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声乐表演人才到底缺什么?| 争鸣

 顺其自然h 2023-07-1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纵观国际声乐赛事,不能说中国选手逢赛必被淘汰,但摘金夺银者的确寥寥,而作为亚洲小国的韩国却成了收获声乐金牌的“超级大国”。2023年6月14日的《音乐周报》上,刊载了曾震宇撰写的文章《再次无缘A类国际声乐赛事奖项,中国差在哪里》。文中,作者分析了中国歌者无缘A类国际声乐赛事的种种原因。在他看来,首先是土壤仍未形成,“中国的歌剧市场形成非常晚,可以说是自国家大剧院2007年开幕以来,才通过一系列制作公开选角打破原有体制,逐渐将之前以各省歌舞剧院为主体的碎片化市场逐渐统一为全国大市场;尤其是通过与帕尔马皇家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等世界知名剧院联合制作,提高了中国的歌剧制作水平,培养了观众。尽管我们现在对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等剧院呈现高水平制作已不再感到新奇,但粗略计算也竟不到16年时间,期待我们短时间赶超韩国近70年的路显然不现实。”他又说,中国歌者尚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世界市场”对接,“中国的音乐家曾由于各种原因游离于世界主流音乐圈之外”,这就影响了中国歌者没能像韩国人那样“以在海外的韩国人为桥梁,韩国的音乐教育水平快速提高”的效果。在我看来,文章言及的所有问题都是作者或是经过认真分析文献或是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提出的问题耐人寻味,推心置腹的叮嘱令人温暖。

我曾在海外十年,这期间结识了不少与我同辈的韩国声乐留学生和韩国声乐前辈。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我了解到韩国的音乐基础教育坚实且备受重视,韩国声乐留学生的音乐基础与日本声乐学生的音乐基础难分伯仲,他们的音乐基础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都可以说是排在前列的。

归国执教至今,让我感到头疼的不是我们声乐学生的嗓音条件,中国声乐学生、歌者的嗓音条件不亚于亚洲乃至世界任何国家的人,但声乐学习的征程越往后越拼音乐基础,而我们的学生恰恰是音乐基础不灵。音乐基础涵盖了视唱、听音、乐理、音乐文学(中外文唱词)、音乐史学、音乐风格、音乐表现等。我们更重视声乐的“声”——声音能高、能低、能强、能弱,而踏实认真地理解、掌握,得心应手地实践声乐的“乐”,却是一件中国声乐学生不高兴、不愿意去做好、做扎实的极其重要的事。

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位男高音歌者参加国际声乐赛事,非常幸运地获得了极好的成绩。但当国外剧院经理邀请他出演来年一部歌剧的男主角时,却被他以“没有档期”为由婉拒。其实他根本就不存在“档期”问题,而是担心整部歌剧的识谱与背谱。这就形成了中国某个时期出现的“只会唱比赛要求的几首歌”的“比赛专业户”现象。时代在进步,中国的声乐表演艺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如果我们依然只重“声”不重“乐”,天天只注意“挖掘高音”而不重视音乐基础,如同中国男足,我们的声乐表演艺术依然难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由于声乐学习者的音乐基础薄弱,导致我们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对中外声乐作品的了解和理解。由于对中外声乐作品难于了解、理解,甚至是不了解、不理解,便形成了没有任何个人思想的演唱(这种演唱便是“山寨”),进而出现了“唱错了也不知道”的“学习”、“效仿”和“尊重经典”。其实世界上任何一位大歌唱家在演唱中都难免有瑕疵,包括声音与唱词上的瑕疵。对于这些瑕疵,有些歌唱家在回忆往事时可能提及,有些瑕疵可能至死他们自己都未察觉。而效仿者常常因为自己的音乐基础(含文学基础)薄弱,对效仿的对象没有辨别能力还津津乐道奉为“宝典”,以至于在重大赛事中败下阵来后都不知原因。大歌唱家可能是由于国别、地域等缘由将某种国别、地域的唱词加入出生地的口音或扭曲了某个字句的读音;也有大歌唱家的唱片出自音乐会演出实况,由于记词而临时“编造”;还有大歌唱家没有认真了解唱词的正确读音,而将某个词读成不应该读的音……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年轻歌者的演唱质量,特别是那些要准备冲刺国内外重大声乐赛事的年轻人。

