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篇小说《随缘》二

 岁月凉烟 2023-07-15 发布于浙江

中篇小说《随缘》二

宜生出身于医道世家,从他爷爷那一辈起就是扶危济困,救死扶伤的郎中。到了他父母这一代,不仅都是知名的医学专家,父亲还是省城一家省立医院的院长,母亲是与父亲同一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从小耳濡目染的熏陶,加上遗传因子的基因,当然也有父母从小的刻意培养,宜生高中毕业后,由于喜欢中医学的辨证施治与玄妙,没有过多的选择,也没有任何悬念地考上的中医药大学。

在大学学习阶段,由于成绩优异,被国家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基金会直接选拔为中医学硕士研究生。七年的本硕连读,宜生好像是在不费任何周折的情形下顺风顺水地完成了学业。

宜生念大学期间,是他人生最为洒脱的一段时光,学习不在话下,在他的记忆中,好像没别的同学那么费劲就完成了本科与硕士从阶段的学业。由于人生得标志,也成了众多女同学追逐的对像。也许是过于优越的成长环境,也许有着别人不具备的身材条件,更也许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蒙懂,宜生对于所有追求他的女孩子一概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只要有男女同学说他傲慢无理,他一定会说:“恋爱是需要有心动的感觉的,不然那和交普通朋友有什么区别?”宜生这样的话大家听得多了,同寝室的男同学就说他是:“恋爱观出了问题。”

宜生的父母生养了两个儿子,他的上边还有一个哥哥,也是学医出身,不过学的是西医。俩兄弟从小就是父母的骄傲,不但长得健康漂亮,学习成绩也都是在班里拔尖的。他们上学时,当医生的父亲最喜欢的是学校通知开家长会,每到开家长会的日子,谢大夫都要适当提前下班,认真梳洗一番,然后穿上最庄重的衣服,盛装出席。因为他觉得出席儿子们的家长会,老师的表扬,儿子同学家长的羡慕,使他的脸上特别有光彩,有了当大夫治病救人后的另一种荣耀。

研究生毕业后,宜生顺理成章也可算是名正言顺地分配到了父亲所在的省立医院上班。这次分配,宜生丝毫没依赖父亲的影响。不管论什么条件他都有资格分配到这家医院工作。

出于惯例,任何学校毕业的学生,也不管是什么学历,到了医院都得有老医生带一段时间,因为医生的工作对像是病人,医生的工作性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也可能是父亲的缘故,宜生被安排和省立医院最知名的老中医在一个诊室工作。这个老中医七十多岁,早退休了,因为他的知名度,被医院返聘。他出身中医世家,他的医道医术都是从小跟着父辈口传身授的,很多的医方都是了然于胸。中医治病不像西医那样立竿见影,效果来得慢,但疗效稳固,很多的人都相信他的医术。宜生由学生成为医生后有了这样一位老师,那是学中医人的造化。所以,和宜生一起分配到省立医院的其他同学羡慕得不得了。更有甚者,有个别人还不怀好意地在背后指指戳戳,说三道四,这让与生俱来心高气傲的宜生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很不以为然。

经过多年中医理论的学习与深造,宜生深深了解,祖国的中医理论深奥莫测,古往今来,中医方剂浩如烟海,仅凭几个祖传的秘方,在没有丝毫理论支撑的前提下,行一辈子医,到了现在恐怕行不通了。但是,对于别人的背后议论,宜生却是一筹莫展,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给那些人看看。

跟随老中医上班已经四天了,自认为满腹医道的宜生一个病人都没看过。凡是来看中医的病人看到诊室里这一老一少两个大夫,病人都会不假思索地直奔老中医的诊桌前,病人都把宜生当作来实习的学生。这种情形令初出茅庐、筹铸满志的宜生心情很是郁闷。他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病人不约而同地离他而去。这也让他深深体会到“灯下黑”的理论的伟大与正确:虽然离光明最近,但是远处的人还很难发现他。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没有病人,宜生也不着急,因为没什么可急的,再说急了也没有用,闲着没事时不是看书就是趴在诊桌上打盹。就这样,宜生备受煎熬地过了四天,这四天对于涉世不深的宜生来说,无疑像是过了四个年代,让他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对他的勃勃雄心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既让他看到自己的渺小,也让他看到了人们世俗观念的根深蒂固。

