成神志异常的原因,曾服过何药,如在卫分时即用了营分药,或湿阻于中,错误地用过凉遏之品,使湿郁变成寒凝,等等。

得知神昏前经过什么治疗,用过什么药,对于正确地施予救逆,极为重要,能辅助医者判断当下的具体病机,以及气机闭阻的程度。

《赵绍琴的一则救逆医案》中,病人很幸运地得到了赵老的及时救治。在了解到病人之前服用过大量寒凉药而造成气机郁陷后,赵老决定主以升阳举陷来解除凉遏,疏通气机。

在赵老的讲座中,还出现过一位很不幸的患者,当年的著名演员陈某。赵老接手时,病人已四度昏迷,且无人交代之前的治疗内容。赵老只能根据当时的舌象(白润),怀疑是否吃过寒凉药,但因无人给予反馈,赵老就开具了较为“温和的宣郁温化”。两剂后减轻到二度昏迷。

接着由于赵老要到外地出差,他便留下后续的治疗方案,可惜病人家属和相关医生并未采纳使用,不久赵老便听说病人去世的消息。

后来机缘巧合,赵老遇上了最初给陈某开药的医生,她说:“病人昏迷,那我就一天给他服用三丸安宫牛黄丸…”,如此治了一周,赵老说到这里时,合上书,默哀了三分钟。

接着他对学生们说道,他看出是湿郁,但没想到之前吃了那么多安宫牛黄丸,病人身体气机早就被冰冻住了,“温病不是越凉越好,老要想到气机的通畅,人是活的,你得让人活啊!活就得动,气机不通畅,什么都不行了。”

赵老说很可惜的在于,假如他接手时能知道,那么就会放手用解冰伏的药,“保好”,陈某不至于丧命。

因而,赵老总结神昏治疗时强调,必须了解之前的具体治疗,以便精准地救治。

正如赵老说的,卫气营血四阶段都会神昏,本篇先着重介绍卫分神昏。在卫分,分为“温热”和“湿热”。

一、温热在卫

1、未经误治

卫气不疏,肺卫郁闭,热邪不得外解,郁热内蒸⼼包可⻅神昏,尤其是幼儿。其症状为,高热⽆汗,咳嗽,脉象浮数,舌红口干等。因为高热,幼儿体弱,可能出现短暂性嗜睡,或有惊动。

此时邪在卫分,切不可惊慌,必须用辛凉轻剂,如桑菊饮,以清热疏风,清宣肺卫,令邪外达。若早用“三宝”或寒凉清气,病必不除,轻则不减,甚则面肿神昏矣,参考卫分证常规治法。

参考方:银翘散加减,银花10克 连翘10克 杏仁10克 前胡6克 荆芥3克 淡豆豉10克 炒山栀6克 钩藤10克 焦三仙各10克

2、经过误治

邪在肺卫,误用寒凉,凝涩气机,郁闭益甚,郁热无外达之机,势必内迫而扰心神,神志遂致不清,或时清时昧。

此时虽见神昏,邪热仍在肺卫,尚未深入气营,常见高热无汗、舌苔白或浮罩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咳嗽气促、头痛、或微有恶寒。

