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8五味阴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黄帝内经参详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岐伯既然提到“必先五胜”,五藏形气偏胜则以药物气味调达之,以致和平,那么这就必然涉及到药物性味之用的问题。这就有了黄帝和岐伯之间的新的问答。

先附录原文如下:

帝曰:善,五味阴阳之用何如?

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一、帝曰:善,五味阴阳之用何如?

岐伯前文讲,治病必先明病机之所属,以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为施治大原则,以五藏形气“亢害承制生化”为辩证总要求。

黄帝对此应答颔首称善,并顺势而问:五味阴阳之用何如?

每种药物都有其味、气、性,阳为气,阴为味,药性由寒热温凉四气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融合而成,如王好古《汤液本草》讲:“药之辛、甘、酸、苦、咸,味也;寒、暑、温、凉,气也。味则五,气则四,五味之中,每一味各有四气,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有气味俱使者……所用不一也。”再如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讲:“物有味必有气,有气斯有性,自然之道也。”“药必性味相参,才能尽其长。”本篇大论开篇之初岐伯已讲明六化分治,五味之所生,厥阴在泉为酸化 、少阴在泉为苦化、太阴在泉为甘化、少阳在泉为苦化、阳明在泉为辛化、太阳在泉为咸化。黄帝是以知酸、苦、甘、辛、咸之药性五味。

药有五味已明,但五味各属之阴阳尚未明,五味阴阳之作用尚未明,黄帝是以向岐伯请教,以释心中之疑。

二、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黄帝问之以五,岐伯答之以六。辛、甘、酸、苦、咸、淡,是为药之六味。加上涩味,称之为药之七味亦无不可,再加上难以用传统的四气五味理论解释的芳香性药物,称之为药之八味亦可。

辛、甘、酸、苦、咸、淡,六味阴阳之分,当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岐伯所言“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阳为气,阴为味”为据。

辛、甘、淡,为六味之三阳。辛、甘、淡三味药物药性主要入腠理经络,汗尿于外,外为阳。“辛甘发散为阳”,辛、甘发散清阳之气于皮肤腠理以为汗,气为阳,表为阳,是以辛、甘为阳;“淡味渗泄为阳”,淡能气化水液渗泄于膀胱腠理以为小便之尿,气为阳,是以淡为阳。此是辛、甘、淡三味为阳之道理,三者主要是从“气化”的角度来讲的。

酸、苦、咸为六味之三阴。酸、苦、咸三味药物药性主要入脏腑三焦之里,里为阴。“酸苦涌泄为阴”,酸、苦入脏腑三焦,上涌以吐污秽,下泄以通大便,污秽、大便皆为有形之物,有形之物为阴,无形之气为阳,且脏腑三焦为里,里为阴,外为阳,是以酸、苦为阴;“咸味涌泄为阴”,咸亦能催吐促泄,道理通于酸、苦,是以咸亦为阴。此时酸、苦、咸三味为阴之道理,三者主要是从“浊阴”的角度来讲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只有“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而本篇大论则增加了“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这一对阴阳。因为前者侧重的是四时五行,后者侧重的是六气五行。

三、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

辛、甘、酸、苦、咸、淡,六种药味,各有其用,岐伯这个在正面回答黄帝“五味阴阳之用”。六味相互为用,收而能散,散而能收;缓而能急,急而能缓;燥而能润,润而能燥;软而能坚,坚而能软。例如辛能散能润能横行,甘能补能和能缓,酸能涩能收,苦能泻能燥能坚阴,咸能上涌能下泄能软坚,淡能利窍能渗泄,六者各有其特殊作用。

四、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六味之用,如前文所言“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以致和平”。

“以所利而行之”,“以”表引入某种依据或标准,“所利”为“病机之所利”的简略语,“行之”即“行之以味”的简略语。根据病机之所利,因势利导而施行六味之作用。

“调其气,使其平也”。以味调气使平之法,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作者讲:“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辨证施治,谨调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气致和平,则得平人之气象。

药有六味,有调气之功,亦有毒副之作,开药制方又当如何?明日继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