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金诸宫调和宋元话本

 杏坛归客 2023-07-09 发布于山东

第一节,宋金诸宫调

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其文本由唱词和说白构成,唱词部分用不同宫调的若干短套连缀而成,而每种宫调,则由若干曲牌(少则一二首,多则十多首)联成短套曲。中间穿插说白,与唱词配合,有说有唱地叙述有人物、情节的长篇故事。

诸宫调最先产生于北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熙、丰、元佑间,……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

诸宫调的音乐组织形式明显受到宋代唱赚的影响。唱赚是一种流行于市井的说唱艺术形式,是在缠令音乐的基础上吸收多种曲调组合为套数。相传最初为“张五牛大夫”所撰(见南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南宋临安瓦舍中唱赚艺人多达数十人,有行会组织称为“遏云社。”唱赚的曲辞称为“赚词”,大多已散失,《文渊阁书目》著录有《选唱赚词》一种,已佚。现存独立的完整赚词,仅有《圆里圆赚》(圆社市语)一套,保留在元初陈元靓《事林广记》中,用中吕宫的《紫苏丸》、《缕缕金》等九支曲子连成一套,歌咏蹴鞠。可见其体制特点,即以同一宫调的若干只曲子组成一个套曲,前有引子,后有尾声。这种套曲组织形式,很明显被诸宫调所借鉴。现存的诸宫调作品如《西厢记诸宫调》、《刘知远诸宫调》中还能看到有各种缠令构成的短套曲。

诸宫调说唱是宋金时期比较流行的通俗文艺,曲目很多,金代《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曾提到8种,元杂剧《诸宫调风月紫云亭》也提到多种,内容或是风流情爱,或是铁骑刀兵,或是历史故事,题材相当丰富,但大多数作品已经失传。现存唯一一部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是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此外还有《刘知远诸宫调》和《天宝遗事诸宫调》两个残本。

《刘知远诸宫调》,作者不详。原共有12卷,现仅存一首一尾共5卷。叙述刘知远发迹及其与妻子李三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其具体情节、细节与《五代史平话》及南戏《白兔记》,均互有出入。语言质朴。

《天宝遗事诸宫调》,元王伯成撰。原作已经失传。今存辑佚本,共60套,只存曲词,无说白。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及“安史之乱”所导致的二人的生离死别。其文辞以典雅流畅见长。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西厢记诸宫调》作者董解元,名不详,“解元”是金、元时期对读书人的敬称。生卒年不详,大概生活于金章宗完颜璟在位期间(11901208)。

元锺嗣成《录鬼簿》将董氏置于全书之首,注云:“大金章宗时人。以其创始,故列诸首。”可见元代戏曲、曲艺界对他极为推重,尊崇其作品的“创始”之功。

《西厢记诸宫调》以说唱的形式表现崔张故事,把原作不满三千字的传奇改为五万多字的长篇,大大丰富了故事的内容,增加了张生害相思、莺莺探病、长亭送别、出奔团圆等情节。歌颂崔、张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行动,并以他们的最终胜利代替了《莺莺传》中张生抛弃莺莺的结局,把张生改成了一个有情有义、忠于爱情的人物,还明确提出了“从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的主张,以反对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由于以上改动,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使一个古老的故事获得了新的生命。《董西厢》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它的情节丰富曲折,富于戏剧性,人物形象十分鲜明,尤其是它的曲辞,艺术水平很高。它把古典诗词和民间口语融为一体,形成了既华美又质朴的语言风格。《董西厢》使崔、张故事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对后代戏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宋元话本

北宋东京、南宋及元代的临安等大城市里,都有许多叫做“瓦舍”或“瓦子”的综合性游艺场所,每座“瓦舍”中又分若干座“勾栏”,分别上演“说话”、杂剧、诸宫调等各种伎艺。

“说话”

“说话”是艺人演说各种故事,类似后来的说书,“说”是讲说,“话”相当于故事,但特指口传故事,伎艺性、表演性的口传故事。

“说话” 伎艺起源于唐,到宋代开始发展兴盛。

敦煌文献中有《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及《唐太宗入冥记》等。

北宋是“说话”伎艺明显加速发展的时期,苏轼《东坡志林》:“王彭甞曰:'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回忆北宋末年东京“瓦肆伎艺”说:“孙寛、孙十五、曾无党、高恕、李孝祥,讲史;李慥、杨中立、张十一、徐明、赵世亨、贾九,小说;……孔三传、耍秀才,诸宫调;毛祥、霍伯丑,商谜;吴八儿,合生;张山人,说诨话;刘乔、河北子、帛遂、吴牛儿、达眼五、重明乔、骆驼儿、李敦等,杂扮;外入孙三,神鬼;霍四究,说三分;尹常卖,五代史;文八娘,叫果子;其余不可胜数。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象棚最大,可容纳数千人。”

“说话”四家

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战争之事。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合生与起令随令相似,各占一事。商谜旧用鼓板吹《贺圣朝》,聚人猜诗谜、字谜、戾谜、社谜,本是隐语。” 

从《都城纪胜》的记载看,宋代的“说话”大体分为四个门类:

