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味理论

 子君zijun123 2023-07-07 发布于河北

   五味理论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对临床遣药制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味(某些药物还具有淡涩二味,习惯上仍称为“五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对于药物五味属性,梅氏认为最初形成只是药物本身的一种味觉感官刺激,随后逐步发展成为用来阐述药物功用的一种理论框架。如《黄帝内经》云“甘缓”、“酸收”、“苦燥”、“苦泄”、“辛润”, 实际上是将药物按五种属性进行功能上的分类。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搜狐网

 “五味”概念的形成纵观先秦文献有关“滋味”种类的叙述,有“在味者,酸、辛、咸、苦、甘也” (《管子》),“酸、盐、甘、苦之味相反”(《鹖冠子》, “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荀子·正名 篇》),“味酢可食”(《尔雅》)等。概而言之,主要有酸、苦、甘、辛、咸、淡、盐、酢8种。其中盐味与咸味、酢味与酸味均为同一滋味,故而先秦时期所载的 味大抵只有酸、苦、甘、辛、咸、淡6种。而受当时五行学说的影响,将滋味归为五类,称之五味。《尚书·洪 范》依五行之义标明五味:“五行,一曰水,二曰火, 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由于五味依于五行哲学分类,使得原本朴素的滋味理论升华为哲学化 五味,并使得在本该运用“滋味”时,亦用“五味”代之。而将作为滋味的淡味隶属于五味,或认为淡味为五味的基础,《管子》谓:“淡也者,五味之中也”,并指出水为“诸生之淡”。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 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桅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症瘕痞块等证。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瘤,鳖甲软坚消症等。



  人体生命活动从根本上离不开阴阳的对立互根和消长转化,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五味也可影响到阴阳的盛衰,从阴阳属性上分,气属阳,味属阴,味厚者为阴中之阴,薄者为阴中之阳;从五味运动转化而言,辛甘发散属阳,酸苦涌泄属阴,咸味涌泄属阴,淡味渗泄属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总结道:“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由此可见,人体的生理结构与功能都与五味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图片

[1]郭永胜,张思超. 论五味理论的起源与形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08):3242-3245.

图片

12.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