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醒大家:入伏以后,少喝绿豆汤,尽量多吃1宝,安康无忧过三伏

 简食记 2023-07-14 发布于山东
三伏天,指的是夏季中最炎热、湿度高的一段时间。它通常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根据农历计算,初伏一般从立夏后的第11天开始,初伏:7月11日至7月20日,共10天。中伏:7月21日至8月9日,共20天。末伏:8月10日至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的天气通常炎热、潮湿,气温最高,是中国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之一。初伏时,天气已经相当炎热,气温达到了一年中的高峰。中伏是三伏天的核心阶段,天气依然闷热,高温难以忍受。而末伏则标志着夏季接近尾声,虽然天气仍然炎热,但已经逐渐转凉。
在三伏天期间,由于极端高温的影响,人们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暑措施。常见的做法包括避免在炎热时段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保持室内通风和遮阳,避免剧烈运动,增加水分摄入,饮用清凉解暑的饮品,冰镇饮料等。提醒大家:入伏以后,少喝绿豆汤,尽量多吃1宝,安康无忧过三伏!
绿豆汤作为夏季消暑的常见食物,虽然可以提供清凉感,但并不适合所有人食用,尤其是那些体质偏寒的人。对于体质偏寒的个体来说,在三伏天期间,可能已经感受到身体的寒气入侵。在这种情况下,频繁食用寒性食物如绿豆汤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寒气,对脾胃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体质偏弱的人最好少喝绿豆汤,而是被称为入伏“1宝”的生姜。
生姜,其辛辣味道和温热属性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散发热量,从而有助于解暑降温。它能够刺激汗腺分泌,增加出汗量,有助于调节体温。在三伏天,由于天气炎热,人们的食欲可能减退,消化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生姜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可以增加胃液分泌,帮助食物的消化吸收。适量食用生姜有助于改善胃部不适。
生姜还富含抗氧化物质和营养成分,有助于支持免疫系统的功能。在三伏天,人们容易感到虚弱和疲劳,适量食用生姜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三伏天期间,由于高温和湿度,有些人可能会感到胸闷、不适或轻度不适。生姜具有舒缓不适感的功效,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舒缓和缓解。
适合伏天的生姜的4种做法
生姜水,将一小块新鲜姜切成薄片或细丝,加入一杯热水中浸泡10-15分钟。可以适量加入柠檬汁或蜂蜜进行调味,然后饮用。生姜水具有解暑降温的功效,可以清凉舒爽,还有助于消化和提神。
凉拌姜丝,将新鲜姜切成细丝,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和醋,拌匀即可。这是一道爽口的凉菜,可以增加食欲,解暑消炎,还具有清凉提神的效果。
姜汁蜂蜜水,将新鲜姜捣碎,取出姜汁,然后将姜汁与适量的蜂蜜混合。加入一杯温水中搅拌均匀后饮用。这是一种温暖的饮品,具有舒缓喉咙不适和缓解咳嗽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解暑功效。
姜汤煮面,将姜切片或切丝,放入煮面的汤中一同煮熟。这样可以为面条增添姜的香气和味道,提供解暑的效果。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面条和配料,例如豆腐、蔬菜或煎蛋等,制作一份简单而美味的姜汤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