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动不动就要离家出走,跳楼轻生?抗压力的培养越早越好

 闲庭落 2023-07-20 发布于河北

周末,几个朋友聚会,一群中年妇女,话题里自然少不了孩子。一圈吐槽孩子的话题下来,刘芳苦恼地说:“明年就要高考了,现在孩子动不动就说要离家出走,或者自杀。搞得我现在什么也不敢说,快压抑死了,你们说怎么办呢?”

刘芳的话让我想起,去年冬天小区里发生的那件令人心痛的事。

温小宇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却不太理想,妈妈想趁寒假给他多补习一下功课,力争明年的高考考个好成绩。

看到温小宇看了两个小时电视,妈妈就气愤地关了电视,冲温小宇一通怒吼。温小宇也不甘示弱回怼了一番。一来二去,二人被愤怒情绪绑架,开始口不择言。

温小宇说:“你再逼迫我写作业,我就从这里跳下去。”

妈妈一时气愤冲口而出说:“跳吧,想跳你就跳。”话音刚落,温小宇就从四楼跳了下去,当场死亡。

温小宇去世后,妈妈整天活在自责与悲痛中。两个月后,妈妈也上吊自杀了。

又是一起因为写作业而酿成的家庭悲剧。

其实,这样的悲剧我们在新闻上也时常能看到,上海17岁的男孩和同学发生矛盾,妈妈对他进行了批评,他一气之下就从车里跑出来,跳下了高架桥。

看多了这样的事例,我常常在想,我们一直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物质生活,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抗压力。我们的目的是要培养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最终却培养成了一棵忍受不了风吹雨打的小幼苗。

当我看到《抗压力·亲子篇》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读了下去。久世浩司是日本积极心理学的培训讲师,创立了日本首家面向社会人士的积极心理学学校,为商业人士提供抗压力的培训。他为人所知的作品就是《抗压力——逆境重生法则》。在这部作品里,他提出了让松下幸之助和乔布斯受益匪浅的积极心理学诀窍。

这本《抗压力·亲子篇》是久世浩司征对孩子进行的抗压力培养,他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抗压力,成年后他的人生更能获得幸福感,更易成功,同时在与孩子的互动中还能增强亲子关系。

那如何培养孩子的抗压力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提升自我认同感

自我认同感是基于自己的能力、过去的经验,以及对自己的认知,对自己的一种评价。只有建立了积极的自我认同感,才能有效地建立自尊与自信。

自我认同感低的人,缺乏相信自己的能力,总是认为自己是弱者,无法面对或者处理好面对的事情。其实,这也是自卑的表现。

在遇到事情时,他们总是给出负面的评价,觉得自己做不好,从而产生逃避的心理,导致自己的舒适圈越来越小,自我认同感也越来越低,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童年,父母时常贬损或者过低地评价孩子,给孩子造成一种自己不如别人的印象。同时,童年时常遇到各种挫折,比如校园里的霸凌事件等,也会造成一个人自我认同感的降低。

那么,如何提升自我认同感呢?

拿破仑曾说:“一个人应该养成依赖自己的习惯,即使是在最危机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

在书中,久世浩司提到了一种方法,寻找性格优势。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尊,从而获得自我认同感。

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性格优势,比如温小宇成绩虽然差一点,但是他非常热心,总是喜欢帮助别人,看到住在四楼的老奶奶买菜回来,他总是会帮忙把菜拎上楼。只是他的热心在妈妈眼里不值一提,更没有帮他发挥性格优势。

想要寻找到孩子的性格优势,需要和孩子进行一场有效的沟通,用三个问题来帮孩子找出性格优势。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1. 最近有哪些让你非常开心的时刻?

2. 说一说自己最成功的体验是什么?

3. 你最喜欢自己的什么地方?

久世浩司通过和孩子聊天发现,让他觉得无聊失落的旅行,孩子却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一家人欢聚的快乐,觉得那是夏天最美好的回忆。从谈话中,久世浩司发现了孩子的三种性格优势:好奇心、忍耐力和人情味。

久世浩司在书中列出了24种性格优势,对每一种性格优势都进行了解释。可以对照书中的列表,来寻找孩子的性格优势。

每个人都是优缺点的综合体,所以一个人身上的性格优势会有很多种,尽力找到前三位性格优势,分析这样的性格优势可以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获得良好的展现,然后给孩子安排做什么样的家务。

久世浩司给孩子安排的家务就是烹饪。每天要准备什么菜,用哪些食材来搭配,这样就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做菜时,洗菜、切菜、炒菜、摆盘等等一系列的流程,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耐心。而把饭菜端上桌,照顾到家人的喜好,这又充分培养了孩子对家人的爱。

找到性格优势,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性格优势,这就够了吗?

