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名竟把诗名掩:齐白石的诗路历程▌张德斌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3-07-17 发布于陕西

.

画名竟把诗名掩

齐白石的诗路历程

北京晚报 | 2023年07月17日

  ▌张德斌

  齐白石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的绘画作品,尤其是他画的虾,可谓妇孺皆知。其实,齐白石是集诗、文、书、画、印为一体的大家。他多次说过“我的诗第一,篆刻第二,字第三,画第四”这样的话,认为在自己的各项艺术成就中,诗歌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并非虚言。齐白石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但是由于他的画名太盛,导致“画名竟把诗名掩”,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诗作缺乏足够的了解。

  今年(癸卯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是齐白石先生诞辰160周年的日子。北京画院作为齐白石艺术研究重镇、全球收藏齐白石作品数量最多的机构,从去年起就筹备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当前,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在展出一个以“借山吟:齐白石的画意诗心”为主题的展览。笔者日前专程前往,认真观赏了展陈的100余件作品,从而对齐白石的诗歌创作历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借山图之十六 齐白石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篆刻 龙山社长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楷书 借山馆 北京画院藏

  艰难起步 自烧松火读唐诗

  齐白石有一首题为《往事示儿辈》的诗,真实记录了他学诗初期的艰难历程:

  村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

  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

  他在这首诗后自注:“余少苦贫,二十七岁始得胡沁园、陈少蕃二师,王仲言社弟,友兼师也。朝为木工,夜则以松火读书。”

  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个小山村,这里离着县城尚有一百多里地,属于典型的穷乡僻壤。齐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齐白石幼年家境十分贫寒。他一生所受的全部“正规”教育,就是八岁那年在外祖父的私塾里读了大半年书。《白石老人自述》里说,“外祖父又教我读《千家诗》,我一上口,就觉得读起来很顺溜,音调也挺好听,越读越起劲……有几首我认为最好的诗,更是常在嘴里哼着,简直成了个小诗迷了。”这是他与诗歌最早的接触。

  当年秋天,由于田里收成不好,齐白石不得不辍学回家,先是帮着砍柴、放牛,十五岁开始学做木匠活儿。他自幼就对画画有着强烈的兴趣,二十岁那年偶然见到一部《芥子园画谱》,便将其勾影下来,翻来覆去地临摹了好多遍,以后开始为乡民画神像、人像,广受乡里称誉。二十七岁那年春节过后,当地乡绅胡沁园将齐白石收为弟子。胡沁园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收藏了不少名人字画,自己能写汉隶,会画工笔花鸟草虫,作诗也作得很清丽。齐白石本名纯芝,他后来所用的名字“璜”、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都是胡沁园为他取的。胡沁园教齐白石画工笔花鸟草虫,考虑到“画画总要会题诗才好”,而齐白石“光会画,不会作诗,总是美中不足”,遂又让胡家的教读老夫子陈少蕃教齐白石,从读《唐诗三百首》入手,学习作诗。那年三月,胡家的藕花吟馆前面,牡丹盛开,胡沁园约集诗会同人,赏花赋诗,也叫齐白石加入。齐白石鼓足勇气作了一首七绝,其中有两句“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胡沁园大为称赏,令齐白石学诗的信心大增。这是齐白石创作的第一首诗。

  齐白石后来回忆说,他刚开始画像挣钱的时候,家景还是不很宽裕,常常因为灯盏缺油,一家子摸黑上床。“有位朋友黎丹,号叫雨民,是沁园师的外甥,到我家来看我,留他住下,夜无油灯,烧了松枝,和他谈诗。另一位朋友王训,也是沁园师的亲戚,号叫仲言,他的家里有一部白香山《长庆集》,我借了来,白天没有闲暇,只有晚上回了家,才能阅读,也因家里没有灯油,烧了松柴,借着柴火的光亮,对付着把它读完。”这便是“自烧松火读唐诗”的来历。

  三十二岁那年,齐白石加入了王仲言发起的龙山诗社,并因年龄最大而被推举为社长,次年他又加入了黎松庵组织的罗山诗社。在学诗学画的同时,齐白石还刻苦学习篆刻。三十七岁那年,齐白石的画作与篆刻得到一代名儒王湘绮的赞赏,他成为王门弟子。王湘绮对齐白石的诗作评价不高,称他“文尚成章,诗则似薛蟠体”。三十八岁那年,齐白石为一个大财主画南岳全图,得了三百二十两银子,遂搬离星斗塘老屋,典住梅公祠房屋。他在这里添盖了一间书房,取名借山吟馆。那一年他在借山吟馆里,读书学诗,作的诗,有几百首之多。

  近年,北京画院整理出版了齐白石部分手稿,其中有一部《寄园诗草》,收录的就是齐白石这个阶段的诗作。这些诗带有很强的模仿痕迹,如《夜雨晤子诠弟话旧》:“暮天斜雨锁柴关,别久逢君忆故颜。何幸西窗消永夜,谈心剪烛话巴山。”这显然是模仿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齐白石不光借用了李商隐诗中的主要意象,而且连一些词都直接照搬。王湘绮的评价,就与齐白石此时诗作的这种稚拙有关。