我常对学生们讲,一定要做一个“靠谱”的人,做一个“唱得比说得好”的人。歌者,首先要“靠谱”,按照谱子唱便是我们这个专业的“靠谱”(当然,有时谱子也会有错,尤其是国人编纂的谱子,所以首先要找到靠谱的谱子)。演唱者诠释一首声乐作品或一部歌剧作品之前要认真读谱,按照谱面要求去做,不能只是简单地依靠听唱片。“唱得比说得好”是对我们这个专业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眼下“说得比唱得好”的人却不在少数。说起声乐头头是道,唱起来五迷三道的歌者、教者比比皆是。据我了解,成为日本顶级高等音乐院校的声乐老师需要硕士及硕士以上的学历,并有在欧美歌剧院演唱十年和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经历,韩国应该亦是如此。具备这样的师资,哪怕是他们自己在本国培养的年轻学子也照样可以在国际重大赛事上获得奖项。

在谈到“中国声乐与世界接轨”这个问题时,一部分人考虑的是“我们努力,尽快与世界接轨”;但也有一部分人的考虑是,反正中国有14亿人,能让中国人喜欢就行了。曾几何时,“一首歌火遍中国”已是众多歌者的终极目标,如果按曾震宇文中提到的“具备用不同语言演唱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作品的能力;需要准备大量曲目”,那岂不是“浪费时间”?“与世界接轨的声乐”是否只限于那些有志参加世界声乐大赛、中国声乐大赛的人群?这是一种大环境下歌者的“纠结”,而这个“纠结”一定会影响中国的某些歌者冲刺世界声乐大赛的心境、志向和目标定位。

我赞赏曾震宇的乐观,他说,“尽管世界和中国音乐界都存在一些不好的风气,但我们仍应对这个行业有信心。”长期以来,政府以及音乐赛事主办主管部门都对赛事加大了监管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某些中国人是“聪明”的,监管下依然会有漏洞。在声乐圈“跟评委混熟”被某些参赛者视为“硬道理”,目的显而易见,而“混熟”的手法亦是众人心知肚明。我倒是建议中国声乐或是其他门类赛事的评委,可以参照近些年来发展趋于成熟的艺术高校招生评委安排办法,即“不知是谁”“不曾想到”“很不熟悉”等样式,以改变现在中国声乐赛事评委的“很明星”“一定有谁”“一定是谁”的现状。曾震宇举例示范并明言比赛的意义:“伊丽莎白比赛规定评委需要声明某个选手是他的学生或曾有密切联系,评委之间不可以有任何形式的磋商,比赛必须有部长级别的官员全程监督,以及玛蒂尔德王后每晚亲自观战等等。这都表明他们对比赛声誉非常看重。比赛的意义不仅在于选拔,更在于给年轻人希望,从而使艺术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他还说:“不尊重专业的行为,都会一一受到惩罚。”作为参赛者,必须知道凡赛事必有输赢,必须以王阳明“世人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之言装备好自己,在声乐表演艺术的道路上坚实地走下去。

作为高校声乐教育者,我非常感谢曾震宇对准备参加国际声乐赛事的年轻歌者在比赛曲目规则、比赛步骤及计划乃至比赛所要思考的策略等方面的悉心叮咛。首先,声乐教师在培养学生时要有计划,特别是对声乐学生未来发展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教着看”“走一步算一步”,更不能凭声乐教师个人好恶去摆弄学生,而是要在广泛涉猎声乐作品的同时,看清楚学生发展的方向。学校的系统教育有它的规律,教师一定要懂得教学、教法。这样在遇到赛事时,学生就会有较为充足的曲目量,不够的稍加补充即可,而不是临时“抓瞎”。比赛的类型和要求一定要让选手看清,有些是偏歌曲,有些明示为歌剧演唱比赛。选手不可能是“全能歌者”,但又必须具备演唱不同时期、不同语言、不同风格的作品的能力。在任何声乐赛事中,选手们都要懂得扬长避短,一定要知道哪些作品适合你,或者说你适合哪些作品。

蓦地想起某些老中医常叮嘱患者的一句话:缺什么补什么吧!


【争鸣】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