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唐书·黑齿常之传》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7-18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黑齿常之,百济西部人。长七尺余,骁毅有谋略。为百济达率兼风达郡将,犹唐刺史云。苏定方平百济,常之以所部降。而定方囚老王,纵兵大掠,常之惧,与左右酋长十余人遁去,啸合逋亡依任存山自固不旬日归者三万。定方勒兵攻之,不克,常之遂复二百余城。龙朔中,高宗遣使招谕,乃诣刘仁轨降。累迁左领军员外将军、洋州刺史。

仪凤三年,从李敬玄、刘审礼击吐蕃。审礼败,敬玄欲引还,阻泥沟,兵不得出,贼屯高压官军。常之夜率敢死士五百人掩其营,杀掠数百人,贼酋跋地设弃军走。帝叹其才,擢左武卫将军,检校左羽林军,赐金帛殊等。进为河源军副使。调露中,吐蕃使赞婆等入寇,屯良非川。李敬玄之败,常之引精骑三千夜袭其军,斩首二千级,获羊马数万,赞婆等单骑去。即拜河源道经略大使。因建言河源当贼冲,宜增兵镇守,而运饷须广。乃斥地置烽七十所,垦田五千顷,岁收粟斛百余万。由是食衍士精,戍逻有备。永隆二年,赞婆营青海,常之驰掩其屯,破之。悉烧粮廥,获羊马、甲首不赀。诏书劳赐。凡莅军七年,吐蕃憺畏,不敢盗边。封燕国公。

垂拱中,突厥复犯塞,常之率兵追击,至两井,忽与贼遇,贼骑三千方擐甲,常之见其嚣,以二百骑突之,贼皆弃甲去。其暮,贼大至,常之潜使人伐木,列炬营中,若烽燧然。会风起,贼疑救至,遂夜遁。久之,为燕然道大总管,与李多祚、王九言等击突厥骨咄禄、元珍于黄花堆,破之,追奔四十里,贼溃归碛北。会左监门卫中郎将爨宝壁欲穷追要功,诏与常之共计。宝璧独进,为虏所覆,举军没,宝壁下吏诛,常之坐无功。会周兴等诬其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反,捕系诏狱,投缳死。

常之御下有恩,所乘马为士所棰,或请罪之。答曰:“何遽以私马鞭官兵乎?”前后赏赐分麾下,无留赀。及死,人皆哀其枉。

(节选自《新唐书·黑齿常之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啸A合B逋C亡D依E任F存G山H自I固J不K旬L日M归N者0三P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吐蕃,是由我国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奴隶制政权,和唐朝联系密切,时战时和。

B.调露,唐高宗年号。从秦始皇起,皇帝开始有年号。文中“龙朔”“垂拱”等均是年号。

C.劳,是“慰劳”的意思,与《孔雀东南飞》中“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的“劳”字意思不同。

D.要,同“邀”,是“求,取”的意思,与《鸿门宴》中“张良出,要项伯”的“要”字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黑齿常之骁悍壮勇,尤擅夜战。在吐蕃兵阻泥沟、赞婆屯兵良非川时,他都亲率士卒夤夜突袭,从而扭转战局,转败为胜。

B.黑齿常之守边有功,颇有威名。他多次击退了进犯的敌军,维护了边疆的稳定,他在军中七年,吐蕃人都不敢再侵扰边疆。

C.黑齿常之善于谋划,战守兼备。他认为河源地理位置重要,便设烽火台,开垦营田,每年收获粮食百余万斛,解决了军需问题。

D.黑齿常之善抚士卒,慷慨大方。他宽赦伤害他坐骑的士兵,受其影响将士们把得到的赏赐互相分享。他的死让人们感到哀伤。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赞婆营青海,常之驰掩其屯,破之。(4分)

(2)宝璧独进,为虏所覆,举军没,宝璧下吏诛,常之坐无功。(4分)

14.垂拱中突厥犯边,面对到达的大量敌兵,黑齿常之的计策为什么能奏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10.DJM

11.B(“从秦始皇起”有误,应为从汉武帝起。)

12.D(原文“前后赏赐分麾下,无留赀”的理解有误,正确理解是:黑齿常之还把他前前后后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部下,自己没有留下任何钱财。)