“小说”又名“银字儿”,专讲短篇故事,取材广泛,如爱情婚姻、公案与神怪,以及传奇故事等,几乎无所不包。

讲史,专门演说长篇历史故事。

说经,包括“说参请”、“说诨经”,专讲各种佛教故事。

合生,也作“合笙”,一般认为是一种捷词辩舌的随兴讲说,内容多为滑稽讽刺,也有人认为是两人演出,一人指物为题,一人应命说咏,其形式比较灵活,类似于现代的相声。此外,还有“说诨话”、“商谜”(猜谜)。合生、说诨话和商谜等无话本传世,其演出形式与作品内容已无从确知。

从文学的角度看,宋元“说话”与后来通俗小说关系紧密的主要是“小说”、讲史和说经三家,尤其是“小说”与讲史,对后来通俗小说的影响最大。 

“话本”

今存的宋元“说话”作品结尾处常有“话本说彻,权作散场”之类的套语,当时艺人演说故事应该是有文字底本作为依据,这些作为“说话”人讲说故事的底本一般通称为“话本”。

随着“说话”的日益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有人出于商业的目的把说话艺人讲说的故事记录下来加以整理刻印,这种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它故事文本等,也越来越多。这些文字记录本和故事文本,也被统称为“话本”。这是一种书面阅读用的文学读本。

话本体裁类型

宋元话本从文本性质上看,大致可分为三类;

1、叙事粗略、文字粗糙的说话艺人的底本。

2、以说话艺人口述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记录整理本,一般文字通顺,描写细致,叙事周详。

3、文人或书会才人依据史书、野史笔记、文言小说等改编的通俗故事读本。也可作为说话艺人的参考。 

“小说话本”

“小说话本”是说话伎艺中“小说”一家的话本。现存的宋元小说话本数量难以确定,比较可靠的有十七种左右。它有一定的体制,其文本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题材内容主要有灵怪、烟粉、奇传、公案等。其中以爱情(烟粉、奇传)和公案故事最受欢迎。 

爱情婚姻故事 

在描写爱情的作品中,城市下层的普通青年男女第一次大批地进入文学的表现领域,成为故事的主人翁。其中优秀的作品都表现了挑战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思想倾向,尤其突出女性对爱情生活的主动追求。故事中的女性往往有着光彩夺目的形象。例如《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和《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的周胜仙,她们的行动,都与“诗礼传家”的闺秀们大相径庭。作者对她们的肯定,实际上表现出与传统儒家正统不同的平民百姓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公案故事

小说话本的另一突出内容是公案故事。社会上发生的各种案件,尤其是冤案,历来是普通民众关注的社会话题,这除了反映民众猎奇的社会心理之外,更反映出民众对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的关注,以及对自身生存权利和社会治安的深重忧虑。因此,作为通俗文艺的说话艺术,讲述各种公案故事,往往很受民众欢迎。宋元话本的公案故事像《错斩崔宁》讲述由一起命案引发的一段冤情,就颇有典型意义。此外,《合同文字记》、《简帖和尚》等,也从不同侧面反映民间纠纷和社会矛盾,人们还可以从中见到当时的世态民情和社会风纪。

话本小说特点:

宋元“小说话本”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以说书人的立场口吻讲述故事,留存有明显的说书艺人的风致,一般追求情节曲折,叙述生动逼真,通过细节描绘,在人物行动中突出人物的性格。语言是源于当时口语的白话,这是宋元话本小说与传统文言小说最大的不同。

“讲史话本”

“讲史”指演说前代兴废征战之事。宋元“讲史”一家的话本,又称“平话”。

现存宋元讲史话本中,宋人编的有《梁公九谏》、《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等。《五代史平话》以《资治通鉴》等为主要依据,捏合了一些民间传说故事。综观颇合史书框架,细读却饶有说书情趣,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宣和遗事》中含有梁山泊故事,略具后来《水浒传》的雏形,但叙事简略,类似纲要。

元人编刊的讲史话本,今存《全相平话五种》,版式为上图下文。文字粗率,时有讹误,似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它们与《五代史平话》一样,既依傍史实,又杂以民间传说故事,有虚有实,语言则文白夹杂。

宋元的讲史话本,实是传统的史传文学与民间口传故事结合的产物,亦文亦野,别成一家。

宋元话本小说的历史地位

宋元话本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的一大变迁”(鲁迅)。

1,小说的主流从文人写作的文言小说(志怪、传奇)转向了通俗的平民小说,作者身份不同,小说的接受对象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2,文学语言的转变。宋元话本是用白话叙述故事、描写人物。语言媒介的变化,使作品从题材内容、思想观念到审美特点、文学风格都与传统的文言作品有巨大的差异。标志着白话正式进入了文学写作的领域。在我国文学语言发展上也有划时代的意义。

3,从口传技艺向书面文学的转变。从整个通俗文学发展演变的过程看,宋元话本也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在此以前,“说话”主要限于口头流传,影响有限;在此以后,“说话”兼具口传文学与书面文学两种形态,不仅在市井小民中有着巨大影响,而且作为一种新型的书面文学样式,开始有了自己的受众群体,这就为后来的明清通俗小说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4,宋元话本源于说书艺术的叙事体制也为后代小说所继承,塑造了中国小说叙事的基本特点,制约着中国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在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黄金阶段,其基础是由宋元话本奠定的。

总之,宋元话本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中国叙事文学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文学语言、叙事艺术、题材内容、思想观念、文学风格等方面为明清小说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