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盆5

 脸大旺夫张路 2023-07-11 发布于广东

在一些活动中,需要盆的所有肌肉都处于强烈收缩的状态,们包括盆底肌以及三个开口及其扩约。比如跳跃、奔跑、过紧的腰带、咳嗽、呕吐的活动都会使腹压迅速增强,是盆底肌快速收缩。如果能利用的好这些情形可以锻炼到盆底肌,如果利用不好可能产生尿失禁、器官脱垂的风险。

在蹲坐姿势下有助于分娩的某些阶段,因为在蹲坐姿势身体后部肌肉拉长使骶骨骨向上翘,骨盆后移,使坐骨往前移,这种状态下使骨盆下更大。这一姿势有利于精确的感知盆底这一区域,且有利于强化肌肉组织,因为肌肉在被拉伸时会反射性的收缩(自发抑制)。那么就可以联想到深蹲这的练习不仅练到臀腿,还能练到盆底肌,而且在下蹲的过程中盆底肌是处于拉长的离心收缩,练习的效果会更好。不过深蹲是很难能带着盆底肌的觉知

在分娩时可考虑与采取搀扶式蹲姿,这一姿势还有两个优点:肩部被提起时肋骨和膈肌上移,膈肌对子宫的压力会减小;身体悬挂,双腿受到的压迫减小有利于静脉血液循环。

分娩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扩张阶段和娩出阶段。

扩张阶段子宫会发生明显的收缩,最初是子宫底部开始收缩,然后逐步发展至子宫。子宫收缩推动胎儿下降,胎儿穿过骨盆上口,进入小骨盆中,这就是胎儿的盆。出是指头部抵达会阴之后,头部被对盆底的压力引起子宫的反射性收缩者,称之为娩出反射。产妇会感到往外推的欲望,子宫的收缩也变得几乎难以抑制。

胎儿到达尾骨位置胎儿将尾骨后推,肛门区域隆起,肛门打开,这就是会阴后部扩张。但尾骨向后推动最终会受到限制,紧接着就是会阴前部扩张。胎儿穿过由肛提肌前部构成的盆膈裂孔,且使会阴前部扩张,这个过程中肛门与外阴之间的距离从3厘米增加至8厘米.

在分娩期间,胎儿最先进入骨盆上口的部分称为胎先露,最常见的是头先露,少见的是臀先露肩先露。头先露中胎儿有两种情况:脸朝骶骨或脸朝耻骨,后一种情况不利于分娩。不过在妊娠晚期(9个月时),孕妇可以通过体位来影响胎儿的最终位置,在胎儿产出时朝向骶骨,这种情况最利于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