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扬眉剑客 2023-07-15 发布于山东

一、增强系统性保障功能,实施立足“三共”的主体合作机制

以结构性“团队”建设为总抓手,驱动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是职业院校有效应对人才培养面临挑战的理性选择。然而,单个“团队”规模有限,但因为各种任务千头万绪、多方面的关系盘根错节,势必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难以独自突破,需要立足内部协作,加强相互之间协作,客观上必然要求组网融通、协同发展。为此,围绕团队协作核心,分类组建“共同体”,为“团队”立足专业领域整体创新布局,分工协作,开展创新活动提供系统性保障,有利于形成“中心聚焦”“中心辐射”的双轮循环格局。但是,“共同体”主体合作机制不健全,致使相互之间缺乏依赖性与黏性,难以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引发系统性保障功能欠缺的突出问题,制约着团队协作的有效开展。

增强“共同体”系统性保障功能,重在实施多元主体合作机制。《方案》指出,要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共享人才、共用资源,形成命运共同体。为此,要规范理事会制度,行使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权,统筹全局,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理事会下设发展规划、团队协作、成果转化等职能部门,分类实施归口管理,落实主体职能分工,促成业务合作关系,形成基于“三共”的主体合作机制。第一,立足合作共建,实施主体分工合作机制。牵头院校要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切实承担“共同体”组建与运维的主体责任;定期组织召开理事会,会商重大事项,弱化分歧、凝聚共识,增进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奠定合作共建基础,使其围绕团队协作需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形成主体分工合作机制。例如,职业院校为团队协作开展创新活动提供经费、人员、场域支持;培训基地立足“团队”成员能力提升、协作方式改进等需要,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不断增强培训效果;科研院所为团队协作提供先进技术支持,并进行跟踪服务与指导。第二,立足共享人才,实施主体业务合作机制。高端人才短缺,是“团队”开展创新活动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是制约“共同体”系统性保障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通过组织联合攻关重难点技术研发、教学改革等项目,以及共建现代学徒制班级、企业员工培训服务等形式,加强校际、校企之间的业务合作,形成业务合作机制,促进核心技术研发人员、技能大师、教学名师在主体之间流动,共享人才。基于此,“团队”要通过聘请产业导师、技术指导顾问、增设流动岗位等途径,突破关键人才制约瓶颈。此外,国家级团队要采用结对帮扶等形式,向新加入“团队”委派资深人员,带领其开展创新活动。第三,立足资源共用,实施校企、校际协同机制。这是实现系统化保障功能的关键环节,为此,“共同体”要立足专业领域整体创新布局,针对“团队”普遍存在的创新资源要素不足的问题,通过充分整合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等资源要素,着力打造集专业技术研发、工艺流程改造、模块化课程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证训练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专业前沿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创新平台载体等优质资源要素在校企、校际流动,实现共用、共享,形成校企、校际协同机制,为团队协作提供全流程、全要素一体化保障。

二、着眼协同创新模式生成,实施内联外合的团队协作机制

当前,多数“团队”缺乏有效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与协作方式,致使协作意识淡薄、协作领域狭窄、协作平台欠缺,制约着专业领域协同创新核心驱动力的生成。因此,要立足整体创新布局,构建刚性约束与柔性化相结合的协作机制,加强“团队”内部、“团队”之间协作,使其融入整体创新事业之中,根本改变单体“团队”小而散、难以形成“中心聚焦”“中心辐射”的不利局面;通过“团队”之间分工协作,形成一盘棋格局,针对性、系统化完成专业领域创新任务,并促进“团队”及其成员提升晋阶。为此,“共同体”相关职能部门要依据《通知》要求,立足专业领域三大创新区块,紧跟技术技能动态发展前沿,顺应人才培养需求变化,明确团队建设范式、结构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教学标准对接岗位技能标准、课程体系重构、模块化教学设计、1+X证书等专项创新任务,分类分层、组织编制创新规划,形成结构性创新模块,并提出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成果质量、中试效果、验收标准、推广应用方案等刚性要求,形成刚性约束机制;通过委托研究、课题招标等形式,由国家级团队、特色团队牵头承接专项任务。

