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心术】心脏解剖——心纤维支架(下)

 勇敢的心1120 2023-07-18 发布于内蒙古

  //    左房室口纤维环

五、左房室口纤维环(左房室环一二尖瓣环)

       左房室口纤维环围绕左房室口周围,即左房室环—二尖瓣环。除左、右纤维三角及其延伸的胶原纤维角可含有纤维软骨样组织外,两个纤维三角之间的二尖瓣环部(即二尖瓣前瓣的中间部分)主要由致密的胶原纤维组成,后瓣环为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有一定的弹性及舒缩性,从心脏的舒张期到收缩末期环的周长可缩短约40%,有类似括约肌的功能。

图片
图片

       除左、右纤维三角及其延伸的胶原纤维角可含有纤维软骨样组织外,两个纤维三角之间的二尖瓣环部(即二尖瓣前瓣的中间部分)主要由致密的胶原纤维组成,后瓣环为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有一定的弹性及舒缩性,从心脏的舒张期到收缩末期环的周长可缩短约40%,有类似括约肌的功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实际与左房室环位于冠状沟的最深处瓣环上方有一周薄层的肌纤维板,其内侧面衬以左房心内膜,它形成冠状沟底,为冠状血管及脂肪组织所覆盖。

图片
图片

       在心内膜面,为左房室交界线与房室环相应走行,宽约2~3mm,厚约1mm,左房与左室壁的肌肉被左房室环分开,如果将主动脉瓣环与左房室纤维环连同支架结构从左心室内口肌纤维中游离,去除后即可显示主动脉口与二尖瓣口的联合孔口。左心室二尖瓣口与主动脉瓣口之间,被主动脉下帘延伸的二尖瓣前瓣叶分隔为左心室流入道及流出道口,血流在此处骤然转折。

图片

       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的纤维延续性是判定先天性大动脉位置是否异常的重要标志,如右室双出口则失去这种延续,二尖瓣与主动脉瓣被肌肉组织分开。

图片

  //    右房室口纤维环

六、右房室口纤维环(右房室环—三尖瓣环)

       右房室口纤维环包绕在右房室口的周围,瓣环上有1周薄层的肌纤维板宽1cm,前内侧较坚韧,主要由右纤维三角(中心纤维体)的边缘和其沿右房室口延伸而成的胶原纤维角及冠状细丝所构成。

图片
图片

       环的后外侧部疏松薄弱,主要为疏松结缔组织,三尖瓣环与右房室环并非一致,三尖瓣隔瓣环的后段附着于右房室口纤维环,但前段往下移而附着在室间隔肌部的右侧面上部,因而此处右房室口纤维环与三尖瓣隔瓣环附着处是分离的,其间距离约为0.45cm。右房室环藏于右房室沟最深处,宽2mm-3mm,厚约1mm。沿右房室环上,并被一周薄层的肌纤维板层所围绕结构成冠状沟底,它同样为冠状血管及脂肪组织可覆盖。

图片

       右房室环将右房及右室肌分隔开,其间仅有房室束将右房及右室的心肌传导纤维连结在一起。当肺动脉瓣口与三尖瓣口连同支架结构同时从右心室肌肉内游离出时,即可显示,右心室被室上嵴肌束分隔成完整的流入道口及流出道口。

  //    室间隔膜部

七、室间隔膜部

       室间隔膜部位于右冠瓣与无冠瓣交界的瓣环下方,右纤维三角的前上方,并紧贴房室束穿过中心纤维体部。前上半部的边缘与主动脉右半月瓣环、后半月瓣环和右纤维三角相连,是一个呈多边形或卵圆形胶原纤维膜样结构。

图片

       室间隔膜部左、右心室面均为心内膜所覆盖,左室面位于主动脉前庭部嵌于主动脉右半月瓣环和后半月瓣环所围绕的凹陷内,沿膜部间隔下缘为左束支。

图片

       右侧面被下移的三尖瓣隔瓣前部附着,将其分成右心房的房室隔部及右心室的室间隔部。室间隔膜部的下方为肌部室间隔。

图片
图片
图片

  //   总结 

       心脏纤维支架结构以主动脉瓣环为主体,在其左前方以纤维组织组成的圆锥韧带(漏斗韧带)与肺动脉瓣环相连。在其右后方及左后方分别以右纤维三角左纤维三角右房室口纤维环左房室口纤维环相连。在右纤维三角的前上方和主动脉右、后半月瓣环之间的瓣间三角下方与室间隔膜部连结。以上结构组成了心脏纤维支架结构的整体,它位于心脏中心位置,在主动脉根部承受血流最高的压力,每一次心动周期接受左心室射血压力的冲击,维持心脏各部在心包内的位置。

       心脏纤维支架是心房肌及心室肌分别附着的起止点。它将心房肌及心室肌之间的电生理活动分割开,仅在房室束穿过中心纤维体部,心房与心室肌的传导纤维保持着直接的联系。房室间异位连接的肌纤维可以是工作肌细胞形成的连接纤维或肌束,也可以是副传导纤维,它们都可以成为心脏异位节律起搏点的兴奋灶或传导径路。

       心脏纤维支架是具有动态形状的,在一定范围内可改变的心瓣膜附着缘,它为体肺循环的瓣膜装置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具有一定可变性的结构支持框架,它保证了血液循环的功能。

        二尖瓣环与左房室环完全吻合,但三尖瓣环与右房室环不完全一致,三尖瓣隔瓣叶附着线下移,二尖瓣环高于三尖瓣附着缘约 1cm 的间距为房室隔(中间间隔)的组成提供了解剖学的依据。

图片

声明

本账号推送内容源自日常学习整理,仅供学习。如有错误欢迎留言指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