No!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家长对孩子发挥性格优势的肯定。孩子做好一顿饭,赞美一下他的手艺不错,菜的味道好,摆盘造型漂亮,食材搭配丰富等等,摒除孩子潜意识里的“我什么都不行”,让自我认同感逐渐得到提升。

自我认同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心理基础,只有建立了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才能对自己有充分的认知,才能在现实障碍面前,不退缩、不放弃、不逃避,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挫折

二、培养触底反弹力

巴顿曾说:“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弹力。

有人遇到挫折时,能够分析利弊,在困境中蛰伏,等待伺机而起的机遇。

有人遇到挫折时,只会感叹时运不济,从此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失去了斗志。这样的人,成功会离他越来越远,而逃避、消极成了他身上的寄生虫。

想要培养孩子的触底反弹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丢掉思维定式

遇到难题时,你的孩子都是怎么处理的?他是说“这对我来说太难了”还是“这个很有趣,我还想试试看”?

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他拥有的就是固定思维。他们觉得自己能力不行,遇到困难不会分析原因,而是直接选择放弃。对什么都跃跃欲试的人,他拥有的就是成长型思维,遇到挫折时,他不会轻易放弃,而是积极地迎接挑战,最终获得好的结果。

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受环境、教育经历以及个人成长经历等的影响。生活中那些不思进取的人,大都拥有固定思维模式。他们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是个人能力所限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思维模式,却禁锢着个人的发展。

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拥有固定思维的人,常常会选择逃避,不喜欢变化与挑战,喜欢待在舒适区里,从学校毕业后就不再主动学习

固定思维看似是个保护套,其实它深深地禁锢住了人的思想与行动,让人无法感知外部的力量,从而失去机遇。

我们身边那些做出成就的人,大多都拥有成长型思维,他们热爱挑战,将学习当作终身的事业,不怕失败,总是寻找机会。像刘邦、勾践都是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

想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家长要学会多在过程中表扬,而不是单纯地表扬结果。

比如,孩子考了一百分,不要急于表扬,而是在他努力的过程中多表扬他。

比如孩子搭积木,搭了房子,距离他心目中的城堡还有很远的距离,不要忽视这个时候的表扬,适时地表扬可以让他更明白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不要将孩子的犯错过程看得太重。孩子犯了错,与他一起分析问题,找到原因,避免下次再犯错。同时,还可以找到事物的规律,让他在失败中得到成长。

丢掉固定型思维,培养成长型思维,让孩子在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学会主动思考,积极地面对失败,相信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2.乐观的精神‍

阿德勒曾说:“决定人的并不是环境,而是如何看待与对待环境的态度与选择。

年轻时,苏格拉底和几个朋友挤在一间七八平米的小房子里,生活起来非常不便,他却整天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生活条件这么差,你怎么还能每天这么开心呢?”苏格拉底说:“和朋友们在一起,随时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

后来,朋友们渐渐搬走了,只剩下苏格拉底一个人,他依旧每天都很快乐。他说:“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我和这么多老师待在一起,有什么问题都能随时解决,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开心的呢?”

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中,苏格拉底都用乐观的精神积极生活,从不抱怨。正是他的这种乐观精神,让他最终成为伟大的思想家。

宋朝诗人方岳在《别子才司令》中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工作上的各种琐事,生活中的各种人情世故,内心承受的各种压力,感情中的种种变故……如果每天都将精力耗费在不如意的事情上,那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将会是一片荒芜。

培养孩子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世界,接纳世界,世界也会回馈他积极的一面。

乐观的精神能让孩子勇于抛弃现实障碍,用自我驱动力去对抗挫折,完成认知迭代,扩展人生格局。

3.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件事,而做出的推测与判断。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对于自我修复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在面对困难时,更能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也能理智地分析所遇到的困难,对外界的信息会更加积极地进行加工,从而获得良好的结果,好的结果又对提高自我效能感起到了促进作用

我们都知道马云历经三次高考才考上了大学,而在创业过程中,他更是经历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

马云在创立中国黄页的时候,和24个朋友说了想法,有23个人跳出来反对他。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依旧坚信自己可以成功。

在互联网还未被大多数人所知的时候,马云时常被人称为 “骗子”。他却时刻提醒自己, “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

”正是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让马云一次次从失利中爬起来,一次次在别人的白眼中前行,最终创立了中国科技巨头之一的阿里巴巴。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了人们面对挑战和失败的态度。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预言效应,来源于萧伯纳写的一出喜剧,毕马龙爱上了自己的雕塑,他朝思暮想地期待雕塑可以变成真人,在他的殷殷期待中,美梦成真,有情人终成眷属。

自我效能感,就像是一剂强心针,适时地增强自我驱动力,积极地思考问题,做出最优决策。

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要多鼓励,给孩子信心。同时带领孩子多实践,在实践中孩子会看到自己的能力慢慢得到提升,自我效能感也就得到了加强。

三、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诗人总是喜欢在诗中表达知己难寻的苦恼,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酒逢知己千杯少”“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从中可见,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是自古以来人人都追求的。

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强一个人的乐观精神,获得安全感,提升价值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