宜生上班的第五天,没人找他瞧病的情况机缘巧合地有了转机,那个老中医身体不适,感冒了,本来年纪偏大,头疼眼花,鼻涕咧歇,实在难受,也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他还是坚持来上班。不同的是这天来了一位老年男性病人,老中医自己不看了,有找他看病的,他就指着宜生说:

“找他看看吧。”

短短几个字的话语中似乎带着无限的歉意,那意思好像感觉有点对不住病人。是老中医的敬业,还是自己的权威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病人不知道,宜生也不知道,天知道。

既然来到了医院,老中医不看,还是将就着找这个嘴上没毛的小伙看看吧。老年男性病人很不情愿地把病历递给了宜生。

“请把病历放桌子上,把胳膊伸过来。”

宜生沉稳且胸有成竹地对病人说。说完后示意病人将手伸到手诊包上。宜生是要通过诊脉来了解病人的病情,这是宜生上班以来看的第一个病人,他用最快的速度,给病人诊完脉,然后将病人的病情娓娓道出。宜生说完后,他的症状完全如宜生所说,病人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问道:

“你怎么对我的病状知道得如此准确?有人告诉你吗?”

“没有人告诉我呀。”宜生坦然地说:“是你的脉像告诉我的。”

就在宜生给那个老年患者开处方的时候,老年患者像审视一件新发现的艺术品那样,带着挑刎的眼神神非常认真地看了宜生好半天,然后大声地又好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后生可畏啊,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年青人,前途无量啊。”老年病人的这番感慨的话无疑给宜生做了一回效果极好的活广告。可宜生不知道怎么的,心里高兴不起来,反而在一种悲凉的情绪在他的脑子里生成,并慢慢嘭涨,让他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老年病人带着满意的神情走后,其他病人也都靠了过来。宜生熟练而又是有条不紊地为他们切脉,并主动而又准确地说出病人的症状,有的还为病人指出病因,还不时地向病人提出应当注意的事项,以配合药物治疗。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好事坏事都是经过人们口传身授的,一时间:省立医院来了一位年青的医生,医术神得很。

也许是人们同病相怜的心理原因,这样的话在相信中医的病人群体里传得飞快。宜生好像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在省立医院站住了脚跟。好像也没有像别的人那样刻意宣传自己,他在省城的中医生行当里也小有知名度。对于这种看似偶然的成功,宜生自己倒是觉得是他多年刻苦钻研中医理论的必然。

中国的中医药理论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掘,积淀,确实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理论,并完全适应了中国的土壤。中国的老百姓也完全适应了这套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切身感受得到的医术理论与医疗方法。过去的中医由于没有科学的医药理论的支持,中医医生给病人看病也往往只看病而从不向病人表述病情病症病状,在一定程度上,医生是怎么治好病人的病,病人的病是怎么治好的,医患双方都处于一种混顿中。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年老便成为了医术高明的代名词。那些老年中医生,不管他是通过什么途径学到的医术,也不管他的医术如何,几乎所有病人只要看到一个留着长长白胡子的老头,老态龙钟地坐在属于医生的位置上,个个都会趋之若鹜,这个老中医生开的方子,病人捧在手上就像捧着一道神符,敬若神灵。

人们从宜生的身上不仅看到了他高超的医术,更是看到了祖国中医的前途。从那时起,找宜生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宜生也是从早忙到晚,处方随身带,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作为医生,他也有一种信念,好像要尽快地把世界上所有的病都消灭干净。宜生的父亲看到儿子的成功,也打心眼里高兴;对于他这样没日没夜的疯狂工作,也是疼在心里;听到别人夸赞自己的儿子,得意之情写在脸上。无论是作为院长,还是作为父亲,他为有一个这样优秀的儿子感到由衷地欣慰,庆幸自己的中医世家后继有人。

