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几种问题行为真的是父母造成的

 普却信的人生 2023-07-20 发布于广东

一、拖延症来自父母的焦虑催促

当一个人失掉了自己的自主性,总是感觉被驱赶,没办法按照自己的节奏感去行动的时候,当内在慢慢累积到某个程度,他就会做出一个反击。

可是孩子他是很弱小的,他没有办法主动的攻击父母,所以他就会找到一个被动攻击的机会。

比方说当你赶着出门,早上孩子七点半要到学校,八点钟要到学校,那出门的时候时间很赶了,你就说快点,快点,快点,你怎么这么慢?

可是他就坐在那里慢吞吞的绑鞋带,然后在那个地方。

孩子有种感觉说,哼,我终于逮住一个机会用来反击你了,你越着急你越抓狂,我心里面就说,哼哼,现在就是我攻击你的好时机了。
所以各位请你知道,父母总是挑孩子的毛病,那是代表了你自己太焦虑了。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没有毛病的,包括你,包括你的孩子,你总是盯着孩子的问题不放,而没有看到孩子的亮点。
那是因为你太焦虑了,这是孩子不停的用被动攻击你的一个原因,因为你总是让孩子来背负你自己的焦虑,所以孩子就拖延了。
二、父母牺牲感越强孩子价值感越弱
很多父母试图无条件付出,又觉得孩子亏欠了自己,于是总在自认为教育的最好时机告诉孩子“父母不容易”。

可是父母并不知道这些脱口而出的话,将会对孩子产生恒久的影响。

生育孩子其实是父母的选择,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义务。


一个整天在孩子面前标榜自我牺牲的父母,难以换来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

父母的爱有多沉重,孩子就被压得有多痛。

父母做出的巨大牺牲,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内疚。


这让他们觉得家人付出的巨大牺牲都是被迫做出的,好像出生在这个家庭就是自己的原罪。

好像要培养一个不普通的孩子,家长就必须牺牲和无条件付出。

孩子内心讨厌这种感觉,可能会产生恨,但又清楚地知道不应该恨。这种情绪的极致拉扯会造成极大的内耗。


用牺牲感和付出感捆绑来的被迫的懂事,是孩子为了得到爱和关注的委屈求全。


如果父母把很多存在感刷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有诸多期待和要求,那么这个孩子的快乐和价值就会被扼杀。

三、奖励式教育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长期的物质奖励,杀死的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动力,甚至会让孩子养成做什么事都讲条件的恶习,凡事斤斤计较,条件到位了才肯行动。

一旦奖励未能如愿,就消极怠工,以示抗议,甚至怨恨报复。

家长的初心是希望让奖励促进孩子的行动。殊不知,却让孩子的欲望不断膨胀,最终酿成恶果。

原因就是,错误地高估了外在驱动的力量,低估了孩子内心驱动的能量。
心理学认为,人的种种行为都有其内在驱动力,如饿了要吃饭,渴了想喝水。
这些内部动机,会使得人自发去做事。它具有主动性。
但外部动机,如环境的胁迫、他人的催促、利益的诱惑,则会将“我想要”沦为“我应该要”的模式。
它会形成“外部动机——行为——外部动机——行为”的循环模式,使得我们的行为被外部因素操控,最终沦为外力的奴隶。

而最重要的危害是,当奖赏变成条件,孩子就看不到父母真正的爱。

这种有条件的爱,会让孩子觉得,家人对自己的爱和付出,都是“我付出后换取来的”。

交易绑架带来的损伤,不仅仅是孩子的是非观,更重要的是危害亲子关系中的安全感。

尽管我们常说,为了孩子,愿意无条件付出。

但真正的养育过程中,我们的爱常常带着预设,或说是带着期待,而这些期待和预设其实就是父母们内在匮乏感的投射。
当奖赏变成条件,对孩子来说就不是真正的被肯定和欣赏。而背负着“有条件的爱”的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压力重重,自然举步维艰。
成长,需要内在的生机,即认为“自己可以”的这份勇气与自信。
这是无论是用奖励给予爱,还是用惩罚撤回爱,都无法催生出来的内在驱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