  这一时期齐白石的诗作,是他在初学阶段为掌握押韵、对仗、用典等诗歌要领而进行的基础练习,这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有些不足也无可厚非。实际上,齐白石在这一阶段的诗作中也不乏佳句,比如“万卷诗书遗子读,千秋功业代天谋”、“百尺游丝红板路,牵愁容易系春难”、“归去岁残驴背冷,一鞭风雪雁横天”、“客窗过雨逢三月,丰骨如梅瘦半生”等,往往用典不露痕迹,对仗工巧雅致。二十七岁还是半文盲的齐白石,只用短短几年时间就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准,反映出他极高的文学艺术天分和远超常人想象的勤奋程度。

  五出五归 于游历中求进境

  齐白石在四十岁以前,没有出过远门。早年做雕花木匠活儿,后来专门画画,都是为生计奔波,挣到钱就得赶紧拿回家去,奉养父母,抚育妻儿,所以来来往往,只在湘潭附近各地。

  1902年秋,齐白石应好友夏午诒之邀,赴西安为其小妾教画,次年三月又由西安到北京,夏天经天津、上海、汉口,回转湘潭。这是齐白石第一次走出湖南省。这次出行,齐白石连教画束脩带卖画刻印的收入,一共赚得两千多两银子。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在稳定家庭生活的同时,也为齐白石继续外出游历奠定了经济基础。从1902年到1909年,八年之间,齐白石先后五次出远门,即所谓“五出五归”,游历了陕西、河南、河北、北京、江西、上海、江苏、广西、广东、香港,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还短暂到过越南。那时水陆交通很不方便,长途跋涉,走得非常之慢,齐白石却趁此机会,添了不少画料。每逢看到奇妙景物,他就画上一幅。“到此境界,才明白前人的画谱,造意布局,和山的皴法,都不是没有根据的。”

  在画画的同时,齐白石一路上有感而发,也写下许多诗篇。与之前在湘潭所作相比,这些诗作意境雄豪阔大、情感真切自然,“得江山之助”的效果是明显的。《癸卯日记》(齐白石1903年日记)在农历三月十一日那天记下了他在从西安赴北京途中,经过华山时所作的一首诗:

  壮观须上最高楼,胜地重经且莫愁。

  碑石火残存五岳,树名人识过青牛。

  日晴金掌横天立,云近黄河带水流。

  归卧南衡对图画,刊文还笑梦中游。

  从日记手稿中可以看到,这首诗有多处涂改、重抄痕迹,五、六两句一度改为“日晴金掌傲山色,云近黄河学水流。”直到五个月之后的八月廿四日夜(此时齐白石已返回湘潭),才形成最后的定稿:

  光阴不返黄河水,胜赏重经且莫愁。

  碑石火残存五岳,树名人识过青牛。

  晴天金掌欲攀日,满地白云尽入楼。

  归卧南衡对图画,刊文还笑梦中游。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定稿去掉了初稿中一些空泛虚浮的词句,转而运用更为细密切实的语言传递出深沉幽邃的思绪。齐白石对诗句反复推敲、锤炼的这种精神,一直保持终身,这是他后来能在诗歌创作方面达到很高造诣的一个重要因素。

  甲辰(1904)年七夕,王湘绮召集齐白石等门人在南昌饮酒联诗,首唱“地灵胜江汇,星聚及秋期”,门人面面相觑,都没能联上。齐白石因此认识到,“做诗这一门,倘不多读点书,打好根基,实在不是容易的事。虽说我也会哼几句平平仄仄,怎么能够自称为诗人了呢?”因此,就把自己的书室“借山吟馆”的“吟”字删去,只名为借山馆了。

  早在1903年齐白石游历陕西、北京归来的时候,胡沁园就曾勉励他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人生快意之事,第二句你做到了,慢慢地再做到第一句。那就更好了。”五次远游期间,齐白石不断开阔眼界,深深体会到自己“这几年,路虽走了不少,书却读得不多”。结束“五出五归”以后,自觉书底子太差,天天读些古文诗词,想从根基方面,用点苦功。“昼夜读书,刻不离手,如渴不离饮,饥不离食。”有时和旧日诗友,分韵斗诗,刻烛联吟,往往一字未妥,删改再三,不肯苟且。一直到1917年为避家乡兵乱而进京时为止,齐白石整整用了七年时间潜心读书。

