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00年审议通过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首次明确地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战略任务,自2002年发布《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以来,政策法规一直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顶层设计与落地保障。2020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新增档案信息化建设专章,首次将档案信息化建设写入效力最高的档案法律中,进一步强调了各地政府应将“档案信息化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和政策供给,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法规的体系化建设进一步显示其重要性。面向“十四五”期间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政策法规体系已有的构建进展与发展空间将是未来重要的工作内容,以指引档案事业持续的数字转型。 因此,本文将采用政策计量的方法,对中央层级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法规展开调查,对其建设现状、关注热点、发展变迁展开系统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十四五规划”中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部署,对后续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进行展望。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基于“十四五”规划的内容解析 三、档案信息化政策法规建设情况调查方案与结果 为了解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现状,以国家档案局官网、档案政策法规库、北大法宝、国务院政策文件库为主要数据来源,按照逐份阅读,人工筛选的方式选择出了涵盖档案信息化建设这一议题的中央层级政策法规55份。使用政策计量的方法,从政策法规的类型、发文主体和修订三个角度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从外部特征了解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政策供给情况;采用词频分析与关键词分析的方法,通过人工阅读赋予政策关键词的方式构建起政策的关键词,以从内容层面理清政策的关注热点与演进情况。 1. 政策法规类型 ![]() 图1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类型分布图 在筛选出的55份政策法规中共包括法律1份,部门规章14份,规范性文件40份,根据图1可以看出,法律占比仅为2%,部门规章占比25%,规范性文件占比最多高达73%,多为非强制性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 .政策制定主体 ![]() 图2 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合作网络图谱 多个部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给予了关注,除国家档案局之外,民政部、农业部等部门也积极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政策制定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发文的形式包括联合发文和单独发文,联合发文总量为24份,单独发文为31份。 3.政策数量 ![]() 图3 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发文量折线统计图 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的发文量从总体上看是随时间推进而不断增加,第一份涉及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文本为2000年发布的《“十五”计划》,重点围绕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存量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布局,而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涵盖更多内容、数量更多的政策法规也得以出台,从聚焦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发散到对档案管理各个环节信息化的推进。 4. 政策热点内容 ![]() 图4 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词云图 ![]() 图5 关键词共现图谱 结合词频分析结果及接触Citespace形成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频次可归纳出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的关注热点已成体系,围绕以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归档为核心的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明确各类主体的建设责任,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与标准规范的保障下,开展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档案管理全流程的升级推进信息化建设。 5. 政策动态演进 ![]() 图7 热点关键词时区演进的知识图谱 借助CiteSpace获得热点关键词时区演进图可发现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研究主要关注档案工作、档案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电子文件归档和标准规范这五类热点关键词。在时区演进方面,早期的研究热点包括档案信息资源、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文件、标准规范等内容;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档案网站等议题受到关注;后期大数据被纳入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的考量范围之中,现代化、大数据成为政策法规在近期的关键词和关注重点。总体而言,截止到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研究热点整体上较为稳定;从2001年首次颁布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以来,政策制定的权力主体就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档案管理、档案管理系统、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档案数字化等关键词上,而截止到目前,这些关键词仍然是近五年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的研究重点。就具体的关键词演进而言,呈现出研究热点不断拓展的趋势;而主要出现变化的是“档案网站”、“电子政务”“大数据”的等关键词,其共同特征在于都是由外界的技术变革或信息化建设发展出现的新热点和新内容。 四、 基于“十四五规划”的档案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分析 在收集到的55份相关政策中,针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初步形成以《档案法》为核心,以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引,由其他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紧密联系所构成的政策法规有机体,并处在不断完善之中。 四、面向“十四五”规划的档案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展望 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体系的优化构建是涉及多方面的复杂事务,需要有重点有策略地落实具体行动,基于计量分析的调查结果,针对政策法规的拓展空间,具体行动策略可设定为: (3)将服务数字中国的要求充分融入政策法规提下的建设。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关注热点还是集中在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管理等传统的档案管理重点环节方面,而档案信息化建设本就是面向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等一系列数字中国建设宏伟目标进行档案领域的探索,因此政策法规的内容也具备同样的属性以拓展格局和视野。一方面,应该丰富信息系统联通的相关规则,档案工作从前端到后端涉及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系统、数字档案室等系统,实现系统的有机联系并加强增加系统互操作性方面的政策内容以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融入社会信息化。另一方面,在档案信息资源的协调共享方面的政策内容也有待拓展,不仅应该实现档案部分同其他政府部门在档案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而且也应该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利用,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多个线上平台和渠道向社会公众提供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源 (4)提升政策的前瞻性以引导档案领域对前沿数字技术的充分应用。档案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新的信息技术不仅带来管理工具与技术方法等层面的更新,更会影响档案工作的对象与模式等更深入的档案工作环节。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应在对传统的档案管理开展信息化建设给予重视的同时应适时推进档案信息化向更深入的数字转型发展,如进一步推进数字档案馆的智慧化发展。此外,政策的制定还需关注新兴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及时地在归档、信息安全、数字档案馆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做出相应的部署以引领新时期的档案工作,例如对数字人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规划。 (5)立足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保障扩展相关规定。针对目前政策中存在的不同主体间缺乏协调机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缺乏针对性资金支持等情况,一方面政策法规中应进一步在明确各个主体档案信息化建设责任的情况下,协调档案部门、业务部门、档案馆等相关主体,展开主体间的联动以实现监督指导、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统筹行动。另一方面,需要更加明确对于人才培养、档案信息系统建设等关键环节的资金支持,对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合理规划以全方位支持档案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文利君,周文泓.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体系研究——面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目标要求的调查与展望[J].档案与建设,2023(01):28-32. 撰文:文利君 周文泓 编辑:彭欣宇 陈淑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