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知如何深化诗歌自我主题?来看这篇

 五千风雨 2023-07-18 发布于浙江

《凤凰涅槃》(1920)是诗集《女神》中的著名诗篇。

在这首长诗里,诗人通过凤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的传说故事,爆发出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强烈诅咒,表现了五四时期新一代的觉醒,以及他们对祖国“再生”的热切呼唤。前些日子读到《三叶集》,对这首诗的产生及其主题的深化,有些新的了解,颇受启发。

郭沫若的早期诗歌理论,是力主“自我表现”与“人格创造”的。他认为“诗的主要成份总要算是'自我表现’”;“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是人格创造冲动的表现···个性发展得比较完全的诗人,表示他的个性愈彻底,便愈能满足读者的要求。”

在五四时期,这种主张,对新文学挣脱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禁锢、现代白话诗的建立、发展无疑具有促进的作用,而所谓“自我”、人格、个性云云,其背后更有着一种坚实的崭新的道德观与社会观作为基石;

诗的解放个性、真情实感,甚至表现为毫不掩饰地作把作者的生活与内心世界最隐密处,袒露于世人的面前。在《三叶集》的许多书信中,诗人就真实地大胆地剖析自己,鞭挞自己,他满怀忏悔的心情向朋友表示:“我常恨我莫有安古斯廷,卢梭,托尔斯泰的天才,我不能做出部赤裸裸的《忏悔录》来,以宣告于世。”就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在一九二年一月十八日致宗白华信中,他写道:

……白华兄:我不是个“人”,我是坏了的人,我是不配你“敬服”的人,我现在很想能如phoenix一般,采集些香木来,把我现有的形骸烧毁了去,唱着哀哀切切的挽歌把他烧毁了去,从那冷净了的灰里再生出了“我”来!

可以看出,这实际上已是未来长诗《风凰涅槃》的最初创作契机与主题的萌动。

果然,仅隔二日(同月二十日),在猛烈的激情冲击下,他在一天里挥笔写出了这首长达四百行的瑰丽诗篇。正由于这首从自我出发的长诗的思想和境界与当时整个五四时代精神跳动着同一脉搏,时代的风雷轰鸣在诗人胸中,加之火中风凰的形象所寄寓的明确象征性涵义,已远远超越于“自我”而升华为时代、祖国的主题。

因此这首诗作的思想与形象的意旨,就能够得以进一步提高、扩大。正如诗人后来所说,火风凰“是在象征着中国的再生,同时也是我自己的再生”一—自我与祖国交融为一体,从而赋予诗作以强大的生命力。

由此,我想到,对于抒情诗人来说,他的创作绝不应仅限于对个人“主观”的写照或满足于封闭的“自我”。

高尔基在给一位青年诗人的信中也提到过,诗人“不仅仅是自己心灵的保姆”,在他的内心应该充满生活的提示、形象和无穷的旋律,包蕴着也辉映着一个更为丰富、博大的外在世界;他的诗是人民和社会最高利益的回声,是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统一。

只有这样,一首诗作才有可能获得更为普遍的典型的社会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