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自一个ADHD孩子妈妈的分心故事

 ADHD互助联盟 2023-07-20 发布于重庆

今天你ADHD了吗?

TAU:本文原创作者“nobody”,一个九岁“边缘”ADHD男孩的妈妈。(之前这个作者的投稿:一个边缘ADHD孩子的故事

注:有什么想对这个ADHD妈妈或者涛哥说的,请点击文末图片进行留言。


正文

我毕业于国内一个还不错的大学985),硕士

然后,养育了一个“边缘型”ADHD的娃。

在养育这个娃的过程中,他的人生让我复盘我的童年,然后慢慢发现,我似乎也有一些ADHD的分心症状。

也就是说,他的分心,来自于我。

1

小学

我是女生,从小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地方,我爸妈会经常在我耳边说:“你要努力,要比他们强!才能出人头地!”

我跟娃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从小明白自己地位不高,比较安静、害羞、上进。

但分心也是真的分心,盯着任何一面墙都能看出一整个故事来,万马奔腾、激情澎湃的。

一二年级时候成绩不好,永远比不过我亲戚家哥哥,经常被我爸揍哭。

那个时候吧,最怕老师考核一些枯燥的背诵了——加法口诀、乘法口诀、拼音表等等,都是我的死穴。

每次都留堂留到倒数。但那个时候吧,我又是很乖的学生,所以很焦虑、想哭,然后一急更背不出,噩梦一样的回忆。

我爸知道我留堂后就会狠揍我一顿,然后用所有时间逼我背书、默写。

这样整到三年级时候,我已经是班级前三了。但这个前三很不稳定。

怎么说呢,就是我用我业余所有的时间跟别人PK学习,我呆坐在桌边的时间太多了。我记得那个时候,我经常看着书本发呆。

有一次考地理之前,我很焦虑,看着书发呆,看啥啥不会,当时感觉“完蛋了,要死了”,但就这样看了俩小时,盲目地翻,竟然发现书都背会了。

所以,别人的副科只要随便听听,我不会“随便听听”,我要克服很大的阻力(但也不明白那阻力是什么,可能是学习障碍吧),才能学到脑子里,而且遗忘的很快。

所以我小学阶段的幸福指数很差,没准有点抑郁焦虑。每次考前都想的是,考得不好会不会被我爸打死。

我音乐很差(因为听不懂),体育也很差(因为爸妈不给出去玩,所有时间用来学习语文数学)。

但我语文数学还可以,语文是因为用了大量时间死记硬背和读小说(我爸借了很多小说给我看),数学是因为用了大量时间刻意练习,还有,就是我数学考试主要靠检查试卷。

我记得很清楚,开考就疯了一样地答题,因为我知道我题目只做一遍错误肯定很多,检查第二遍的时候,我经常会用另外的方法去计算,然后把两个答案作比较,这样可以有效发现马虎错误。所以数学我考的基本是95以上。

那时候我也被老师抽调入奥数班,结果在奥数班遭遇了巨大打击,完全听不懂,再加上我那时候觉得自己好牛被选拔上了,飘了,考试只考了10分。

没参加最后的竞赛就被老师赶回来了。

总之,整个小学阶段都处于低效学习阶段,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毕业考因为紧张,脑子一团乱,结果考的很差。

不过还是托关系进入了很好的初中。

哦对了,因为爸妈管得严,没有朋友。

所以我也不知道我人际交往有没有问题。不过凭我的尿性(我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估计也不会跟别人起什么大冲突。

2

初中

在这个名校里,我的成绩按照入学成绩排名大概是倒数50名这样子(200人)。

但由于升学没考好,被我爸妈狠K了一顿,所以初中也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

初一到初二仍旧是低效学习模式。但由于我舍得花时间+入学成绩实在太差,导致我成为了进步最大的人。

我记得那个时候考试是按照名次排的考场座位,第一次期中考的时候,我周围的差生发现我坐在那里,都激动坏了。

只要向我求助的人,我都会给他们抄(讨好型人格嘛),有一个要求跟我换试卷,我也答应了,结果那门课我帮他做成了班级第二的成绩,我倒是班级第三。(别问我,我也不知道为啥)

我感觉我初中成绩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三点:

一、青春期,要脸。那时候觉得成绩好是一件很牛B的事情,所以愿意花大量时间去搞学业,看着自己的座位一点点往前挪,最后稳定在考场第一排(前五),感觉自己倍有面子。

二、年级大了点,学会了一些学习方法。虽然学习方法还是很不成熟,但比小学时候强一些。但遇到“元素周期表”这种,还是很不行。我当时在厕所和卧室都贴了元素周期表,背了好久,现在又忘光了。

三、爸妈看得严看得严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在低效学习阶段管理严格会累积刻意练习基础知识刻意练习效果很明显又能带来成就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但这种严厉如果掌握不好度会在青春期反弹后面我会讲到

总之,初中毕业考入重点高中,我成绩还不错,市里前50,爸妈也非常满意。那个暑假,我借了很多本小说看,玩的挺爽的。

3

高中

到了重点高中,见识了一些真学霸,确实学习效率很高。

可惜高中时候我心有点散了,青春期叛逆来了,觉得爸妈一点都不了解我,所以开始早恋了。

虽然也只是聊聊天,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但对学习的专注性有影响(脑子里开始冒粉红色泡泡了),然后就收不了心了。

虽然很快就被爸妈镇压了,但成绩却掉落在年级100-150左右。

记忆比较深的是,语文英语我很在行,大量的时间+阅读的积累,再加上语感方面的一点小天赋,能拿很不错的分数,130-150之间。

数理化可就慢慢落下了,虽然也刻意练习了,但很多东西不是我想弄明白就能弄明白的。

而且那个时候读了三毛之类,开始满脑子流浪和反叛,有了一个好朋友,整天偷空聊理想,哎!

总之,我感觉高中阶段我分心的最大敌人并不是“不具备集中思想的能力”,而是“青春期满脑子跑火车”,无法抗拒自己蓬勃的想象力、好奇心、叛逆心。

我想探索所有各种的新鲜的生活,但肉体只能困在课堂上,所以很扭曲。

我也常常回忆,会不会爸妈管理的宽松点我会好点,还是像我爸妈说的那样,管理宽松点我就完了?

我记得我那个时候很羡慕别的女孩子有漂亮的衣服、包包,而我只能学习。

所以,用了很多时间去构想梦想中的自己、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爱情。

确实很浪费光阴。

还好后面还是考上了还可以的大学。

4

大学

 大学里是我最松弛的时光。

开始肆无忌惮地恋爱和逃课。

我在我们宿舍有个绝活,就是从不听讲,但绝不挂科。全靠考前突击。

虽然这种做法不值得推崇,但不得不说,对我的“背功”有了很大帮助。

短期记忆本身就是我的弱项,却在大学期间靠这种考前突击实现了反复练习。

这也让我们宿舍的人很生气,明明一起逃的课,竟然我不用补考,也不用重修。

后来快毕业了,发现自己一事无成——没有爱人,没有好的成绩单,也没有好工作等着我。

这时候我在专业课上认识了一个帅老板然后就一门心思去考研了(主要被个人魅力折服,所以ADHD真的是激情动物)。

在这种激情的冲击下,我天天坐镇图书馆,开始重刷专业书。

简直都是像看新书一般,学得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还好,考上了。

5

研究生

虽然是因为老板帅、有型格才去考的研究生,但考上了之后才发现,研究生生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自由度比较大,有几点非常适合我这个疑似ADHD——

一、老板只负责指出方向,学习自由度很大。

我记得我当时早晨总是睡懒觉,每次接到老板电话都是“垂死梦中惊坐起”的状态,赶紧擦擦口水,一本正经地说“我在图书馆/实验室/机房”等等,然后再5分钟之内洗脸刷牙穿衣服冲过去(后来毕业时他说他都知道)。

而夜晚我效率比较高的时候,就用来看文献。我会把时间分割成小段(因为累了容易走神),每段奖励自己一集美剧啊吃点东西啊之类,效率反而提升了很多。

总之,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然后有个高屋建瓴的人指点方向,这才是我的正确打开方式。哎,我也真是后知后觉啊!

二、发散的思维给我课题方向带来与众不同之处。要说我那个满脑跑火车的大脑到底有啥特别之处,那就是可以推陈出新。

从大学时候干学生会工作,组织活动,到研究生时候跨部门合作、设计课题,我都能做到“与众不同”。

这时候才发现,我爹妈给我的脑子,前面20年白瞎了,现在终于找到用处了!

