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武汉“晴川阁”,看到了关于岩画的介绍。 岩画,是象形文字产生的的雏形,是人类的视觉书写形式,是生活的浓缩和历史的积淀,是一种思想的结晶。 也是压缩了的历史时空,是人类最古老而又不断绵延换新的文化基因。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中华先民创造的汉字,尤其是初始阶段的汉字,几乎是一种实物的摹写,是一幅幅生活场景的缩影。 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 我们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汉字--甲骨文(目前能识读的约1500字)。 大多字形反映了远古先民日常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即对大自然的敬畏。 其造字的源动力,源自祖先与神的对话交流、源自与人类繁衍生息相关的生殖崇拜。 贺兰山岩画,是远古先民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其规模庞大,内容丰富,涉及放牧、狩猎、争战、娱舞、祭祀、交媾等生产、生活场景以及人面像、动物、植物、天体、人体、工具等图像。 也发现了大量近似文字的符号。 这些类似文字的符号尽管从本义上不一定能和现代意义的文字划等号,但已经具有了文字的特点、功能和特征,是象形文字没有定型之前的图画文字。 ![]() 是象形文字的先声,以及演进为现代的计数符号、远古氏族部落的图腾族徽符号,其中蕴含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 贺兰山源于独特的地理历史渊源,从古至今是多民族生存、融合和发展的舞台。 更是多元文化生成、繁荣和传播的驿站 。 这种文化是多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家园。 他汲黄河、大漠、草原、山脉、平原、岩画、长城等各种文化遗存于一体,共生并存代表了贺兰山的本源文化特征。 是贺兰山人类历史文化内核,是人类的情感与对自然 对世界的认知。 ![]() ![]() 沉淀了人类走过的所有历程,形成自类人到人类、直到今天完整的文化谱系。 是中华民族的文明记忆,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是贺兰山下各民线生存发展的灵魂和血脉。 在贺兰山东西麓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 它记录了远古人类在放牧、狩猎、蔡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等。 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 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被誉为“石头上的史书”,“史前人类艺术长廊”“中华文化溯源地”。 ![]() ![]() 在贺兰山东西麓诸山口及山前洪积扇、荒漠草原上,经常会发现以前没有见到或没被记录过的岩画。 据初步估计,贺兰山东西麓及周边岩画的数量很多组,单体图形预计超过古万余幅。 贺兰山岩画,除相当一部分系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的创作之外,还有一部 分是商周时代及商周以后驻牧在贺兰山一带的古代少数民族的作品。 2023年6月于武汉 |
|
来自: xianfengdui111 > 《考释中华文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