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症

 HANDO_KING 2023-07-07 发布于广东

图片

一人五十岁,因忧虑恼怒,转为脾虚。医用五苓散及青皮、枳壳,遂至胸闷饮食不进。后灸命门二百壮,灸关元五百壮,服姜附汤一二剂,金液丹两斤,病愈。

一人官场失意,神思不悦,饮食渐少,日夜昏沉,缄默无语,已半年有余,治法多端,疗效不佳,似非药物可愈。让人灸巨阙百壮,病即减半。又另其服醇酒,一日三次,一月后痊愈。

张子和治一人妻,病饥不欲食,常常叫号怒骂,欲杀人泄愤,恶语不止,求医半年,治疗无效。子和看后说:此病难以药治,于是驱使两位妇女,先于脸上涂抹脂粉,扮成杂耍,其妻大笑。第二天又让两人互相角触打斗,其妻又大笑。又请能吃的,夸赞食物好吃,其妻也索食物,想要品尝一下。没过几日,恼怒减少,饮食增加,没有服药病即痊愈,后来还生了一子。

罗太医治一病僧,倦怠黄瘦,询问什么病,回答说:我是四川人,出家时母亲健在。等到云游江浙,历经七年,忽然想念母亲的心情不可抑制,想回家却没有路费,只能早晚向西仰望而泣,因此得病。病僧当时二十五岁,罗让他在隔壁住宿,每天用牛肉猪肚肥甘食物煮糜烂给他,大概过了半月多,并且每多问安宽慰他。又说:我给你十锭银子做路费,不用归还,只是为了挽救你的生命而已。看他形容稍微清醒,予桃仁承气汤,一日三次,泄下的都是血块痰积。第二天给他吃干菜稀饭,又修养半月,这时才病愈。又过了半月,给他十锭银子,回老家去了。

孙文垣给丁耀川母亲治病,时年四十四岁,经常胃脘疼痛。寡居十五年,每天清淡素食。七月,因愤怒吐血水近一碗,没几天就好了。九月再次恼怒吐血与前相当,兼有腹痛。第二年二月,忽然感到里急后重,大便急迫,肛门大疼,小便短涩点滴疼痛,腰腹如泡热汤,只能仰卧不可转侧,仰卧时左胯和腿痛。原有两胯和二阴疼,前重则后减,后重则前减,直至不能坐着,遇到惊恐下部愈加坠疼。已经两月没有行经,运动略长腰腹一定疼痛,泄下紫黑血快较多。现在白带如注,口渴不眠,不思饮食,多怒,面部手足浮肿,咽中如痰梗喉,肌肉削减。诊脉一息四至,两寸软弱,右关滑,左关弦,两尺涩。此为上焦气血不足,中焦有痰,下焦气凝血滞,郁而为火。盖因下焦肝肾所统摄,腰胯是肝经所行,肾司二便。面部手足浮肿,说明脾气很弱、饮食不思、胃气不充。不眠因过度忧愁思虑,而且心血不足,全都是为情所伤。《内经》说:二阳之病发心脾,女子得病则不月。此病近似。所幸脉不数,声音清亮,应当开郁清热,调达肝气。等过了夏季之后再峻补阴血,一定戒怒,血液循经运行才能痊愈。先服当归龙荟丸,撤下焦之热;再喝四物汤,龙胆草、知母、黄柏、柴胡、泽兰再煎服滋肾丸,连服两日,腰与少腹之热渐退。最后用香薷、石苇、龙胆草、桃仁、滑石、杜仲、牡蛎、甘草梢、柴胡同滋肾丸,二阴之病全都减退。

韩约斋的儿媳妇,每次恼怒后,只要运动就会坐卧不安,如见鬼魅,小便淋疠。现在大便秘结,腹中疼痛,腰胯胀坠,似要生产的状态,因为疼痛脉搏不能应指。孙文垣说:这是肝经郁火所致,依法当通利。用杏仁、桃仁、柏树根皮、山栀子、青皮、槟榔、枳壳。服后不久,大便通畅,疼胀遂减。

图片

一妇人因丈夫好酒色,不务正业而多忧多郁,右胯及环跳疼痛过膝,大小便频多,脐腹胀痛,口干。诊脉右弱、左数。近日发热恶寒,疼痛汗多,时刻不宁。这是食积、痰饮、淤血流积于下部足厥阴经,挟郁火而痛,恐怕形成肠痈。神效瓜蒌散,一服痛减半,汗出止,数脉稍退。然小腹坚硬按痛。再喝前药,小腹稍软。继服前方,用两个瓜蒌,再加丹皮、莪术、五灵脂、二花,此时诸症悉皆平复。

