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白细胞 8.01×10^9/L;中性粒细胞 36.7%;嗜酸粒细胞 16.7%↑;嗜酸粒细胞计数1.34×10^9/L↑(正常值范围 0.02~0.52×10^9/L);淋巴细胞 38.7%;红细胞 4.90×10^12/L;血红蛋白 148 g/L;血小板 319×10^9/L;C 反应蛋白 (超敏) 0.5 mg/L。 患者两肺多发微小结节病程长,除轻微胸闷,无明显临床症状,考虑什么疾病?感染?过敏?肿瘤? ![]() ![]() 紫色部分为可导致嗜酸粒细胞升高疾病。 综上诊断为「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 1 个月肺部微小结节完全吸收,如图 4。患者遂自行停药。复查血常规: 嗜酸粒细胞再次升高,嘱继续糖皮质激素治疗。 (1)急性发热、呼吸困难(病程小于 1 个月); (2)常表现为低氧血症(室内空气下氧分压 <60 mmHg,血氧饱和度 < 90%); (3)双侧肺部弥漫性浸润影; (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 > 25%; (5)排除寄生虫、药物毒性等继发病因。 表 1 嗜酸细胞性肺炎鉴别诊断 ![]() 问题 4 嗜酸细胞性肺炎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多久?[4] 该病例为青年男性,除轻微胸闷,无其他症状,影像学上以双肺多发性、游走性微小结节为表现,经过查血及支气管镜等检查,发现血及 BALF 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最终诊断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CEP),相当不易。该病例有轻微胸闷,未行肺功能、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是一个遗憾。 CEP 是一种罕见病,根据欧洲间质性肺病的登记数据,CEP 占间质性肺疾病的 0~2.5%,女性较男性多见,大多数患者不吸烟,发病年龄 30-40 岁最常见,50% 的病例会出现哮喘,可伴发、先发或后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