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的周恩来

 凤凰山居士 2023-07-17 发布于江西

发布时间:2021-12-09 08:51:15 来源:团结报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与贺龙、叶挺等人一起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此后,周恩来在党中央担负军事领导工作,先后指导了各地的武装起义。1931年底,周恩来到达中央苏区后,主持并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这也是他直接指挥的为数不多的战役之一,体现出高超的指挥能力和光辉的军事思想。

战前准备 细致充分

1932年11月24日,周恩来与朱德、王稼祥联名发布《为粉碎敌人四次“围剿”的紧急训令》。这一训令要求红一方面军各部队在击破敌人向金溪夹击的计划后,集结主力逐渐转移,在适当地域消灭敌人大举进攻的基干部队,以利于各个击破敌人,完全粉碎敌人的第四次“围剿”。

由于双方兵力悬殊,周恩来采取的破敌对策是趁蒋军部署尚未完成之际,先发制人,红军主力立即从黎川移师北上,到外线抚河流域寻机作战。七天内红军连克赣闽边界的五城,后又发起建黎泰战役,密切了中央苏区和闽浙赣苏区的联系。

考虑到蒋军即将大举进攻,周恩来和朱德号召全体红军将士:“团结的像一个人一样,来争取比三次战争还伟大的胜利”。此外,周恩来决定利用敌人固守南城的机会,红军进行战前整顿改编,着重精简机关,减少指挥层次;要求战士学会目测距离,善于使用武器,达到射击准确,提高夜战本领;充实连队战斗兵员,重点学习山地战斗和遭遇战斗的战术,集中一切火器,干脆地消灭敌人;同时进行战前军事训练,学习根据任务、敌情和地形而定下决心,毫不动摇地进攻。这一系列措施,使红军战斗力得到增强,装备得到改善,单兵素质提高,为粉碎第四次“围剿”准备了条件。

初战告捷 士气大振

1933年元旦,红一方面军在黎川举行北上誓师大会。次日,周恩来、朱德率师北上,向金溪地区开进。1月4日,周恩来指挥红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了驻守金溪的一个旅,将其歼灭后乘胜占领金溪县城。敌军为夺回金溪,由吴奇伟指挥三个师的兵力,分两路向金溪夹击。战机不期而至,周恩来决心集中优势兵力将西进的敌军全部击溃,并跟踪猛追。经过两次激战,共俘敌4000余人,缴枪4000余支。第四次反“围剿”初战告捷。

1933年1月,临时中央迁往中央苏区。不久,苏区中央局和临时中央合并,称中共中央局。身处后方的中央领导人,不顾红军已经取得的胜利,连连指示要求占领南城和南丰。身处前线的周恩来了解战场形势,认为必须调动敌人,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当前方针应是“万分谨慎地弄清敌情,求得运动战的胜利”,但后方领导人仍与周恩来就作战方针争论不休。此时,大战一触即发。对周恩来来说,最分神的不是面对装备和数量上都数倍于己的强敌,而是内部对作战方针的分歧。

一年多来,周恩来在中央苏区指挥红军作战,对红军的作战能力和敌军的状况有了深切了解。周恩来坚持“避强击弱”的原则,适当抓住战机,采取“迂回包围”的原则,巧妙避开敌人强力的正面,从侧面突破。此外,他认为还应千方百计地调动敌人,诱使敌人判断失误,贸然轻进,进而创造歼敌战机。在作战方向上,他主张选择敌人的左翼出击,利用这一地区多山的有利地形和已经建立起来的群众基础,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然而,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拒不接受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前方军事领导人的意见。苏区中央局指令红军先攻占南丰并乘胜威胁南城、抚州。周恩来不得不两次致电苏区中央局,请求中央给前方以相机决断和应有的职权。苏区中央局对周恩来的意见,执意不理。无奈之下,周恩来、朱德不得不于2月9日率军向南丰进攻。陈诚对红军强攻南丰立即作出反应,他判断红军主力在南丰,并企图将红军主力合围于南丰城下,一举歼灭。

诱敌深入 大获成功 

面对骤变的敌情,作为前线总指挥的周恩来审时度势,在和朱德商讨后当机立断,决定改变原有的军事部署。周恩来命令除少数部队担任佯攻外,主力部队从南丰撤围。在从南丰撤围的同时,红军主力则秘密向西南的东韶、洛口、吴村地区隐蔽集结,待机歼敌。其中红11军伪装成主力,东渡抚河,向黎川地区运动以吸引敌军。

陈诚部第一纵队的52师、59师,果然被伪装成主力的红11军吸引,跟随向东推进,两师在行军中右侧完全暴露在红军面前。面对这一有利战机,周恩来号召红军“克服一切疲劳进行战斗,争取大胜利”。将士们冒着连日阴雨,披荆斩棘,星夜秘密北上,隐蔽于宜黄南部的黄陂一线山区。由于受红军佯攻的迷惑,再加上群众封锁消息,陈诚对红军的部署毫不知情,两师大胆进入山高林密、道路艰险的红军伏击圈内。拥有优势兵力的红军,出敌不意的突然进攻。经过激战,两师几乎被歼灭,其中59师师长陈时骥被俘。此战歼灭两个师,红军取得了黄陂战斗的重大胜利。

为继续迷惑和调动敌军,周恩来命令红军部分兵力向广昌开进。此时陈诚不甘心黄陂失利,急于反扑。他得到空军侦查报告,误以为红军主力已转往广昌。为此,他改变战略部署,将三路“分进合击”,改为“中间突破”。以六个师分成前后两个梯队,用交叉掩护的方法,由宜黄向广昌快速推进。周恩来敏锐地发现陈诚部战斗力很强的第11师,这时刚好孤军行进在险峻的山路上,兵力无法展开,前后难以呼应。周恩来立即决定抓住战机,令红一方面军主力拦腰截击萧乾的第11师。国民党军第11师师长萧乾自恃实力强大,决定在原地与红军硬拼。在前沿阵地,双方短兵相接。经过一番鏖战,红军终于攻下了主阵地黄柏岭,草台岗战役取得了胜利。此役红军歼灭敌11师大部和59师残部,击毙敌团长四名,萧乾负伤逃出包围圈。

黄陂和草台岗两役,共歼灭敌军近三个师,其中包括陈诚部最精锐的主力部队,这也是周恩来创造的大兵团伏击歼灭战的首次成功运用。蒋介石在“围剿”失败后写给陈诚的手谕上写道:“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陈诚不得不哀叹:“诚虽不敏,独生为羞”,毛泽东得知胜利消息后,称赞这次战役是一次“空前光荣的伟大胜利”。陈毅为此战的胜利赋诗《乐安宜黄道中闻捷》,“千崖万壑供野宿,羊肠鸟道笑迷津。半夜松涛动山岳,中天月色照须眉。工农儿子惯征战,四破铁围奇中奇。”

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周恩来擘画战役并直接指挥作战,和朱德一道采取前三次反“围剿”战争中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集中优势兵力诱敌深入,首创大兵团伏击战,成为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张成乐,作者单位: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