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展信息| 牧溪(法常)《六柿图》《栗图》真迹将在亚博展出!

 笑溜达 2023-07-12 发布于辽宁

据《美术报》信息,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兼首席执行官许杰宣布,亚博将于2023年11月17日至12月31日呈现展览《禅之心》,独家呈现两件南宋牧溪作品《六柿图》《栗图》。

这将是这两件极少公开展出的珍品数百年来首次离开日本,且仅在亚博一地展览。

图片
《六柿图》
图片

《六柿图》《栗图》

这两幅作品自十七世纪初以来一直深藏于日本京都大德寺龙光院。

尤其是《六柿图》,曾被认为是禅宗意境的终极表达。1919年,这两件杰作被评定为日本的“重要文化财”。

为了与晚秋的季节相呼应,并保护这些精致的作品不被光线长时间照射,展览《禅之心》将先展出《六柿图》,然后再展出《栗图》,每幅画分别展出三周,展期分别是11月17日至12月10日和12月8日至31日(其中一个周末将同时展出两幅画作,即12月8日至10日)。

图片

南宋  牧溪  《六柿图》 日本京都大德寺龙光院藏.

图片

南宋  牧溪 《栗图》  日本京都大德寺龙光院藏

作为一幅享誉画史的名迹,《六柿图》是一幅非常简单的画作,画面中仅仅描绘了六枚柿子,横向排列、略略错落。

作者以墨色区分它们的色泽,使对象的层次分离,这墨色的变化十分细腻,也就从而形成了丰富的色阶与细微的对比,使六枚仿佛存在于虚空之中的柿子焕发生机。

牧溪,法名法常,号牧溪,出身蜀地,后迁杭州,生卒不详,活跃于南宋末期。他是南宋禅宗临济宗高僧无准师范(1179-1249)的弟子,正是领受禅宗临济派精髓的画僧。

作为参禅之余的“墨戏”,牧溪的绘画笔墨粗简直率,形象质朴空灵,总是位于“似”与“不似”的临界点,由此直抵“写意”的极致,像是蜻蜓点水般描绘出生动且富有诗意的画面,更从中释放出浓郁的禅宗气质。

《六柿图》和《栗图》是13世纪中国画僧牧溪的作品,体现了南宋禅宗绘画精妙细致的风格。可能在15或16世纪漂洋过海去到日本藏家的手中。17世纪初,这两件作品被捐赠给了京都大德寺龙光院,备受尊崇。

除了曾于2019年在京都郊外的美秀美术馆短暂展出过,《六柿图》和《栗图》通常不向寺庙成员之外的人员展示。

此次展览这将是这两件极少公开展出的珍品数百年来首次离开日本,且仅在亚博一地展览。

牧溪部分作品欣赏

图片

南宋  牧溪《龙虎图对幅》  京都大德寺高桐院藏

图片

南宋  牧溪《虎》 日本京都大德寺龙光院藏

牧溪的画作在中国鲜有流传(仅有北京故宫《水墨写生图》与台北故宫《写生图》两卷)。然而他独具魅力的禅宗之美在宋元时期东传日本,成为日本画史上最受尊崇的画家。

图片
南宋  牧溪《柳燕图》  东京德川黎明会藏
图片
南宋 牧溪《莲燕图》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图片(南宋 牧溪 《芦雁图》 日本群马县近代美术馆藏
编辑:飞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