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对慢性失眠及其并发症 针刺“脐四边穴”与常规取穴效果有何差异?

 louis6711 2023-07-13 发布于瑞士

引用格式:李振华,徐应甲,吴毅明.针刺“脐四边穴”对慢性失眠及其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3,43(6):629-633.

图片

失眠

图片

失眠是影响人们生活的一种临床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成年人慢性失眠的发病率约为19.6%,长期慢性失眠可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和其他慢性疾病,如神经衰弱、精神障碍和心血管疾病等。此外,慢性失眠患者通常伴有情绪障碍,进而加重慢性失眠的严重程度,增加治疗难度。目前,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疗法是国际公认的慢性失眠的主要推荐治疗方法,然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了该疗法在国内的全面实施。镇静催眠药物治疗虽具有快速有效的优点,但存在认知障碍、宿醉效应和药物成瘾等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中应寻求有效且安全的补充替代疗法。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笔者采用“脐四边穴”配伍常规穴位针刺治疗慢性失眠,并与常规穴位针刺对照,现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针刺“脐四边穴”对慢性失眠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将120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取穴(百会及双侧神门、内关、安眠)的基础上配合“脐四边穴”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仅取常规穴位针刺治疗,均每日1次,一周6次,共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治疗前后Beck焦虑量表(BAI)、Beck抑郁量表(BDI)、疲劳严重度量表(FSS)、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并应用多导睡眠记录仪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PSG)睡眠参数[睡眠潜伏期(SL)、觉醒时间(AT)、睡眠效率(SE)、实际总睡眠时间(TST)]。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PSQI和I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I、BDI、FSS和E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L、AT较治疗前降低(P<0.05),SE、TST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SL、AT低于对照组(P<0.05),SE、TST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常规取穴基础上,针刺“脐四边穴”可提高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减轻失眠严重程度,改善并发的焦虑、抑郁、疲劳和嗜睡症状。

目前,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大多缺乏综合指标评估睡眠质量及相关并发症。失眠标准研究评估的建议强调,评估慢性失眠及其并发症(如疲劳、抑郁、焦虑)是治疗有效性评价的基本要素本研究以PSQI和ISI评分作为主要结局评价指标,以BAI、BDI、FSS和ESS评分作为次要结局评价指标,并以PSG睡眠参数为客观评估指标,综合评价针刺对慢性失眠及其并发症如抑郁、焦虑、疲劳和嗜睡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治疗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失眠严重程度,且随访时疗效稳定,能有效缓解慢性失眠并发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疲劳和嗜睡状况,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

在影响针灸治疗失眠疗效的因素中,选穴最为关键。以往研究中,治疗失眠常选取安神养神腧穴“以神治神”,如取穴频率较高的穴位有百会、内关、神门和安眠等,通常作为慢性失眠的常规取穴,临床疗效确切。百会属督脉,又称“三阳五会”,为百脉汇集之处,刺之可通脉安神;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能平衡阴阳,改善睡眠;神门属心经原穴,心藏神,有助眠安神之功效;安眠为经外奇穴,是治疗失眠的经验要穴。

笔者在长期临证中发现,“脐四边穴”配伍常规穴位针刺较单纯常规穴位针刺治疗慢性失眠疗效更好,且安全可靠。“脐四边穴”是腹部的经外奇穴,位于脐周。脐周与五脏相通,《难经》曰:“脐左动气属肝,脐右动气属肺,脐上动气属心,脐下动气属肾,当脐动气属脾”。“脐四边穴”的上下二穴居于任脉,左右二穴不居正经。任脉主一身之阴,与诸阴脉相连,与督脉、冲脉经气相通。其通过奇经联络全身经脉,刺之能调脏腑、通经络、和阴阳、安神志。从神经体液调节来看,“脐四边穴”深部为腹腔和盆腔,其内有自主神经的主要神经丛,如腹腔丛、肠系膜间丛、腹下丛及盆腔丛等,还有如腹腔节、肠系膜节、主动脉肾节、肠系膜下节等神经节,因此,可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与传导,调整机体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及抑郁、焦虑等情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