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86 茯苓泽泻汤(下)

 AB向往神鹰 2023-07-13 发布于陕西

图片

上周我们说到了茯苓泽泻汤通过健脾利湿、和胃降逆来打破病人愈吐愈渴、愈渴愈饮的恶性循环。
茯苓泽泻汤的煎煮方法也有特殊要求。
方后注说: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茯苓泽泻汤的六味药,要先煮除了泽泻的五味药,泽泻是后放,煮一会儿就好。
对此,《金匮要略本义》有解释:胃反吐为虚寒矣,然亦有本虚寒而标则有浮者,专用辛温,拒而不纳奈何?主之以茯苓泽泻汤,利其小便,以清其热,兼用桂枝以升其阳,升泄之间,浮热可已矣。余品仍以补中燥为义,俟浮热得清,而后可以专用大半夏汤,不致有格阻之虞也。服法,后煮泽泻,取其阴性以利其水,不宜煮太过也。

图片

茯苓泽泻汤的呕而渴,让我们想到《伤寒论》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的水逆证,治水逆证的五苓散。
五苓散有五味药:猪苓20克,泽泻3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桂枝15克或肉桂10克。
茯苓泽泻汤有六味药,茯苓40克、泽泻20克、甘草10克、桂枝10克、白术15克、生姜20克。茯苓泽泻汤去掉了五苓散中的猪苓,再加上了甘草和生姜。
茯苓泽泻汤与五苓散的区别在于五苓散证以小便不利为主症,病因在于膀胱的气化不利。而茯苓泽泻汤证以呕吐口渴为主证,病因在于胃中停饮。因此茯苓泽泻汤加了甘草和生姜来加强温胃补中的力量。

图片

此外,茯苓泽泻汤与前面的猪苓散也有相似之处。
本篇第13条:呕吐而病人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猪苓散证和茯苓泽泻汤证都有呕吐而思水的表现,只是茯苓泽泻汤证的胃气虚衰较猪苓散证更为严重。
同时,猪苓散没用泽泻,而茯苓泽泻汤重用泽泻,也表明二者病位的高低有所不同。

图片

现代临床,茯苓泽泻汤常用于急性胃炎、胃肠炎、胃神经官能症和其他消化道疾病而见到茯苓泽泻汤证的治疗。
《金匮今释》有一则饮水内停致呕吐的医案。
一妇年二十四五,患呕吐,三四日或四五日一发,发必心下痛,如此者二三月,后至每日二三发,甚则振寒昏迷,吐后发热,诸医施呕吐之治或与驱蛔之药无铲。余诊之,渴好汤水甚,因与茯苓泽泻汤,令频服少量,自其夜病势稍缓,二十余日诸症悉退。
《张仲景药法研究》记载了一则治疗胃神经官能症的医案。
37岁的女性患者,眩晕呕吐3天。患者平素有胸闷发憋、心慌气短、失眠少寐之症,曾做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均未发现器质性疾病,X线胸透、拍片未发现异常。确认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神经官能症”。每遇情志稍有抑郁则病情加重。
3天前因生气冷饮而突然发病,呕吐频频,每次吐出清水约半痰盂。头晕目眩,摇摇欲倒,并口干欲饮。舌苔白腻而厚,脉见弦滑。此乃水饮挟肝气上犯,法当健脾渗湿、温阳利水,行气降逆以止呕,投以茯苓泽泻汤加味:
茯苓15克 泽泻15克 甘草6克 桂枝6克 白术9克 生姜9克 半夏9克 厚朴10克 合欢皮15克 菖蒲6克 郁金9克
服上药3剂,呕吐、眩晕、口干欲饮等诸症消失。后以刺五味片、安神补心丸、加味逍遥丸调理肝脾,养心安神善其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