13.(1)赞婆占据(经营、统治)青海,黑齿常之疾驰突袭他的驻地,打败敌军。(“营”“掩”各1分,句意2分。)

(2)(爨)宝璧独自进军,被敌军埋伏,全军覆没,(爨)宝璧交付有关官员审讯后被杀,黑齿常之因受牵连而被削夺战功。(“为……所”“举”“坐”各1分,句意1分)

14.①常之作战勇猛,之前的战斗中以两百袭击三千贼兵,使之逃去,对贼兵有震慑威力。②常之有计谋,巧用疑兵之计。点燃树木让贼兵认为是烽燧传信。③常之能得天时之利,当时天色已晚,当时东南方又刮起了大风,让贼兵误以为有援军到来。(每点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黑齿常之,是百济(朝鲜古国名)西部的人。身高七尺多,勇猛刚毅,很有谋略。担任百济国的达率官并兼任风达郡将,(这个官职)类似大唐的刺史。苏定方平定了百济国,黑齿常之率领部下投降。但是苏定方囚禁了百济国的老国王,放任士兵大肆掠夺,黑齿常之恐惧,和十几名跟随自己的酋长逃跑,召集逃亡失散的士卒,凭借任存山以自保,不到十天,归附的士卒已达三万。苏定方统帅军队攻打他,不能战胜,黑齿常之于是收复两百多座城池。龙朔年中,高宗派遣使者招抚晓谕他,于是他前往刘仁轨处投降。多次转任至左领军员外将军、洋州刺史。

仪凤三年,随从李敬玄、刘审礼攻打吐蕃。刘审礼兵败,李敬玄想引军退却,但被泥沟阻碍,大军不能走出险地,敌兵驻兵在高处压制军队。黑齿常之晚上率领敢死将士五百人突袭敌营,杀戮劫掠了好几百人,敌军首领跋地设舍弃军队连夜跳跑。高宗赞赏他的才略,升任他为左武卫将军,兼任检校左羽林军,按照特等的等次赐给黄金、绢匹。并升任河源军副使。调露年间,吐蕃派赞婆等将领入侵进犯,驻扎在良非川。李敬玄兵败,黑齿常之率领三千精锐骑兵趁夜袭击贼营,杀死二千多人,缴获羊马数万头,赞婆等人单骑逃走。很快授官河源道经略大使。黑齿常之于是提建议说河源地处要冲,应该增兵戍守,运来的粮饷也应该多一些。于是开拓土地设置烽火台七十余座,开垦营田五千余顷,每年收获粮食一百余万斛。因此粮食丰裕,士兵精良,戍守、巡逻都有防备。永隆二年,赞婆占据青海,黑齿常之疾驰突袭他的驻地,打败敌军。全部烧毁了他所贮存的粮草,缴获的羊马、甲士的首级无法计数。高宗下诏书慰劳赏赐。总共治军七年,吐蕃人害怕畏惧,不敢侵犯边境。被封为燕国公。

垂拱年间,突厥人又侵犯边塞,黑齿常之率领军队追击,到达两井,突然和贼兵相遇,贼兵三千余人正穿铠甲,黑齿常之看到敌军喧哗吵闹,率领二百余名骑兵急速冲击他们,贼兵都弃甲而逃。那天天色将晚,贼兵大军来到,黑齿常之偷偷命令士兵砍伐树木,在营中点燃火堆,就如烽火一般。恰好忽然刮起了大风,贼兵怀疑有援兵到了,于是趁夜狼狈而逃。过了一段时间,担任燕然道大总管,和李多祚、王九言等人在黄花堆攻打突厥骨咄禄、元珍,大败敌军,追杀四十余里,贼兵四散逃往碛北。恰逢左监门卫中郎将爨宝壁想要穷追猛打求取功劳,武后下诏命令他和黑齿常之一起谋划。爨宝壁独自进军,被敌军埋伏,全军覆没,爨宝壁交付有关官员审讯后被杀,黑齿常之因没有战功而治罪。正好周兴等人诬告陷害他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等谋反,被捕关押在诏狱,自缢而死。

黑齿常之治理下属有情义,所骑的马被士兵打伤,有人请求治他的罪。(黑齿常之)回答说:“怎么就能因为打伤了私人的马就鞭打官兵呢!”前前后后所得到的赏赐金帛等物全部分给将士,没有留下钱财。等他死了,人们都哀叹他的冤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