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懂了齐物,自然臣服

 lwdalian 2023-07-13 发布于辽宁

图片


提示:本文约3920字,阅读完约需8分钟
境闲闲正式创作的第
20 篇文章

图片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近些年,“臣服”的观念在身边流行起来,听起来臣服似乎挺简单,到做时才发现一点儿也不是那么回事。
在生命中那些最需要臣服的时刻,心中总会涌出一万个不情、不愿、不服、不甘。
为何臣服如此之难呢?其实庄子早就给出过答案。
庄子说:如果以自己的成见做为行事判断的准则,那么谁还能没个准则呢?
当心中始终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成见,不情、不愿、不服、不甘自然就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反应。
可有准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从小我们就被教导学习各种准则啊。
于是,头脑中的各种条条框框与日俱增,依据这些准则,我们渐渐学会如何在现实世界中立足、如何与他人相处。
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人都习得了一套逻辑自恰的人生准则,并依据它对万事万物表明态度及看法,学识越丰富的人越习惯于如此。
不知不觉间,内耗的问题接踵而来: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作为《庄子》一书中内容最艰深、篇幅最长、读起来最容易让人晕过去的《齐物论》,所讲的正是头脑中这些条条框框如何制约并束缚了人类,而“齐物”就是庄子给世人开出的打破制约、挣脱束缚的良方。
  
1.
辩也者,有不见也
为何要齐物?庄子用一言以蔽之: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如果你不满足于眼前有限的世界、有限的生命,渴望了知更大的宇宙人生真相,那么就要齐物,齐物的关键是去除成见。
因为成见即偏见,它遮蔽了道,让人误以为自己掌握的一小部分就是全部的真相。如同遮蔽言语全貌的正是种种华丽的修饰技巧。
庄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那时各家都执于己见,习惯于互相辩论。
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儒家与墨家之争,他们观点不同,互相对立,于是都竭力肯定对方所否定的,否定对方所肯定的,恨不得把对方观点除之而后快。
雄辩滔滔的孟子因此名贯古今,即使你从未读过《孟子》,也很大可能听说过他非常喜欢并擅长和人吵架。
庄子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云淡风轻中娓娓道来:
在这个相对的世界,所有事物都是二元对立的存在,都包含彼和此。从彼方出发就看不见此方,从此方出发才会看见此方。
其实彼方和此方本是相对共生、互相依存的。有彼就有此,有是就有非,反之亦然。所以圣人没有是非彼此间的分别,而是观照于事物的本然。
圣人早已跳出所有个体之外,不陷入其中,不从任何局限的立场做判断,故能破除二元对立,掌握“道枢”,抓住了这个关键,就能顺应事物无穷无尽的变化。
各种是非彼此都是环绕这个关键而不断起变化的,与其在“道枢”之外的相对层面争论不休、疲于应付,不如回归绝对的原点,以不变应万变。
庄子讲的这番道理正是《道德经》所讲的阴阳之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是这样描述阴阳相依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在《红楼梦》中湘云也曾教过自己的丫头翠缕何为阴阳:
譬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一个树叶儿还分阴阳呢。那边向上朝阳的,就是阳,这边伏下背阴的,就是阴。
到了近代,阴阳又多了个名字——矛盾。中学时我们每个人都曾学过矛盾的对立统一。
而且还进一步学习过: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内部矛盾,外部矛盾,以及矛盾中包含着次一级矛盾……
看,这样不断分别下去,不仅视野越来越狭小,而且注定没有尽头。
因此,除了要看见对立,更要看见统一,如此才能看到更大更全。
庄子是这样讲“统一”的:今日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则与彼无以异矣。
由于矛盾双方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从来不会一成不变,故我们能看出“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所揭示的荒谬所在,也能领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故事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
不过,明白的时刻总是短暂且易逝的,特别是当人几乎无时无刻不在透过自己的主观视角去看待万事万物时。正所谓当局者迷啊!
为了说明这一点,庄子用“正处”和“正味”举例说:
人睡在潮湿的地方腰部会患病而半身不遂,泥鳅会这样吗?人在高高的树枝上会惊恐不安,猿猴会这样吗?这三者谁知道什么地方最适宜居住呢?
人吃家畜之肉,麋鹿吃草,蜈蚣爱吃蛇,猫头鹰和乌鸦喜欢吃老鼠,这四者谁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味呢?
当一个人从局限的主观视角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无论你认为自己的看法多么无懈可击,也必定是偏颇的。
所以庄子说:辩也者,有不见也。
只有通达了根本智慧的人才知道万物通而为一的道理,不再固执于自己的成见而顺应自然。故:
众人役役,圣人愚钝,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
当众人忙忙碌碌争辩不休时,圣人大智若愚,兼容并蓄古今事物于一体而保持至精至纯。
万物莫不如此,都互相蕴含于精纯朴拙之中。
若没有通达的智慧,不明了“齐物”为何,却劳神费力去追求自以为的正确、自以为的“一”,这种做法庄子称为“朝三”。
朝三暮四的典故广为流传,不过流传之意实非庄子本意啊。
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从全局看这群猴子所得根本没有任何差别,可它们却先怒后喜,究竟为何呢?
因为猴子视野不开阔、智慧不通达,故不知二者没有丝毫不同啊。
你以为庄子只是在讲猴子的故事,与我们无甚关系吗?
  