宜生的父亲不时地站在他的门诊室外偷偷地观察宜生给病人看病的情景。作为院长,他高兴。作为父亲,他心疼。可见了宜生还是板着脸不无关心地说:

“工作是做,可你要多注意休息,病是永远看不完的。”

“没事,我不累。”宜生爽快地说。

精力旺盛的宜生,就是想要凭自己的本事,干出自己的成绩,告诉人们自己不是靠父母吃饭的。没白没黑的工作,单身一人,无牵无挂,每天几乎是两点一线,除了吃饭就是工作,有时病人太多,就要一个盒饭在门诊室里凑合吃一顿。医院作为一个事业单位,是要计算工作人中的工作流量的,有统计显示,宜生一个人的工作量是别人的六倍。这个时候的同事们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在背后议论他是靠着老子的人,倒挂的大拇指也都竖了起来。

作为一个男人,宜生在事业上可算得是一帆风顺。转眼间,宜生也快到而立之年了。事业是立起来了,年纪也老大不小的了,作为妇科专家的母亲也为儿子的婚事操心。按理说像宜生这样要模样有模样,要文凭有文凭,要事业有事业的男人,何愁没有追求者。那当然有,不但有,还有很多。早在上大学期间,宜生的身边就有很多优秀的女孩子一门心思地想追求他。可他就是不为所动,弄得那些处于青春躁动期的男同学们一个个忌妒得不得了。

男孩子们在一起时总爱费尽心思地对神秘的女孩子进行各种理论假设。宜生一般不多参与,显得与他们有些格格不入,宜生越是这样,那些喜欢辛灾乐祸的男生们就越是“启发”他说出他对心目中的另一半的幢憬。宜生会很认真地跟他们说:

“俩人在一起首先得要有感觉,就是那种一见就心动的感觉,没感觉的俩个人在一起如同不能起化学反应的两种物质,就如同不能相配伍的两味中药,不同道,无言对啊,你们说是不是啊?”

自到省立医院上班后,宜生的母亲也同天下的所有母亲一样,一刻也没闲着,天天张罗着为宜生找媳妇。宜生本来上班就很累,回到家里,妈妈又喋喋不休地在他的耳边跟他说媳妇的事,一来二去,把从小就主意很大的宜生说烦了:

“妈,我是成年人了,我的事,您不用替我操心了,我自己会处理好的。再说这都什么年代了?婚姻法早就规定婚姻自由,您这样到处张罗着为我找媳妇,是不是有干涉我的婚姻自由的嫌疑。”

“我是你妈,你是我身是掉下来的肉,我怎么就不能干涉你的婚姻了?再说我也没干涉你呀,我只是催促你快点找对像,我这也错了吗?”说多了,有时妈妈还会流下几滴眼泪。碰到这个时候,宜生认为这是妈妈用眼泪在威胁他。人的心理往往容易逆反,特别是年青人,骨子里的那种叛逆有时自己都无法解释。

当妈的也许都这样执着,不管宜生愿意还是不愿意,也不管他怎么反对妈妈干涉他的婚姻,宜生妈妈还是不遗余力地四处托人为他找对像。皇天不负有心人,宜生妈妈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一个名叫梅冷香的女孩子进入了宜生妈妈的视线。

梅冷香与宜生年龄差不多,比他小不到两岁。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到省立医院上班。因为本科毕业后就上班了,比宜生多几年临床经验,现在已是省立医院内科的主治医生。由于梅冷香生性活泼怜利,在医院里,大家都叫她梅子。

梅子的父母都是工程师,也是家中的独生女儿,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梅子身材苗条,一头乌黑的长发瀑布似的从肩膀垂于后背,皮肤细腻白皙。由于从小生活优越,所以,脸上的表情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有时还带有一点夸张。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张开就能说话似的,显得她既聪明又略带些知识女性的深沉。她的脸宠算不上特别漂亮,但她却有一种引人注目的别具魅力,眉宇间不时流露出高傲、无所畏惧而又有点敏感的神情。总之梅子是一个看了一眼就让人难以忘记的女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