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的礼制有三层含义,分别都是什么?

 思明居士 2023-07-10 发布于河北

前言

礼仪由诸多仪式组成,辅助礼仪活动的各种陈设、器物及服饰等方面的规定,构成礼制。如生日的仪式有许愿、吹蜡烛、唱祝福歌等程序,有吃饭场所、聚餐规模、蛋糕蜡烛规格等要求。同样是过生日,三十岁的生日与八十大寿的规格有所不同,体现在场地、器物、参与者等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制有三层含义,分别都是什么?

礼制的三层含义

礼制体现了礼仪的规格,是礼仪在器物、数量、形制等方面的差异化规定。所有的礼仪活动都有具体的制度约束,这些约束无时无刻不体现在礼仪的进程中,成为礼仪的标准与尺度。

在古代中国,礼制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规定,所有的礼仪在器物数量、尺寸、范围、隆重程度方面都有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既是约定俗成的,又是可以调整的,有一个明显的等差体系。

第二层含义是控制,当生产不能满足需求时,分配必定要有原则,以具体规定来控制消费,让人量力而行,既让人生活得体,又使社会正常运行。控制行为是礼制的内在原则,不仅为个人消费设置了标准,也对社会规范设置了框架。

中国古代的礼制有三层含义,分别都是什么?

第三层含义是制定,根据现实需求制定礼仪的程序、规范和用度。有一些程序、规范和用度可以自行制定,如自己的生日、孩子的满月酒等,是否举行,如何举行,可以量力而行,自行取舍。但有一些社会制度是个人无法决定的,如朝聘之礼,只有天子可以制定;外交礼节需要双方确定。这些由双方或者多方确定的规则,构成了秩序运行的制度形态。

礼是约定俗成的,礼制是经过规范化而形成的制度,是将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经验和生活方式确定为规范,为后世效法。《礼记·礼器》言: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诏,朝事以乐;醴酒之用,玄酒之尚;割刀之用,鸾刀之贵;莞簟之安,而稾鞂之设。是故先王之制礼也,必有主也。

反本修古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借助具体的规定体现礼的原则和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四时祭祀有醴酒之美,但周人认为最隆重的祭祀,还是清淡如水的玄酒。平时用舒适的莞簟,郊祀时则要用粗糙的藁鞂,以特殊形制来体现祭祀的庄严。

中国古代的礼制有三层含义,分别都是什么?

祭祀时割肉用装饰华美的鸾刀,杀牲要选择最好的牛羊猪,以体现规格之高。由此来看,制礼是在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中,有意提升或降低某些规格来表达特定的含义,以此强化责任,规范行为。

《礼记·檀弓》记载曾子与子思有过一段深刻的对话。曾子在亲人去世后,悲伤得七天不吃不喝。子思说:“先王制礼的目的,是让做得过的人能够降低标准,做得不够的人能够提高标准。因此,君子在亲人去世后三天不吃不喝,身体虚弱,拄着杖能够勉强起来。”子思不赞成曾子过于哀悼而损伤自己的行为,丧礼规定三日尽哀即可,既让子女尽了伤悼之情,又让生者不至毁伤。

为何士人之丧要设三日而葬呢?《礼记·问丧》进行了解释。其一,是满足孝子的思亲之情。孝子在亲人去世后内心悲哀愤懑,自然会匍匐而哭之,希望死者复生,为顾念思亲之情,不能刚去世就将死者安葬。其二,是出于古代的医学常识。古人认为人会昏迷三天,若三天后醒来是复生,若是未醒就永远不会醒了,才可以安葬。

中国古代的礼制有三层含义,分别都是什么?

其三,孝子在亲人刚去世时会非常痛苦,三天后逐渐接受现实,慢慢释怀,三日之丧有助于减缓孝子之痛。其四,三天时间可以准备好安葬逝者的棺椁、衣服、器具等。其五,三天时间内也能通知亲戚、朋友前来吊唁。古代设计的三日之丧作为礼制,成为延续至今的传统。

由此来看,礼制是基于人类经验所形成的秩序,其借助于具体要求来引导人情、人性,形成约定俗成的规矩,让人得以适当地表达情感、得当地承担责任。礼制的这种规定性,在《荀子·礼论》中做了详细阐释:礼者,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礼制主要体现在财物用度上,以多少体现尊卑贵贱。如天子用具最为贵重,规格最高。在祭祀中,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

这种超越正常使用需求的规定,遵循着增多和减损的原则,形成等差序列,意在使人意识到社会分等,以形成社会秩序:“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荀子认为,社会分层管理要有序,必须让人人皆知自己的身份,借助制度性的规定,实现贵贱分等,长幼有差。

中国古代的礼制有三层含义,分别都是什么?