要立足整体创新布局,着力任务分工有序推进,构建柔性化机制,形成刚柔并济、内联外合的团队协作机制。一是牵头“团队”基于系统性保障,针对专项任务,由带头人主持,在协作“团队”之间进行合理分工,并注重与上下游关联性“团队”协同,促使项目模块之间紧密衔接,确保形成整体性研究成果;针对成员模块化课程建设、整体教学设计、实训项目开发等教学改革特长,在“团队”内部合理分工、协同作业,形成“团队”内部、“团队”之间分工协作机制。二是在合作研究过程中,倡导“团队”及成员既要主攻自身任务,又要关照合作伙伴、相互帮扶;主动提出影响成果产出的难点问题,组织集体攻关,促使优秀教师、兼职导师等校企成员在教学内容、技术技能、成果应用等方面优势互补,形成互补创新机制。三是加快多功能一体化协作平台建设,便利研究过程公开化,促成协商空间和相互问责机制。此外,除了承担整体创新任务之外,“团队”还要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训基地设计等校内任务中进行协作,并推广应用“共同体”创新成果,推动师资队伍转型发展;国家级团队还要履行提质培优使命,引领新加入“团队”协同发展,从而生成“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团队协作模式,催生“中心聚焦”“中心辐射”双轮循环的创新局面。

三、打造数字化云平台,实施一体化智慧创新机制

近年来,数字化成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浪潮,也是“共同体”建设的必然选择,尤其要立足畅通信息传递、沟通交流渠道需要,并针对共同体主体多元化、团队层次化、人员差异化,且分散各地的复杂情况,着力打造数字化云平台,充分发挥即时通信、音视频、通讯录、工作台等功能优势,便利在线组织工作协调、交流研讨等会议,以及在线服务、成果展示等,从而形成一体化智慧创新机制,产生数字化溢出效应。一是搭建“办公云平台”,便利理事会、工作组等组织召开会议,部署安排工作,协调主体、团队关系;发布政策文件、计划总结,并广泛征求意见、改进工作、发现潜在创新点等,逐渐形成工作线上运行机制。二是搭建“服务云平台”,便利各类主体针对团队协作需要,及时提供经费补充、人员流动、技术指导、培训提升、成果中试等支持服务;尤其是培训基地要针对培训效果不佳的突出问题,着力打造“云学校”“云课堂”,增强培训的便捷性,形成供需线上对接、线下落实的主体服务机制。三是搭建“交流研讨云平台”,满足“共同体”职能部门、主体、团队、人员等多层面沟通衔接、交流研讨等需要,形成线上交流衔接机制。四是搭建“共享云平台”,通过研究成果线上3D展示、应用示范,及时分享成果,并征求意见,快速优化完善,加速推广应用进程,形成便利快捷的成果共享机制。

四、突出评价增值环节,实施质效回应性监管机制

针对“共同体”公益性组织性质,以及创新难度大、不确定性等特征,要积极利用数字化监管手段,采用混合式监管方式,立足内部监管,并结合政府、第三方专业机构监管,实施柔性化的回应性监管机制;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差异化回应监管结果,塑造整体事业责任意识、增强关系性与协同性,为团队协作增值赋能。首先,构建主体服务质态监管机制。基于功能定位和职能分工,分类制定主体服务质量标准,通过有关部门实地考察、团队满意度调查、大数据动态监测运行质态等多样化手段,科学诊断主体运行状况,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其次,构建团队协作质效管控机制。着重针对“团队”内部协作,按照团队级别,分层制定团队建设标准,并分类制定带头人、学校教师、产业导师岗位标准。要采用“团队”定期自查、师生满意度调查,以及承担项目中期检查,协作伙伴、上下游“团队”满意度调查等多样性方式,尤其要通过大数据集成分析,精准反映“团队”存在的问题,并助其解决。对于国家级团队,还要考察其提质培优、示范引领等情况。最后,构建成果推广应用反馈机制。针对成果推广应用面向的学校、培训机构相关管理人员,以及师生、受训学员进行满意度调查,以便及时优化完善,并发现新的创新需求,从而不断增强团队协作的前瞻性、精准性和实效性。节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14期)

来源:高职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