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九期 · 心语四】心存万物沧海间

 新用户8357TuwT 2023-07-18 发布于河南

“兰居幽谷,虽孤独亦芬芳,不争不抢;梅开偏隅,虽寂静亦留香,不愠不火;水滴磐石,虽遇阻而不滞,不疾不徐。”庄子逍遥处世,淡名利,讥世人,抗于世道。他“持竿不顾”,心境清洁,不为名利所动;他“鼓盆而歌”,超脱生死,看清俗世红尘。有人说他无情、心冷、偏激;而事实上,只是他从于内心,心存万物;许多事他无心,无力去管,最终只能“冷眼看穿”。

李泽厚说:“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细数上下五千年间,不乏像庄子一样追逐本心的人。最有名的该算陶渊明,心存山水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心境,为后世指了一条扫去俗情的路——但我认为,这到底与庄子是有差距的。若说隐士们心归自然,那庄子便是心存世间万物,心归沧海。他心存万物,因为他能包容一切“俗世”,他用一部《庄子》写下对人类的怜悯;他心归沧海,因为你只有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你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就像鲍鹏山所说:“被庄子拨弄的手足无措,有时候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且在庄子心里,他虽未和这世界和社会较真,但他可用笔锋写下一纸荒唐言,如沧海拍案,激起千层浪。

庄子的哲学也正是这种心境,让他脱俗尘杂事,在超凡脱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清洁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超越“凡人”所在的境界。他被后世道教视为太乙救苦天尊,或许也正是因为他洁净的灵魂和博大的心。

“海纳百川”是庄子的境界,“水利万物而不争”是庄子的处世态度。一言以蔽之,他将自己融入世间万物,跳出了尘世而怜世人并冷眼相看。正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庄子塑造的人生境界,正是这存于万物,阔于沧海的,最飘逸灵心的一种洒脱。

                        (编辑:王嘉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