周爵分公、侯、伯、子、男,形成了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的社会分层。爵与社会职务有一定联系,却不完全对应。大国之君是公爵,其属官可以为卿。有的小国之君为子爵,设大夫管理国家。大国上卿相当于周王的中卿,大国下卿相当于周王的上大夫。中等诸侯之国只设卿,相当于周王的下卿。

礼制的分等和意义

在制度序列上,诸侯永远不能高于王,诸侯之臣也不能高于王之臣。地位的贵贱分等,体现在各级爵位和职官所用的器物上,有着详细的区别,每个人根据能力、德行获得相应身份,享用相应的制度保障。

礼制的分等,一是体现在数量上,二是体现在规格上。《左传·昭公三年》记载子太叔为梁丙、张趯说朝聘之礼。张趯说:“吾得闻此数。”言及礼制的数量规定。天子授命,上公九命为伯,三公八命,侯伯七命,卿六命,子男五命,大夫四命。公伯之国,卿三命。侯伯之国,大夫两命,士一命。

中国古代的礼制有三层含义,分别都是什么?

每一次任命伴随而来的,是相应的器物、形制、数量等规定,使得每一级爵位、每一次受命、每一份职务都有相应的待遇,形成了网格状的制度保障。如天子之舞八行八列六十四人,诸侯只能用六行六列三十六人,大夫则用四行四列十六人,士用二行二列四人。天子、诸侯、大夫、士所用的舞曲各有规格,所有人的待遇得以明确,行为得到约束,否则被视为僭越。

礼制规定有三个明确的社会意义:一是别贵贱,序尊卑;二是经国家,定社稷;三是明法度,行教化。别贵贱,序尊卑,体现了礼制的秩序功能。天子、诸侯、大夫、士和庶人,每一级的衣食用具都有明确规定,既保证有效供给,又能形成等级秩序。根据宗法制,天子的嫡长子继承天子之位,其余儿子封为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之位,其余儿子可以被封为大夫;同样,天子的庶孙可能只被封为大夫或士。

由此,遵循地位、身份相匹配的原则,形成了贵贱分等。晋国的师服概括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天子可以分封诸侯,诸侯则将儿子分成一个个家族,卿、大夫和士各有责任、权利和义务。

周初分封时,周武王将周文王子孙封为诸侯,天子一代一代继承,诸侯的数量没有增加,但周王的子孙越来越多,不能全部封为诸侯。诸侯的儿子为大夫,大夫的儿子为士,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到了后来,士的子孙便没有职务可封了。

中国古代的礼制有三层含义,分别都是什么?

齐桓公主持葵丘之会时提出了“士无世官”,约定士人不能再继承家族的职事,于是出现了游士阶层。孔子开设私学,传授原先官学所拥有的知识,帮助士人能够安身立命。如子贡经商,子路到卫国蒲地作宰。士人通过自己的能力重新获得职事,松动了西周所形成的稳定的贵贱分等制度。

在历史进程中,职务的高低贵贱是相对稳定的。但对每一个人来说,身份却并非恒定的。天子也不是生来就是天子,天子继位前只是世子、太子。对普通人来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通过科举考试,社会地位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职位与待遇相匹配的原则,自古以来没有改变,尊卑贵贱的职务分等依然延续,由此所形成的制度化的级差待遇,仍在现代社会延续。经国家,定社稷,体现了礼制的制度功能。国家的运行,要确立与制度相应的行政体系,礼制被作为维持国家秩序运行的外在规范。

中国古代的礼制有三层含义,分别都是什么?

周礼是根据商周时期社会的管理经验,借助于西周不断强化的道德观念制定而成的,通过礼义、礼仪来维持国家运行的稳定顺畅。如祭祀之礼,旨在理顺天人关系,依据为礼义,表现为礼仪,落实为礼制。在特定的时间举行特定礼仪,按照相应的礼制举行活动,采用的仪式不同,使用的礼制也有差别。

朝聘之礼规定得更详细,行礼的规范,礼品的种类、数量都有明确规定。前文所言,虢公与晋献公朝见周惠王,周惠王赐予同样的礼品,时人便认为这不合礼制,因为虢公与晋侯的地位不同,朝见所上礼物不同,回赠的礼品也应不同,周惠王的做法不合礼制,是非礼之举。

据说慈禧过寿时,有人呈上一块绿翡翠手镯,慈禧非常喜欢。李莲英却说那人为何不送红色的?按照礼制,贵妃用绿翡翠,皇后用红色的,慈禧由此认为那人讽刺她本不是皇后,十分生气。可见,礼制对器物有细微的规定,约定俗成的力量远远超过翻新出奇的讨巧。

中国古代的礼制有三层含义,分别都是什么?