我发现我这脑子“模糊匹配”的能力很强,能把数据很巧妙地整合,阐释,所以,我发论文很顺利,也慢慢地成为了老板的骄傲。

(没想到吧,动机不纯的我,最后和老板变成了最纯粹的父女情。)

三、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还算是很有趣的。按照常理,学业越往上,肯定越枯燥。

但其实,研究生阶段脱离了灌输式学习,变成需要你自己去琢磨、去思考、去体系化呈现的东西,我才发现学习原来是这样的有趣而且有成就感。

而且越往上,方向越窄,探索的人也少,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感,就像游戏打到了一定程度,很“独孤求败”。

总之,我通过研究生阶段学会了高效学习,学会了按照自己的步骤安排学习,才发现之前很多徒劳的无用功,为了证明自己“努力”而枯坐的学习,是多么可笑。

后来,借着这些经验,顺利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也通过了一些很重要的考试。

当然,头脑发散仍旧时不时会“反噬”一下,最严重的一次导致我一次挺重要的考试没过,职业生涯遇到了波折。

但只要好好准备,还是能打的。

对于自己人生的一些总结反思:

我小时候喜欢画画,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

至今还会写小说,写散文,画画,建自己公众号,帮一个公益机构运营他们的公众号。

6

工作后

然后,工作后,脱离了家庭,反而人缘变得很好,交了很多朋友,平时社交很广。

工作捋顺后,我又自学了绘图、ps、油画、水粉、简单的视频编辑等,以后还想学古琴,钢琴。

我写小说也是很少触及同一题材,属于“打卡式”写小说——就是在自己的内心小剧场宣布:我今年,要探索一个新的领域:校园爱情/科幻小说/家长里短……

按理说,任何事情都是熟能生巧,积攒经验值会越来越上手。

但我那ADHD的性格导致我坚决不愿意在一块土地上耕耘,所以打卡打的兴致盎然,但是在电子书市场上名不见经传。

有一些读者会留言说看到笑出声/流泪,或者很长很长的评论,这就是我写小说的动力。

我做这些不为了赚钱(主业赚钱够了),只为了那种成就感。

就是茫茫网络中,不同城市里,有人为了你的文字而感动。

我有的闺蜜说,看到我,才知道什么叫“活着”,她们只能叫“活过”。

所以,平时闺蜜们很喜欢跟我玩,我会带她们玩新鲜的东西。

但是也有缺点,因为兴趣太广泛,所以都做的just so so,往深里是没法子跟人家比的,只能在广度方面比。

有时候我会想也许我适合文艺方向发展但我父母当时给我选择了理工科现在也很难说喜欢自己的专业

但有时候我又一想因为理工科的训练才让我理性学会刻意思考,锻炼了逻辑性,不然靠着我那天马行空的脑子,没准真吃不上饭了。

李宗盛不是唱过么,“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我之所以能成为独特的“我”,这每一步都是不可或缺的吧。

即使是早恋、逃课,那些不那么正确的行为,却也成为我回忆中很独特的一部分(有的还成为了小说素材)。有时候我甚至会想,如果我一直老老实实上课学习,那该多么无趣。

7

人到40

人到40,本来游戏都快打通关了,结果生出来个小号,还用不上自己以前的经验值,挫败啊~

总之,养育了一个“边缘型”ADHD,我和我老公从互相指责到抱团取暖。

然后慢慢发现他的一些特质,确实遗传自我们——自由发散的思想,绝对遗传自我。

爱钻牛角尖、十头牛拉不回来的性格,绝对随我老公。

这两个本来都是不致命的缺点,但是在一个人身上,那就很可怕了。

所以导致这熊孩子一边不听讲不写作业扰乱纪律一边还死不认错跟你杠到底

简直天生是来克我们的。

但怎么讲呢,陪伴他成长,像开启一个时光宝盒,总是能激发我回忆起我的童年时光。

有一次,他问我:“妈妈,你小时候调皮吗?你调皮的话,姥爷怎么对你?”

我说:“我小时候啊,哪敢像你这么调皮啊,姥爷会打死我的。

我小时候没有玩具,没有好看的衣服鞋子,天天就是学习。就我这么乖,小时候还基本天天挨揍呢!”

他突然说:“妈妈,我要发明一个穿梭机,带我回到你小时候,带好多好多玩具送给你,还要去告诉姥爷,这个小女孩很乖的,你不要打她,她是我妈妈!”

