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解读,去世亲友的微信要不要删除,这是最权威的答案了

 老友mk09qda3vs 2023-07-17 发布于天津

一个人从40岁开始就要有逐步丢失亲属的心理准备。当亲人离开我们时,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来自于丧事的悲伤。

心理学中说,看到亲人离世,人会经历不相信,难过,愤怒,抑郁,接受这五个阶段。当这五个阶段全部过去时,人才会真正相信亲人的离去。

人要克服亲人离开的悲伤情绪,就好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心理学发现这个过程非常复杂,与生者和死者之间的亲密关系,生者的情绪排解能力和原本的生活状态有关。

尽管时间可以克服悲伤,但是对有些人来说,不论过去多长时间,仍然会保留着对亲友离世的思念。他们需要通过死者生前使用过的物品以及相片克服他们的悲伤情绪。

对于这些人,保留他们生前使用过的账号,联系方式等材料会不会有效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具体来说,这样做会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帮助自己形成与悲伤共处的模式。

这个世界上没人愿意看到亲人的离世,但我们毕竟都要经历这一切。当我们逐渐从悲伤的阴影走出来时,人就会变得越发坚强。

对于逝者来说,他们一定希望生者能好好地活下去,能够活得更加幸福。当生者产生难以磨灭的思念情绪时,可以打开逝者的社交账号或者一些物品,回忆一下当时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这里面保存了你们曾经在一起的所有的悲欢离合。它会帮助生者有效的克服情绪困扰。

第二,作为情绪释放的标志。 

古代人会通过保留死者之前的遗物来缓解相思之情。对于现代人来说,他之前使用过的社交账号里面的所有信息都会全部保留,记录了当时死者的喜怒哀乐。对生者而言,想要排解这种悲伤情绪,不妨回忆一下当时的点点滴滴,会有效释放自己的情绪,然后整理行装,重新踏上生活。

第三,建立不可磨灭的纽带。

人已经去世了,除了清明等特殊纪念节日之外,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只要拿出手机,就会看到这个人的账号仍然存在于自己的朋友圈中,或许会给你一种亲人还没有离开的错觉。哪怕不到清明时分,也会牢牢地维持你们的关系,让你永远不会忘了他。

最后提示一下,在删除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一旦删除了就永远不可能回来了。社交账号上的通讯记录就像是你们之间的日记,讲述了你们之间发生的一切事情。只要社交账号还在,你们之间的情感也会持续着散发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