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而上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美丽新世界L 2023-07-12 发布于河南

图片

1/
哲学是从“神”那里挣脱出来的,泰勒斯在追溯万物本源时第一次脱离“神”而选择了最常见的自然物——水,水生万物。
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自它而始,分解后又复归于它。这里潜藏着变化。自泰勒斯起,哲学家们开始思考万物的本源到底是什么,把什么作为始基是最合理的?
巴门尼德最先洞见到这件事的bug: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来自于经验,无论始基是什么,都是经验的“产物”,是局限的,是变动的,是非存在。始基是内容,让始基得以存在的形式才是真正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存在者存在”。
于是很自然的产生两条理路,一条是意见之路,来自经验,面对的是现象界,是变动的,是被决定的;另一条是真理之路,来自思想,面向的是本质界,是永恒的,决定性的。
这是存在论
这一区分被柏拉图继承,转变为可感世界(现象界)和理念世界(本质界),可感世界作为理念世界的影子,是流变的,真正的知识不在此域,而在理念世界。
这是理念论
苏格拉底的追问更纯粹。他追问每一个概念的究竟——何以所是。当我们说“美德即知识”的时候,美德什么?知识什么?苏格拉底所追问的,是让那个「」得以成立的真正内容,他最终所诉诸的是一种先验的直觉,或者叫洞见。
这是概念论
亚里士多德将专门用来研究“存在本身”的学问叫做“第一哲学”。此前,无论是巴门尼德还是柏拉图,都着意于研究存在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则构建了一套使得存在」显现出来的“成像”体系——简言之就是存在的方式——他称之为“范畴”(希腊文ketagoria)。
无论巴门尼德的“存在”之意蕴多么丰富,表述起来不过是一个词——一个基于语言结构的概念——以是指是。比如以“巴门尼德”指“存在”,但是巴门尼德是什么?一件厨具?一个动物?一个人?如果是人,那么他是谁?如何确定他是他,而非别人?
亚里士多德确立了10个范畴,分别是:实体(ousia关系空间时间位置状态主动受动
以描述一个苹果为例,全部的描述是这样的:

水果(实体)、一个(量)、红色/圆润(质)、在你前方(关系)、我家客厅(空间)、现在(时间)、茶几上(位置)、静置(状态)、变质(主动)、拿来吃掉(被动)

总结为:

我家客厅里有一个水果,是苹果,外表呈红色,形状圆润,它正在变质腐烂,就在你前方的茶几上静置着,你把它吃掉吧。

日常中,我们简略表述为:

茶几上有苹果,你把它吃了,不吃就坏了。
除实体、被动和主动三个范畴外,其余的七个范畴如量、质、关系、空间、时间、位置、状态全部省略掉了,因为这些已经存在于人的经验之中。

亚里士多德以实体(ousia)为中心构建了一个关于存在」的网状结构。公元一世纪时,罗得岛的安德罗尼柯着手整理亚里士多德的手稿,在编辑好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然哲学或物理学 (希腊文phusika) 的手稿之后,开始编辑有关“第一哲学”的手稿,并命名为ta meta ta phusika——meta - 这个前缀既有”在……之后”的含义,也有”超越”、“元”等含义——因而metaphusika既可译为“物理学之后,也可译作“超越物理

希腊文metaphusika后被译作英文metaphysics,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将其译为形而上学取自《易经·系辞》: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这为我们理解形而上学提供了新的角度。

图片

亚里士多德(雕塑)

2/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什么是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可翻译为:

“有一个东西在混沌中形成,在天地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独立存在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衰竭,可以看作是创生天地的母体。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祂,勉强给祂一个称号——“道”
《道德经》第一章又说:道可道,非常道。

翻译为:

“这条“道”可以行走,但并非像走平常的路。”
在中国思想中,
①“道”是物(有物混成),是一种存在,不是一种想象出来的与现实不发生任何关系的虚无;
②“道”是根本(可以为天下母),是一切事物的本原,是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任何事物中都存有“道”;
③“道”是一个概念,用来表达“道”这样的一种存在,其前提是有这样的一种事物存在,否则不需要用“道”去表达或无需为“道”赋予此种存在之含义。
从“道”这个角度来理解形而上学会比较容易。
在巴门尼德,形而上学(存在论)研究的是「存在」自身;到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开始研究「存在」之形式,让缥缈于虚空中的「存在」落地。亚里士多德十范畴中的实体占据核心,它并非质料,而是让质料得以实现其潜能的形式。
所谓存在」,即是根本之为根本的那个根本。
当我们谈到“根本”时,它是一个名词。之所以有这个名词,是因为其对应“根本”这样一个存在,然而这个存在只能用思维而无法用感觉经验去捕捉,因此它的外显必须借助语言,即“根本”这个名词。这个名词能带领我们走向那个只能以思维体会到的存在,却不是存在本身。
哲学指向终极问题,究极一切事物的本质,思考现象背后的那些原因。于是不可避免的指向终极原因,亦即存在存在背后再无存在,存在之前皆非存在,存在是唯一的。
形而上学是抽象之递进——从表象中抽象出本质,从本质中抽象出本质的形式。形而上学的影子遍布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它把具体的内容部分留下这些具象的思考领域,而把它们最顶层的东西拿走了。

3/

形而上学始于巴门尼德: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

要切实理解这句话,需要跨越语言的障碍。中文“存在”这个词,和巴门尼德所表述的“存在”有巨大差异。巴门尼德之存在论又被称为“是论”,它的对象既不是主语,也不是宾语,而是主语和宾语之间的系动词——“是”,希腊语的一般形式是eimi,英文中的一般形式是Being或To be。

在希腊语中,eimi原本的含义是生存、站立和自足,隐含生命的状态和趋势,是运动的;文的“存在”是静止的。

存在者存在”之存在所意谓的是成为某物的趋向本身,这一趋向只能靠思想把握,因此巴门尼德认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
巴门尼德声称“存在”是唯一真实,这意味着,与其说“存在”是一个静态的事物,不如说“存在”是一个运动的趋势。
亚里士多德直接把这一趋势称之为事物自身之潜能,万物都朝着它们的形式而发展,而神乃最高形式——纯形式,因此万物都以各自的尺度和方式向神靠拢。
形而上者谓之道,道的核心即是创生,井上哲次郎将metaphysics译作形而上学,不可谓不精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