治疗必须辛凉轻清,宣泄肺卫,开其郁闭,使邪热外达,神志即能转清。切忌早投清心凉营,或投“三宝”及大剂寒凉,否则寒凉凝滞,气机愈闭,热邪内迫,病必加重。

赵老书中附蒲辅周医案

张某,男,2岁。1959年3⽉12⽇因发热三天住某医院。住院检查摘要:⾎化验:⽩细胞总数274000/mm3(2.74×1012/L),中性76%(0.76),淋巴24%(0.24),体温39.9℃,听诊两肺⽔泡⾳,诊断:腺病毒肺炎。病程与治疗:住院后曾⽤⻘、链、合霉素等抗⽣素治疗。
会诊时仍⾼热,⽆汗,神昏嗜睡,咳嗽微喘,⼝渴,⾆质红,苔微⻩,脉浮数。乃⻛温上受,肺⽓郁闭,宜⾟凉轻剂宣肺透卫,⽅⽤桑菊饮加味:桑叶3克,菊花6克,连翘4.5克,杏仁4.5克,桔梗1.5克,⽢草1.5克,⽜蒡⼦4.5克,薄荷2.4克(后下),苇根15克,⽵叶6克,葱⽩3⼨,共进两剂。
药后得微汗,身热略降,咳嗽有痰,⾆质正红,苔薄⻩,脉滑数。表闭已开,余热未彻,宜清疏利痰之剂。处⽅:苏叶3克,前胡3克,桔梗2.4克,桑⽪3克,⻩芩2.4克,天花粉6克,⽵叶4.5克,橘红3克,枇杷叶6克(布包)。再服1剂。药后微汗续出⽽身热已退,亦不神昏嗜睡,咳嗽不显。
⻛温上受,⾸先犯肺,属卫分温病,病轻邪浅,只宜⾟凉轻剂、平剂,宣郁清热,邪去营卫通畅,⾃然微汗出⽽愈
本案初起,迭进抗⽣素,俱属寒凉,寒则涩⽽不流,肺卫郁闭不开,热邪外达之路闭塞,郁⽽热炽,⼼肺同属上焦,肺中郁热上蒸迫及⼼包,神志昏迷。
此邪尚未⼊⼼与⼼包,只需开肺卫之郁闭,郁热即可达⽽热退神清,故⽤桑菊饮加减。
因前⽤药偏于寒凉,故加葱⽩、苏叶之类,以温散之⽽开肺透邪,若误认为热⼊⼼包⽽投三宝,必成冰伏之势,邪⽓深遏难出,久则耗伤阴液⽽转为下焦温病。

经过寒凉误治的,考察其气机郁遏的程度,根据不同的遏制程度,配合使用针对性的药物。此案出现了蒲辅周最爱用的《葱白》,用来宣气机解凉遏。

二、湿热在卫

肺卫郁闭,湿热之邪在卫分不得外解,必内迫⼊⾥。热性炎上,湿性弥漫,湿热相合,氤氲郁遏,内蒙清窍,可见沉困嗜睡,神志模糊,状若昏蒙,或时清时昧。

症状为,身热不扬,身重体酸肢倦,舌苔白秽,左脉洪大,右脉濡滑,但头汗出,胸脘痞满泛呕,等等。

此时出现昏迷,并⾮邪陷⼼包,只要郁热得宣,卫疏郁开,⽓机通畅,⾃然向愈。若另有外凉闭郁,则同时使用相应药物。

主以宣化上焦,辛开苦降。使湿热分消而解,神志随之而清。惟其用药,大忌寒凉,以湿为阴邪,寒则凝涩,气机愈闭,恐病深难解。

除下列参考方外,三仁汤、正气散等湿温证方也皆可因需使用。

参考方:薄荷1克(后下) 淡⾖豉6克 ⼭栀6克 连翘10克 银花6克 炒⽜蒡6克 ⽵叶3克 芦根20克

加减法:①若头晕,恶⼼,甚则呕吐,⽅中可加芳⾹疏化之品,如佩兰叶6克(后下)、藿⾹叶10克(后下)、⽵茹3克;②若内热素盛,⼼烦⼝⼲,甚则渴引凉⽔,⽅中加⽣⽯膏9克(先煎)、⻩连2克;③若胸中满闷者,加郁⾦6克、菖蒲6克、半夏10克;④若⾆⻩苔根厚者,当加消导通腑以泄热,⽅中加焦三仙各10克、枳壳10克、槟榔10克。

倘若湿蒙神窍的情况下,又经过了如陈某的误治,那么上述的参考方用药就不足以应付了,仍须根据病人具体状况,应机使用宣通解郁的药物。关于赵老解决不同程度的凉遏时,所使用的药物,以后会专门另写一篇。

以上参考方都用到了《栀子豉汤》,作为温病卫分的基础方,豆豉和栀子,辛开苦降,宣展气机,符合“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的温病卫分治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