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灼热、背部不适、嗳气反酸、肠鸣,一张中药方4周症状消失

 yun233 2023-07-07 发布于澳大利亚

肝胃不和化热案:

朱先生,53岁,因反复胃脘疼痛。于2018年9月7日就诊。

现症见:胃脘灼热感,连及背部,嗳气兼反酸,肠鸣。兼有左腹部硬块,可消失。口干口苦。

査体: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墨菲氏征(-),肝脾肋下未触及,麦氏点无压痛,肠鸣音存。舌淡苔白脉弦。

电子胃镜及病理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中医诊断:胃痛(肝胃不和化热)。

拟方香苏散合四逆散加味。

组成:

紫苏梗10g、香附10g、陈皮10g、甘草6g、柴胡10g、枳壳10g、白芍10g、合欢皮10g、首乌藤15g、瓦楞子15g、栀子10g、黄苓10g。

服药2周已无胃痛,再守原方2周,症状消失。

按:

方中柴胡疏肝行气,香附助柴胡理气解郁,行肝用之责;

白芍养肝,以助肝体;

枳壳宽胸理气,紫苏梗行气宽中,陈皮理气健脾;

栀子、黄芩清肝胆郁热,合欢皮郁,与首乌藤合用柔肝、养血、安神。

全方共行疏肝清热和胃之功。

提醒:

上述治疗方法仅供参考,需要用药者须先咨询专业医生。

责任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