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智与政治秩序

 laoguor 2023-07-11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内容简介】

本书的思考和构思内生于“什么是良好的政治秩序”这一问题的困扰。在第一章,作者以霍布斯为考察核心,论述了现代政治秩序的性质和特征。第二章则论述公共领域(国家)和私人领域(个人)之区分,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对心智、德性这样一些古典政治哲学话题的忽视。从第三章开始,作者以对人类心灵能力的考察为起点,试图给出一种适恰的社会和政治理论。从第六章开始一直到第八章,关注点便转向国家:第六章是对国家性质的一种检讨,第七章和第八章则分别从基本构成秩序(constitution)/法则(law)以及德性的角度,讨论一种良好的国家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要素。第九章(即最后一章)旨在检讨从17、18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绝对主权观念以及以此观念为基础的国际法理论,并倡导一种全球的视野,主张恢复到更早期的万民法观念,而托马斯主义和康德主义正是这一观念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主要的思想传统。

作者简介】

吴彦,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牛津大学访问学者,跟从约翰·菲尼斯(John Finnis)研习自然法。研究领域为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著有《法、自由与强制力:康德法哲学导论》《日常法理与政治意志》《法哲学的视界》;译有《自然法理论》《权威的性质与功能》《人权与自然法》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现代政治秩序的性质:以霍布斯为讨论核心
一、 引言
二、 自然状态理论:从幸福问题到生存问题
三、 政治意志论:创世神话
四、 个人与国家的二元论:革命与绝对主权
五、 结语
第二章 美好生活与政治秩序:没有“德性”的政治哲学之检讨
一、 引言
二、 古典政治哲学和现代自由主义
三、 教育和政治社会的前提
四、 理性的动物:欲望、修—养与成熟
五、 结语
第三章 心灵的秩序:一个新的起点
一、 引言:人类生活秩序原理
二、 秩序类型及叠加观念
三、 心灵诸能力
四、 认知能力:理性
五、 欲求能力:意志
六、 语言、意义与文化
七、 结语
第四章 人类善:一种自然法的伦理学
一、引言:伦理学的核心关切
二、人类本性与人类善
三、基本善
四、人类善的叠加结构
五、结语:实践合理性
第五章 人类联合:一种自然法的社会哲学
一、引言
二、身体与心灵:作为有机体的人
三、共同体的共同善及成员义务
四、前政治社会的困境
五、结语
第六章 国家的性质:作为一个有“边界”和“历史”的政治体
一、引言
二、 两种基本模式之检讨:演化论和契约论
三、 人类联合的性质
四、 国家的二元性
五、 政治体:边界与历史
六、 结语
第七章 基本法:良好的政治秩序(一)
一、 引言:政治秩序的基本构成
二、 基本原理:人类善与辅助性原则
三、 人类尊严、人类善与自我构成
四、 共同体与共同生活
五、 政治共同体与政治权威
六、 法律:为什么需要法律(实在法)?
七、 结语
第八章 政治德性:良好的政治秩序(二)
一、引言:法则vs.德性
二、德性的一般概念
三、政治德性概览
四、政治恶习
五、混合政体与政治德性
六、结语
第九章 国际理论:良好的政治秩序(三)
一、引言
二、主权:主权之“绝对性”的检讨
三、领土
四、国际法的性质:重返万民法的观念
五、战争
六、结语
附释 一则虚拟的对话
参考文献
后记

图片

从《诗经》到《红楼梦》:10位复旦顶尖教授带你读50堂国学经典课

图片

《统一与分裂》之后,葛剑雄又提供了哪种看懂中国史的方法?

图片

回望我们的精神疆土,是什么样的智慧支撑我们一路走来?

图片

文明的崩溃,为什么总是那么猝不及防?

图片

社会学看中国:传统与现实
图片

诺奖得主揭晓背后,人类的终极问题是什么?图片

周濂·西方哲学思想100讲

图片

20世纪思想的启示与毁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