亮卿妇人,头痛、遍身痛、前后心及乳房皆胀,外阴紧急,肛门逼迫,大便三日未解,口干。因郁闷而起,午后发热,似疟疾,恶心烦躁内心不宁。时当盛夏,怒气伤肝,夹杂暑热,用石膏、青皮、柴胡、枳壳、半夏曲、黄芩、甘草。夜间加服当归龙荟丸以泄下,大小便随即通利,热退诸症悉减,恶心未除,又用青皮饮两副全安。

程湘妇人,流鼻血后眩晕嘈杂,呕吐清水,夜卧不安,腹中饥饿,食后膈塞。孙文垣说:脾虚肝胆郁火,用人参、黄连、白术、扁豆、甘草、陈皮、半夏、竹茹、茯苓、石膏,水煎调理而平。

黄履素说:我年少时患郁火之症,面热时红,手脚不暖,咽干口燥,二便微黄,夜间更重。医用黄连、黄芩、黄柏等药服两剂,忽觉手脚冰冷,渐冷过腕膝,鼻出冷气,神魂如从高空坠下,阴寒之气凝重,几乎死亡。后来请名医张涟之。张说:虽然过服寒凉药物,但是不可急于热药激荡,即用八珍汤加干姜、天麻,不久自然稳妥。虽然暂时安定,而元气大衰。方书说:郁症不可投以寒剂。固而记述作为敬戒。

潘埙说:我性情急躁,晚年困难较多,常有郁闷之事,因而肝气不平,上冲心肺,水火不能相济。临时不能救急,于是自制处方名叫监制丸。用柴胡、龙胆草、青皮平肝养肝,生地、生甘草、黄柏、知母、苍术燥湿,芩、连清心肺,桂心引经,加白术、防己、陈皮、茯苓蜜丸。常服有效。

一夫人每经行胃口作痛,恶寒发热。一位医生用四物汤加官桂、香附,服后吐血,而疼痛痊愈。

图片

冯楚瞻治一壮年,官场失意退休居家,抑郁成病,即医经所说:“常贵后贱,名曰脱营。常富后贫,名曰失精”。后来气血日渐虚弱,精神萎靡,六脉弦细而濇,饮食到胃后化成痰浊,一定要把浊痰吐出才能睡下,精液内耗,肌肉疏松,所以怕冷消瘦。用人参保元固中为君;黄芪助表达卫为臣,当归和养气血,白术助脾胜湿,麦冬保护肺中之气,五味收敛耗散之金,炙甘草和药性而补脾并以为佐,桂枝辛甘之性能调和营卫而温肌达表,麻黄轻扬力猛率领群药遍及皮毛,驱逐阴凝之伏痰,化作阳和之津液,并以为使。但恐麻、桂辛烈,有耗荣阴,而入白芍和肝,以抑二药之性,更加白术以固中,姜、枣以助脾生津。二三剂,脉气渐充有神,痰涎咳吐俱愈。继以十补丸及归脾养荣加减全愈。

吕东荘治弁玉,偶患寒热,随即发热不退,胸腹不舒。诊后说:肝郁加外感,用加减小柴胡汤,一剂发热减半,又加服柴胡饮、地黄饮子。吕恰好外出,嘱咐后天用六君子加黄芩。并告诫说:明天若内有微热,则后天须再用地黄饮子一副, 之后用六君子,依照次序不可混乱。因服地黄饮子,自觉身热已尽退,于是服补中益气一帖。当天夜里烦热不安,才知道顺序不能紊乱,仍用地黄饮子,即安。然后依次服至第三日,再用补中益气汤,自然安泰。因觉心动易于烦怒,当时身体虚弱,自饮归脾汤。吕回后复诊说:今脉无病,只是睡眠不好。回答说:正是如此,怎么办。吕说:应当用加味归脾汤。弁玉回答说:已服此方无效。吕说:你试服归脾汤,自然痊愈。仅一剂酣睡至天明。