8

我对ADHD的思考

最后,结合我的成长经历,和我娃的成长经历,讲一点我的思考,不知妥否,供大家参考:

1、ADHD很难适应初中以前的教育。因为小学甚至初中课堂都是灌输式的,需要较高服从性和纪律性。

比如说上规矩的排队、坐姿,刻意反复的抄写,大家提交一样的作业,标准化的答案,对ADHD来说,既是高要求,也是容易受到挫败感的事情。

像我儿子用自己的话回答的阅读作业,基本上都是叉叉。

从他的角度来说呢,回答的都挺有道理的,有些答案还很好玩。

但是,应试型教育,每一句都有得分点,没答到得分点就算是错的。

怎样哄他们熟悉套路,学会用套路,这是个难题。

尤其对于我儿子这种倔驴来说,真的很难。

长期受挫后,就开始一题都不做了。

从孩子角度,这也可以理解,提笔就是错,我还写啥呢?

但是,难适应也不是说就不去适应,毕竟咱们还要在这环境下混饭吃不是?

只能降低要求,慢慢等待。

在不产生家庭损耗(我家之前陷入了内耗的恶性循环)的基础上,慢慢鼓励他进步。现在想想,我的初中之前的时光也是内耗,只不过我是女生,耗在内里,没有发生表面上的冲突罢了。

童年的阴暗晦涩,始终是我的一道阴影。

2、ADHD适合项目式教学。

给予适当的空间,让他自己发挥,更适合ADHD们。我给娃报了一个绘本班,每次上课,老师讲述一个主题,娃们自由发挥创造力,娃上的很开心。

也画出了很棒的作品,老师很欣赏他。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他在学校受到的挫折。

之前,娃说想学折千纸鹤,我就让他自己跟着抖音视频学,结果学的比我快,折的比我好。

这是我第一次在他身上看到所谓的“内驱力”。这也给我很大的信心。

但是,如何能在语数英上指哪打哪,尤其是应试教育枯燥的语数英上,这是个难题。

结合我童年成长经历,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其他就抓大放小吧——狠命抓阅读和写字。

我童年的时候数学卷子之所以能做两遍防止低级错误,主要是阅读速度和写字速度快。

后面落下的课程能很快自学完,也是靠阅读。

可惜我儿子在阅读方面没有天赋,还有点识读障碍,我用了很多种方法诱导他,才爱上看小说。

写字就更别提了。

长路漫漫,大家一起抱团前行吧~

3、丰富多彩的“小确幸”更容易激发ADHD

ADHD喜欢变化,喜欢刺激,不喜欢平淡枯燥的生活。

所以,ADHD的娃,没法子考虑长远利益,最好给他们“即时满足”。

我以前认为人类都是这样的,直到我发现,真的有小孩以做题为乐的时候。人真的分很多种的。

我必须承认,这么多年的学业,我都是被逼的。

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小时候是因为不想被爸妈打死,大一点了是因为想给自己搞面子,再大一点是为了成就感,还有就是好闺蜜都读研,我也要读~

9

后记

现在的工作虽然有很好的伙伴,很棒的环境,但能在家里躺着,我也不愿意去上班的!

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有不错的收益可以养家糊口,还因为有伙伴,有社交圈子,有好吃的食物(公司伙食很棒,周围聚餐的地方也很多)。

互联网时代对ADHD太友好了。

我所有的爱好,包括记录日常,还有画画,写小说,打卡上网,得到即时反馈,都会是我创作的动力。

2020年因为种种原因,我封闭了自己的创作ID,后面准备闭关写小说时候却没了动力。

一想到一章更完没有读者了,我就完全没了创作激情。

所以,我很喜欢在生活中不断给自己制造小确幸,也给娃制造小确幸,这样哄着自己开心,娃也开心,作业也能进展的顺利一点。

总之,咱不是那种“无须扬鞭自奋蹄”的小天才,也别要求孩子是。

就带着他,享受着生活(想一想《心灵奇旅》,22为了生活的平凡小事,也能燃起“火花”不是吗?),慢慢前进,只跟自己比,不是也蛮好吗?

 
更多的ADHD故事




多动症共患自闭症者的世界——一个高智商女生成长经历自述

一名ADHD热血孤僻少女的自我救赎

注意缺陷者的世界——一个ADHD女硕士的自述

多动症(ADHD)小孩成长日记

ADHD,我的宿命,儿子的宿命!

曙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