礼约定俗成后,每一个动作和制度都有明确规定,蕴含了深刻的礼义。如乡射礼中射箭的要求,婚礼时夫妻对拜的次数,加冠时的祝辞等,都是约定俗成的,只有精通礼仪的人才能够去修改。如若不能调整,就只能遵守,以保持传统制度的稳定。因此,一个朝代建立后,常在前代礼制的基础之上对礼进行斟酌损益,以适应新的社会形态,而不是大破大立。

古代中国之所以形成行之有效的国家秩序,正是强化基于道德自觉的礼义,构建起与时俱进的礼制,规定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确定了该如何去做。祭祀、朝聘、军征、乡射、婚礼、冠礼、丧礼等礼制,已经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一切生活都有规可循,不知不觉地形成秩序认知,养成自觉行为。

现在很多乡村的百姓对法律并没有多少了解,却靠着道德自觉和行为养成,不会轻易违法,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礼仪、礼制的规定,认知了礼义,涵养了道德,自觉约束了行为。明法度,行教化,体现了礼制的教化功能。礼是基于道德自觉而形成的行为方式,所有的礼制设计都蕴含着特定的道德要求。

大司徒的教导任务

在《周礼》中,大司徒负责教导百姓: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三曰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五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则民不愉。七曰以刑教中,则民不虣。八曰以誓教恤,则民不怠。九曰以度教节,则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十有一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禄,则民兴功。

中国古代的礼制有三层含义,分别都是什么?

大司徒十二教是早期中国管理百姓的制度性设计,通过礼法合治的原则,既让百姓知礼,又让百姓知禁。在其中,用祭祀之礼培养道德认同,让百姓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阳礼是公共社会使用的礼节,以此教导百姓谦让不争。阴礼是家庭生活中的礼节,以此引导家庭成员之间互谅互让。

《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夫妻之间的矛盾纠纷不宜说于外人,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这便是以阴礼教亲。此外,用音乐使百姓之间的情感相通;用仪式来分辨尊卑上下;用礼俗来教导百姓不要心存侥幸;用刑法来教导百姓不要暴虐。

以盟誓来教导百姓不放弃自己的责任;以用度教导百姓节俭;以世间各事教导百姓行各种职责,做好自己的事情;根据贤能授予爵位,使百姓知道尊重并效法贤人,养成德行。这样,大司徒用礼的精神、规则、要求引导百姓做人做事,借助由礼延伸出的刑法、盟誓、节度,对生产生活行为进行引导、约束,促成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中国古代的礼制有三层含义,分别都是什么?

孟子认为,通过合适的分配制度,可以形成理想的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当时百姓的生活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生产无法满足基本需求,人的需求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既得陇,复望蜀,欲望永远无法满足。

用礼来建中于民,形成分配与供给的准则,社会成员有贵贱尊卑之分,依照职务、身份、地位进行分配,确立为礼制。礼制正是通过制度化的设计,在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通过确定规范来形成级差秩序,在此基础上借助道德教育,让百姓不仅知道何去何从,而且也明白为何如此去做。

《周礼》列出了借助礼制在百姓中推广的德行和技艺: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古代的礼制有三层含义,分别都是什么?

百姓要学的六德,是明事理、懂仁爱、要睿智、会负责、能忠诚、致中和。与之相应的六行,是孝敬、友善、和睦、婚姻、任事、体恤。司徒教万民的六艺,礼被排在第一位,是要求百姓能够理解,并遵守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

中国之所以较早建构起有序社会,形成了超稳定的结构,正在于通过礼制维持了与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相称的分配原则和供给机制。根据人的身份给予相应的物资供给,让贫者足以生活,富者不能僭越,使社会的富有与贫穷皆维持在合理的限度内。

国家通过税赋调节,鼓励生产,让社会各阶层都能在合理的限度内满足自身的要求。这既是中国社会长期保持稳定的原因,也是在天下大乱时,中国社会仍能自运行的基础。

参考文献: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桓公二年》,《十三经注疏》本,第153—154页。

朱熹:《孟子集注》卷一《梁惠王上》,第204页。

《周礼注疏》卷十《大司徒》,《十三经注疏》本,第266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