沈家妇人夏天发寒热,医生以为疟疾,当时正在经期,于是淋漓不断,又以为热入血室。用药数付,寒热更重,月经更多,颜色紫黑,色如败酱。医生说:服此药应该更重,药后方知稍微见好。病家疑虑请吕出诊。此时病人萎靡困顿不能起坐,脉搏细数,按之似无。询问寒热说:必从未申起至子亥终。吕说:这是火郁虚症。看前方只是小柴胡汤,寓意治寒热往来,兼治热入血室。又加香薷一大握,此则怀疑暑毒作疟,于是笑着说:所谓热入血室是经水方至,遇热而不行,固用清凉化解,现在经下不止,少腹疼痛,与此证不符。为何用黄芩等药?似乎是烧灼热入血室,应当增加逐瘀通经之药,为何用香薷呢?于是拟肉桂、白术、炮姜、当归、白芍、人参、陈皮、甘草。一副即痛止经断,寒热消失,五副能起。只有足心疼痛,这是因为流血过多,肝肾损伤;又服都气饮加肉桂、牛膝痊愈。

朱绮崖,常常因劳累忧虑而情志压抑,百感交集,心病较重。当初因为恶寒发热,逐渐加重,不能化解。时令隆冬,医生予服九味羌活汤,遂大热发狂,昏聩眩晕,汤水入口即吐。家人手足无措,试以参汤服用,喝下几乎垂危。第二天吕先生过来,尚且昏聩凌乱,不省人事,承灵、长强、正营出现肿毒,躁乱不安。其脉数大。说:幸好毒邪尚未内陷,还可以治好。于是重用参芪、归术、熟地。有建议用连翘、皂角刺败毒,并且说熟地不可用。家人依吕先生办法服药,当夜平安,次早神情顿清。又调理几日,嘱咐说:不要用破气药开胃,苦寒药降火,通利药启后,败毒药消肿,一旦使用不可救治。有朋友问病缘故,说:情志内伤,后遇外感,伤厥阴而感少阳,依次而治。邪在经络而治内腑,引邪入阳明。阴未受病而用泄药伤及三阴,使外感之病不得消散,辗转入内,中寒内拒,幸得参助胃气,鼓邪外出。承灵正营之毒,为本经郁怫之火,腰俞、长强为伤及至阴,瘀结而成。毒发出者为参芪之功,若毒邪深入麻木平塌,即费调理,为前药之害。

张路玉治一妇人,春初发热头痛腹痛,咳嗽无痰,十指紫黑而疼,发表顺气无效。诊脉弦数而细,左大于右。说:心志不舒,肝郁脾虚发热,热蒸肺而渴,因肺本燥而无痰,土受木克而腹痛,阳气不越而头疼,血脉不行而十指紫疼。肝脉弦,火脉数,郁火在血而脉细,用加味逍遥散,入桂枝于土中达木,服后指痛诸症皆除。

一位妇人不能食不能睡,心神恍惚,四肢微寒,手心热汗,晚间咯痰,两耳时塞,用安神清火无效。六脉如丝兼弦数,为中气久郁不舒,虚火上炎。本应归脾汤补心脾之虚,奈素有虚痰阴火,不胜芪圆之滞,木香之燥,遂以五味异功散加归芍、肉桂和阴导火,数剂痊愈。

图片

一位妇人心烦易怒虚火上升,胸闷食减,吐酸嗳气,头面手足时冷时热,少腹酸疼,停经半年,脉象模糊无力,服理气行血药不愈,此为肝郁脾虚之症,脾虚则气滞胸闷,遂肝火散漫四肢,气从湿化,湿由火燥,只有太阳当空则阴霾自散,真火行令则郁症自伏。釜底得火能腐熟水谷,水谷运则大气归,而诸症可愈。用八味倍桂附,冷热除邪气散,功异而食进。两月经行而愈。

一老妇人,八十三岁,忽然身热吐痰,妄言昏愦,发表后病势日增。悲泪哀号,自为必死。右关脉沉涩微滑,此为思虑伤脾,兼有心结。痰涎雍盛,脾不运化;身热昏愦,清扬不升,脾气受伤。用二陈瓜蒌及归脾加神曲、半夏、柴胡调治而愈。

有患时气者,身热呕吐绿水,转侧不宁,以为肝郁,用逍遥散加吴茱萸、川黄连,一服身凉,吐止,二服痊愈。

一位中年妇女,胸膈满闷,咽喉不利,脘腹疼痛,便溏,经水淋漓,腰膝无力,头晕倦态。食后稍可,进食后反而异常不适。使用顺气清热开郁化痰消食近半年,左手沉数而细,右手沉弦而微。似肝脾热燥,久郁积愤而致,前为有余,今为不足,宜当补。于是用八物汤合六味丸调理两月而痊。