  1917年农历五月,齐白石生平第二次来到北京,他将自己这十多年所写的部分诗作送呈大诗人樊樊山删定。1928年齐白石公开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借山吟馆诗草》,所收的主要就是这个时期的诗作。对于这些诗,樊樊山在题词中给予了高度评价,“凡此等诗,看似寻常,皆从刿心鉥(shù)肝而出,意中有意,味外有味。”齐白石则在自序中称:“所作之诗,感伤而已。虽嬉笑怒骂,幸未伤风雅。”两人用语不同,实则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这些诗都是齐白石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同时蕴含了十分隽永的人生思考。在广泛游历、深入研读的合力加持下,齐白石的诗歌创作完全摆脱了早期生硬模仿的路子,已经具备了成为大诗人的全部条件。

  齐白石1920年所作《菊鸟图》中央美术学院藏

  终成大器 世间无物非诗料

  1917年,齐白石为避家乡兵乱来到北京,当年农历九月底返回湘潭。1918年,湖南兵乱匪患愈演愈烈,齐白石在家乡吃尽苦头,遂决定从1919年起定居北京。1919年农历三月,齐白石第三次来到北京,一开始并没有为北京画坛所欢迎接纳。齐白石后来回忆说,他那时的画,学的是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不为北京人所喜爱,除了陈师曾以外,懂得他的画的人,简直是绝无仅有。在陈师曾的支持鼓励下,齐白石开启“衰年变法”,自创红花墨叶一派,终于登上了个人艺术创作的顶峰。

  齐白石的“衰年变法”大致从1917年开始,延续10年左右时间。“衰年变法”是推动齐白石艺术嬗变与进阶的重要事件,它将齐白石的独特艺术个性与“胆敢独造”的强烈创造性放在突出地位,以花鸟画为切入点,进而对人物、山水、水族等所有画种的创作风格与技法带来了颠覆性影响,最终使得齐白石在绘画、篆刻、书法作品上具有“超凡之趣”与独特面貌。齐白石的诗歌也因之跃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933年,齐白石出版了自己的第二部诗集《白石诗草二集》,他在自序中说:

  及至都门,重居法源寺僧舍,以卖画刻印为活计。朝则握笔把刀,日不暇给,惟夜不安眠,百感交集,谁使垂暮之年,父母妻子别离,戚友不得相见?枕上愁余,或作绝句数首,觉忧愤之气,一时都随舌端涌出矣。平时题画,亦多类斯。故集中所存,大半直抒胸臆,何暇下笔千言,苦心锤炼,翻书搜典,学作獭祭鱼也。

  正如这篇自序所言,齐白石这一阶段的诗作主要是题画诗,这些诗作对“衰年变法”过程中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做了忠实的记录。比如他在1920年农历九月应陈师曾之请,为赈灾所作的一幅《菊鸟图》上题诗两首:

  好鸟离巢总苦辛,张弓稀处小栖身。

  知机却也三缄口,闭目天涯正断人。

  老萍对菊愧银须,不会求官斗米无。

  此画京华人不要,先生三代是农夫。

  这两首诗生动地反映出齐白石开启“衰年变法”前在北京画坛受冷遇的情形。

  1922年春,陈师曾将齐白石的多幅作品带到日本,参加第二次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这次中日联展成为齐白石人生的重大转机,他后来在《白石老人自述》中说:“陈师曾从日本回来,带去的画,统都卖了出去,而且卖价特别丰厚。我的画,每幅就卖了一百元银元,山水画最贵,二尺长的纸,卖到二百五十元银元。这样的善价,在国内是想也不敢想的。还说法国人在东京,选了师曾和我两人的画,加入巴黎艺术展览会。日本人又想把我们两个人的作品和生活状况,拍摄电影,在东京艺术学院放映。这都是意想不到的事。经过日本展览以后,外国人来北京买我画的人很多。琉璃厂的古董鬼,就纷纷求我的画,预备去做投机生意。一般附庸风雅的人,也都来请我画了。从此以后,我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齐白石特地作诗一首,作为纪念:

  曾点胭脂作杏花,百金尺纸众争夸。

  平生羞杀传名姓,海国都知老画家。

  与定居北京之前相比,此时齐白石已不再受古体诗体例规则的限制和束缚,也很少套用典故,全以情意为主,常以白话或方言入诗,一吐为快、直抒胸臆、用词独有风趣成为齐白石诗作的特色。比如他这一阶段的诗句“邻翁笑道齐家懒,洗脚上床夕照红”、“不见昔贤为宦后,旧靴脚上底全无”,坦然将一般诗人视为“粗野”、俗趣、避之唯恐不及的“洗脚”、“靴底”等词汇入诗,不刻意避俗,反成大雅。

  正如齐白石在《白石老人自述》中所说:“我的诗,写我心里头想说的话,本不求工,更无意学唐学宋。骂我的人固然很多,夸我的人却也不少。从来毁誉是非,并时难下定论。等到百年以后,评好评坏,也许有个公道。”

  在北京画院所藏的一幅《白菜小鸡图》上,齐白石留下这样的题款:“余正画此幅,客谓曰,作诗作画从何处得来?余曰,世间无物非诗画料也。”洒落繁华、返璞归真,齐白石的诗歌最终达到了从心所欲、无施不可的至善境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