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九期·争鸣一】“成也老鼠,败也老鼠”——浅谈李斯的“老鼠哲学”(刘璋宁同学)

 新用户8357TuwT 2023-07-18 发布于河南
说起李斯,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佞臣。的确如此,李斯和赵高一道密谋害死了公子扶苏,假传圣旨立秦二世胡亥上台,在历史上给自己留下了永久的污点。但是,你是否想过,来自楚国上菜的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是怎样一步一步走上秦国政治顶峰的呢?
这一切的一切,还要从两只老鼠说起……

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天,小粮仓管理员李斯在上厕所的时候遇到了一只瘦弱的老鼠,正龌龊地藏在阴暗脏乱的角落里吃着一些脏东西,一旦听到人或者是狗发出了一点点细微的响动,就会慌不择路地逃走,不见踪影。李斯并没有在意这只不起眼的老鼠,径直回到了粮仓中。突然,他发现在成堆的粮食之中正悠然地穿梭着一只膘肥体壮的老鼠,于是他好奇地走过去。出乎意料地是这只老鼠即使听到了他的脚步声,也并没有慌忙逃走,依旧悠然自得地吃着洁净仓库中贮藏的粮食。
联想到这两只截然不同的老鼠,刹那间李斯茅塞顿开:
“人之贤尚不如鼠也,在所自处尔。”
客观决定主观。从这一刻开始,“老鼠哲学”就成为了影响李斯一生命运的关键。

“老鼠哲学”的内涵有三,可以大致概括李斯的从无名小卒到秦国重臣的功名之路。
第一点是 “得时无怠”,即善于抓住发展机会,在判断条件有利时果断出手。一直以来跟随荀子学习的李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毅然决然地告别恩师,学习帝王权术。而李斯的眼光无疑是正确的,在战国这样纷纷乱乱的时代,只有“权术”才是最有效的进阶工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瘦老鼠”一般的际遇。
内涵其二是“顺时而为”。不得不说李斯有着极其强烈的上进心和进取精神,成为了吕不韦的舍人(手下人)。在确认自己把握住了正确的机会之后,李斯顺应机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政治手段,终于在秦国站稳了脚跟,并且发展得日渐风生水起。在李斯看来,现在的自己已经到达了这个丰裕安稳的“仓库”里,在这样一个优渥的环境下“大展宏图”,看似已经成为了顺水推船的事情。
眼看着李斯马上就要赢得始皇帝的信任,最终成为秦朝重臣,这时候一件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秦始皇发现主张兴修渠道的郑国竟然是韩国派来消耗秦国国力从而谋求自保的奸细,盛怒之下,秦始皇决定下令清除秦国之内所有的客卿,而李斯恰巧就在这些即将被驱逐的大臣之中。好不容易在秦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舍人爬到了今天的位置,又到了这样关乎自身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上,热衷权力的李斯自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他的人生目标还没有实现,他一定要抓住机会,成为那只仓库中的“肥老鼠”!
“守时勿退”,这便是李斯“老鼠哲学”的第三条内涵。
所以,在所有客卿踌躇犹豫意欲退缩之时,李斯果断地抓住机会,巧妙而不失恭敬地上谏,写下了著名的《谏逐客书》,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李斯凭借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才能,以一己之力保全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在秦地的客卿,也从此真正成为了受到秦始皇信任的重臣,真正意义上地完成了从窘迫环境下“瘦老鼠”,到安逸环境下“肥老鼠”的完美蜕变。

(李斯《谏逐客书》)

至于这之后的事情,便是大家所熟知的那个略显得有些奸佞的李斯的形象的行为了。
都说“物极则衰”,李斯人生的悲剧性也随着权力的轻易获取和闲适的安逸生活而来。就好像粮仓中的肥老鼠,衣食无忧地过着安逸的生活,逐渐就放松了对于外界的警惕性。由于李斯较为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对于权力的极度迷恋,导致了他绝无可能功成身退,他面对的只有死路一条。
“吾欲与若牵黄犬俱出上菜东门逐狡兔,其可得乎!”
在面临死亡的那一刻,李斯狂热推崇一生的“老鼠哲学”在一瞬间轰然倒地。他奋斗一生,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地想要成为“肥老鼠”,可是在最后的最后,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内心。原来,他真正所向往的从来就不是“置酒咸阳,人臣极位”的生活,而是像角落里的“瘦老鼠”那样,过着虽默默无闻,却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成也老鼠,败也老鼠”。这便是贯穿了李斯一生的“老鼠哲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