一位女士忧思郁怒,胸腹胀痛。痛则四肢厥冷,口禁冷汗。用二陈汤加川芎当归乌药,青皮枳壳香附,厚朴苏叶,一剂胀痛即愈,后去苏叶,加炒黄连再服而安。

一位女士郁怒不发,日久声噫很高,言谈不止,嘈杂易饥。《内经》说:心病为噫。此因忧郁而血瘀于心,用桃仁承气汤下蓄血而安,《内经》说:血蓄在上则喜忘,在中则喜狂。

一中年人,因抑郁而心下疼,日久肿块不移,日渐消瘦,予桃仁承气汤,下黑物病块,永不再发。

薛立斋治一女士,身颤振,口妄言,久医不效。薛以为郁怒所至。问其故,盖怨其夫而内含恼怒,投以小柴胡汤稍轻,又用加味归脾汤而愈。

图片

一位老妇人,六十四岁,郁怒日久,寒热头痛。春季,乳内时疼,服流气饮无效,不时有血似经行。又因惊恐饮食少进,夜寐不安。此因年高失血过多,至春无以生养肝木,血虚火燥,故而晚间阴虚发热。《内经》说:肝藏魂。魂无所附故不眠,以逍遥散加酒炒黑龙胆草山栀,肿痛消退。再用归脾汤加贝母炒栀子诸症悉愈。

一位女士,因丧子抑郁。腹胀少寐,饮食减退,痰涎上涌,月经频来。脾统血而主涎,此郁闷伤脾,不能摄控之故,遂用补中益气、济生汤、归脾汤、八珍汤调理而愈。

一位男士,年近五十,胸部痞满,饮食少进,吐痰体倦,肌肉消瘦。用理气活血,降火化痰之剂无效。此为气滞清阳不升,脾经血虚,当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

《疏五过论》说:常贵后贱, 虽不中邪,病由内生,名曰脱营。罗谦甫治一人,身材魁梧,意气豪迈,喜欢交游,三十多岁已为高官,生活无不如意。不出三年,因事罢官。心思郁结,忧虑不已,饮食无味,精神日减,肌体瘦弱,无可奈何。于是借酒消愁,久而病生,遂求医。医不知情,给与泄药。时值初秋,暑热尚盛,因烦渴饮冷过多而为痢疾,病情加重。脉象乍大乍小,闷乱呕吐,叹息不绝。启玄子说:神屈故也。因其显贵而后屈辱,心怀眷恋,志结忧惶,虽无外邪,病由内生,精神耗散,血脉虚减,名为脱营。《黄帝针经》说:宗气的生成,需要饮食水谷,食物入胃,精气入脉。流溢于脏,不散于外,精微的物质行于经遂,周而复始,运行不止,为天地纲纪。气始自手太阴注入阳明,终于足厥阴,循行腹里,上入缺盆,下注肺中,于是再次行至手太阴,这是营气的运行,所以昼夜气行五十营,漏水下百刻,大概有一万三千五百次呼吸,故而行五十营,尽天地之寿。这位病人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皆绝,形体毁泣。暴喜伤阳,暴怒伤阴,喜怒不能节制。盖因心为君主,神明出焉,肺为辅相,主行荣卫,制节由之。主贪人欲,天理不明,则十二官各失所司,使经脉闭塞,因此经荣气脱,不能灌溉周身,百脉失度,形气大伤,以此养生则遭殃。

马元仪治一人,恶寒发热,倦态懒言,神气怯弱,两脉弦虚。似甲木内郁,生气不荣,阳明受病,甲木为少阳出生之气,萌芽始发,形体柔脆,已有拂郁,则萎弱不升,反克脾土为病,因此气机不利,虚邪受之,与阴争则寒,与阳争则热。疲倦是胃气约束不利,神怯是木伤心神失养,皆为木郁土衰之故。木气郁和风可达,阴雨可滋。柴胡平入少阳,升阳行春气;当归白芍为心而润,疏气养阴,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和中宜脾,四五剂寒热去阳升而康。

姓朱的儿子,因考场失利,郁闷而归,遂即神识不清,胸满谵语,不吃不拉已半月。两脉虚涩兼结。因郁所伤肺金不行,反而上壅,木寡于畏,水绝其源,邪火内扰,津液干格。胸满结气不下,神昏谵语火乱于上,上下不入出,气化不清,秽浊闭塞。通其肺则症自已,紫苑宣肺气,干葛透阳明,枳、桔散胸结;杏仁苏子导肺痰,一二剂神清症退。

