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解汉字 第五十四课 易

 知愠课堂 2023-07-22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易”字。
象形。本义:交换本质意义:变化。在使用中的具体意义有:换、交换、改变、替代、蔓延、传播、整治、(哲学上指)阴阳变代消长的现象、古代卜筮书、《周易》简称、古代占卜官名、卜筮之象等。又引申指变化的条件简单容易、简易、简省、轻视、平坦、平易、和蔼等。

“易”字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说文》认为“易”是“蜥蜴”,蜥蜴能变色,故而有“变化”之义。但这个观点明显脱离了字形变化,无法与“易”的字形发展对应,也与“易”的意义演变缺乏关联。
“易”字早期的甲骨文像双手捧杯一杯向另一杯倾注液体。
后来省去双手,简化为一个有抓柄的杯向另一个没有抓柄的杯倾注液体。
随后继续简化为一个杯向外流水的形状。继而截取杯的一半,演变成流动的水+带抓柄的半边杯子组成的字符。
我们可以从“易”字形状发展历程推测:“易”字原本表示将一容器的液体倒入另一容器。这操作简单容易,于是“易”被用来表示简单。
在使用中,又由单纯的表示两器物之间液体交换扩展至表示普遍的“变化、变换、交易、变易”等意义。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从大容器倒入小容器才能使用。如喝水,便是把水壶中的水倒入杯中再饮用。这使“易”又包含了“转化而用”之义。
“易”字所包含的“简单”“变化”与“化而用之”等意义正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概念。于是,古人用它来命名阐述世间万象变化规律的哲学经典——《易经》。由此,意为简单的“易”字在汉文化里有了非常不简单的内涵。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它用一套中华特有的符号系统来描述世界万物变化规律。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古人用它上测天文,下测地理,中测人事,运筹决策,解释各种现象。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大多以“易”为基础展开。
老子在中国哲学的经典《道德经》第一章总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除了客观世界,个人的思想,集体的文化,人类整体的文明等主观意识形态也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对未知事物的认识发展产生了概念。对这些概念继续研究思考,获得更深入的认识。不断地发展认知是我们理解纷乱世界本质规律的必经之途,也是思想之美的本源。
孔子也提出类似的观点。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第七》)
孔子说:“现在有些人没有多少知识智慧却急于创立新学说,我不是这样的。大量了解不同的思想,吸收其中有价值的观点;大量见识不同的事物,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这是智慧所在啊!”
在这里,“次”字微言大义,用得极妙。一方面,“次”说明知识与智慧存在于“见闻”之中,要增长知识智慧就要多见多闻;另一方面,也体现“见闻”隐知识含智慧的“暂时性”——要使知识与智慧不断发展就要不断地寻求新的“见闻”,从新的“见闻”中获得更接近真理的新知识与智慧。过往“见闻”中的知识和智慧,只是“临时”的,不及时更新便会过时。因此,儒家思想自古至今一直强调“新”——跟随时代不断发展,依从规律随时变化。

孔子对《周易》有极为精深的研究。
《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汉书·儒林传》称:孔子“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
《论语》亦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第七》)
孔子晚年专研《易经》韦编三绝,作《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等十篇解释《易经》经文的传文,称为《十翼》。后世把《易经》的经文和孔子的传文合称《周易》。《十翼》,为《易经》传播插上了翅膀。使得《易经》在弟子和再传弟子中不断传承,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根基,并入四书五经之列。随着儒家教育的普及,《易经》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教科书得以广泛传播。
经过两千多年的渗透,《易经》中“简单(系统最简化)”、“变化”和“化而用之”等思想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思维基因中,极大地提升了整个民族的哲理水平和思想素质,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宝贵之处不在财富之众寡,不在知识技能之高下,亦不在智慧之深浅,甚至不在所创造文明之辉煌,而在于是否具备“玄之又玄”连绵不绝,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玄之又玄”体现的并非能力的高低,而是生命力的强弱。
具有不断发展能力的思想才具有思维的生命力,才是有智慧的思想。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妙”既指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知发展,更指具有“玄之又玄”特征思维的美妙本源。思维之美不单是思维结果的精妙绝伦、叹为观止,更是思维过程不断发展所展现的生生不熄的生命力。
这和儒家学而不止,时刻求新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论语》里也有“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等等章句。

中华文明在道儒合一之后以辉煌的姿态延续了两千多年。不但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更在当前世界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的潮流中保持蓬勃的生命力。比较其他曾经辉煌一时的文化思想,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生命力更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许多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想尽管有一时的光芒,却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例如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的两河流域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成吉思汗的蒙古、近代的日不落帝国、第三帝国、苏联、、、、、、这些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盛极一时的文明在倒下之后就没有再现辉煌。相比之下,经历多次劫难的中华民族必然重新崛起,却从来不需要怀疑!

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思想文化建立在“易”之上,具有“简单(系统最简化)”、“变化(推陈出新)”与“化而用之(吸收融合)”的特性。这些特性使中华既能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又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包容并举。时时“”,时时“”,永不停歇地学习、吸收、应用而发展,做到了“玄之又玄,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文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