2.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
正是由于人们习惯了执著自己心中的是非、好坏、对错等种种标准,有所彰显,有所偏爱,有所追求,才远离了圆融的道体。
道不曾有界限,语言也没有定论。古时候的人智慧到达了更高的境界,他们具有三种不同级别的智慧:
第一等拥有最高智慧的人,完全达到齐物的境界,能够领略宇宙之初万物生之前的状态。
第二等智慧的人,能够领略宇宙之初万物混沌一片的状态,在他们心中没有物与物之间的界限和分别。
第三等智慧的人,他们心中的物与物之间已有了明显的界限与分别,但尚未生出是非好恶等判断与取舍。
而我们,因为有了是非、有了爱憎、有了取舍,也就远离了究竟的智慧。
故庄子说:
大道不称,大辩不言,不仁不仁,大廉不嗛,不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与夫人之为徒,通是非,而不自谓众人,愚之至也。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不亦悲乎!
与世人为伍,落入是非观念,又不觉自己普通,实在是愚昧至极。
知道自己愚昧的人,还不是大愚昧;知道自己迷惑的人,就不是大迷惑。
大迷惑的人终身不能解悟,大愚昧的人终身不晓得自己有多愚昧。
三人同行其中一人迷惑,所去的地方还可以抵达,因为迷惑的人少;三人同行其中两人迷惑就会徒劳不至,因为迷惑的人多。
如今全天下人都迷惑,即使我祈求引导也不能对众人有所帮助。这不是很可悲吗?
那如何才能避免终身迷惑的悲剧呢?答案当然是要明了并践行齐物的智慧。  
  
3.
至言去言,至为去为
臣服,用庄子的话讲即是:至言去言,至为去为。
不争辩,不较劲,不内耗,只是单纯去做该做的。
如庖丁解牛一般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故能十九年刀刃如新。
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刳心焉。
道承载万物、广大无边,君子要去除成心才能效法于道。人之好辩、臣服之难正是由于成心未除。
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赍也,而况今人乎!
那些被称作君子的儒家墨家之流,尚且陷入是非对错互相攻击,何况现今的普通人呢?
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
博读经典之人未必通达于道,善于辩论之人未必拥有智慧,圣人因此摒除这些行为。 
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
谓盈虚哀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哀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生出万物的道与万物之间没有界限,事物的界限只是名为界限而已;由无界限的道化生出有界限的物,从有界限的物归于无界限的道,二者同出异名,是道的一体两面。
人们所称的盈满、空虚、衰退、减损,只是名为盈满空虚而非真正的盈满空虚,只是名为衰退减损而非真正的衰退减损,本末、积散亦复如此。 
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
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能能而不能所不能。
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
悲哀与欢乐到来,我无法阻挡,其离去也无法制止。可悲啊,世人不过是外物临时栖息的旅舍!
人们知道遭遇了什么却不知错过了什么,人们能做力之所及的事却无法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不知”与“不能”本来就是人生中无法避免的,非要避免无可避免的,难道不是很可悲吗?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
古时候的人外表顺应环境的变化而内心持守如一,现在的人内心游移不定而外表却不能随环境变化而变化。能随顺外物自如变化的人内心必定是通晓大道的。
所谓“与物化者”、“一不化者”,具备哪些特征呢?
简言之:天、德、仁、大、宽、富。具体何意呢?庄子说:
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
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
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
他们放下了自己的主观、克服了自己的偏私,不同的能同之,差异的能容之,故而心地广大,通于万物,合于至道。
行文至此,恍然大悟:
“齐物”若是世界观,“臣服”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结 语  
齐物,是放下分别心,放下荣辱毁誉、利弊得失。
能齐物,头脑自会止息、小我必然消融,于是人与万物合一,通于大道。
同理,《道德经》上是这么讲的: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唯有真正明了齐物之理,臣服才不会沦为一场自始至终“口服心不服”的头脑游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