顾姓妇人,忽冷忽热,便血不止,左胁有块胀痛,精神昏愦。两脉弦数兼涩。弦为风,数为热,涩为气结,此肝脾之气抑郁不宣,胸有郁火,故神明不精,肝动风从而寒热作。人身左半肝肾主之,气逆则胁胀。肝藏血,肝血不守,风热胜则亡血。生首乌滋燥而搜风,黄连治火解郁。柴胡属表,黄芩知母清里,枳实厚朴和中,一二剂,神清热解。

图片

繆仲淳说:一位妇人夏季因郁火痰喘身热,手拳目张,半月不吃不睡。胃口不痛,疑为虚症。有人说是中暑,多方医治,痰喘愈急。用皂角末通鼻窍,痰涎上逆不止,请医诊治,用吐法。前大夫说:病久体虚怎么办?医说:医经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则死。即服盐汤,吐痰数碗,喘定。前大夫说:用什么药?医说:吐即药,等他熟睡以养胃气。半夜,喝粥两碗,早晨用六君子汤而愈。

姑苏张先生治一人,高雅自负,命运多舛,没有子嗣,抑郁不快,渐至痞闷,四年后,肌肉削尽,自觉要死。诊后戏弄他说:哪里需要吃药,一泡尿就行。当归韭菜籽香附童便炒,病人不得已喝半碗。张说:作了两剂,又服,夜晚梦遗,家人哭泣。张说:小便必通。再服胸膈震颤,即下黑便,喝粥两碗,明日豁然。

张意田治一人,脉大而空,左关沉微弦,左尺沉细,面红鼻青耳聋,眼瞪神昏,自语不休,舌燥赤大,唇紫齿燥。初病发热咳嗽,伤风散解,已服。昨日大便多次,即 不省人事,有说是戴阳症,尚未用药。张以为少阴独语。时在秋令,鼻青,似肺气已绝;面有光亮,为表气不和;唇紫,为有郁火。左尺有根,本非无治,而左关微强则别有缘故。询问得知,因怒而昏迷。所谓怒则气上。用加味逍遥汤而愈。

一位官员,谨言慎行,性格内向。一天请同事吃饭,看到他家萝卜大,客人羡慕。又说:“还有像小孩大的。”客人以为无而取笑他。所以悔恨内咎,因而得病,吃药无效。其子明白原委。于是取人样大的萝卜送至官所。勉强搀扶其父,等大家聚餐时,车载萝卜到席间,同事惊讶,其父大喜,第二天病即痊愈。

母女情深。女儿出嫁,母亲故去。女儿思母成疾,精神萎靡,嗜睡胸闷。因思而病非药可疗。后来嘱托女巫假说母亲传话:母女前世有仇,母死皆是女儿之故。母在阴司,正要报仇,今病恹恹,实我所为。生为母女,死为仇敌。又与占卜者串通,卜卦后也是如此说。女儿确信。反而内心责问,怨恨其母。思念之病,果然痊愈。医经说:怒胜思。

一女士年四十,因抑郁呕痰食少,胸膈胀痛,即使盛夏仍穿棉衣,六脉浮结烦渴不寐。命门火衰,元气虚寒,用六君子汤加桂姜以及八味丸,不两月痊愈。

一人妻卧病三年,瘦弱畏寒发热战慄,汗出舒适,脊背拘疼,腰膝软弱,饮食不进,肠鸣作泻,心虚惊悸,胸肋气胀,畏风畏热,头眩目昏,月经愆期。医诊之说:此为气郁。心为一身之主,藏神而生血,宜静不宜动。人能静养,则血充脉浮。心事不定,必伤血耗气,至怔忡心悸。此人脉搏七八至或十二三至,关中又一跃,君火郁于下,无离明之象。当有中烦闷,蒸然自汗。肝胆属木,脉侵寸部,为肝气有余,木旺助火,中侮脾土。肝藏血主筋,病头眩目昏,脊背项强,难以转侧,背冷如冰,腰膝无力,脾胃不和。肾与膀胱属水,肺与大肠属金,结则积,沉则滞,肺受火邪,气郁不行。当胸部闷痛,以肋满厌食肠泄为证。中土宜缓大,三焦命门宜沉静,此人君火郁于下,相火升上侮金,主胸膈嘈杂,食减等症,病症多端,气郁而已,丹溪说:气有余便是火。火郁则发之。宜和中畅卫汤,苏梗桔梗提气,香附川芎神曲苍术散郁,贝母化痰郁,砂仁快滞气,郁气散则金体坚,木平水旺,三剂而胸次豁然,继以清中实表,又用补阴固真之剂,全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