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第10条详解,本条讲火病之厥和寒病之厥,那还有没有水病之厥,血病之厥等等呢?

 嵩风阁 2023-07-10 发布于河南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图片

本条是鉴别寒热真假的条文,骨髓理解成里,皮肤理解成表。发着高烧,却想穿衣服,说明这是一种假热。

怎么判断这种发热恶寒不是太阳表病呢,我们都有过感冒发烧还怕冷的经历,确实也是太阳表证,所以这条论述不够精准,有可能遗失了一些关键信息。

图片

如果发热恶寒,伴有头身疼痛,脉浮或浮紧,那就是太阳病。假热真寒的真厥阴病是四肢厥逆,下利清谷等等少阴里证表现,不能是光发热却想穿衣服,就是真寒假热。

身大寒,却不想穿衣服,说明这是一种热厥证,里热灼伤津血,导致津血不能达于四末,出现的四肢厥逆。

厥阴病篇会讲到厥病,有火病之厥(大承气汤),水病之厥(附子汤),气病之厥(橘皮汤),表病之厥(麻黄升麻汤),实病之厥(瓜蒂散),热病之厥(白虎汤),里病之厥(吴茱萸汤),血病之厥(当归四逆汤),虚病之厥(理中丸),寒病之厥(四逆汤)

图片

这十种情况都会导致阴阳气不相交,四肢厥逆,这里说的就是热厥和寒厥,热厥需要用白虎汤去治疗,如果病传,热和糟粕相结合,形成火厥,就要大承气,看热邪有没有与糟粕相结,看热在里面是有形是无形,寒厥要用四逆汤。

临床是非常复杂的,如何判断寒热真假,病人的主观感觉才是我们要抓住核心,不是凭医生的直觉。所以临床非常强调问诊重要性,如果脉诊水平足够高,摸脉也能知道寒热真假,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眼睑,舌苔,有没有口干口苦,小便等等来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