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解汉字 第九十五课 比

 知愠课堂 2023-07-22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语言传递力量,从声音感受美好,知愠课堂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字。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反向。《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本质意义:相互对照。在使用中的具体意义有:密(与稀、疏相对)、连接、接近、比较考校、核对、及、等到勾结(偏爱)等同、亲近、和谐、连续(频频)、同等地(皆、都)、近来、比起、为、替等。

“比”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像两人并肩而立。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作“匕”。《说文》:“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夶,古文比。”“从”和“比”的甲骨文几乎完全相同,都是两人并排而立,都有“相近、相似”的含义,表示形态或行为相似的两个事物出现在相近的时空。但是,两字在使用中的意义却有很大差异。

“从”字突出二者在时空上的(先后、前后)差异,侧重内容的相似性,多表示跟随、模仿等使之相似的行为。例如:跟从、从军、从政、从简、从教、盲从、侍从、屈从、随从、从事、从师、从众、从者如流等等就是跟随、模仿前者。

“比”字则突出二者在时空上的相同,侧重体现内容上的差异性,多表示对比、比较等使差异显露的行为。例如:对比、评比、相比、比较、比量、比赛等就是整体相近而略有差异。

“从”是人类根本的学习机制,人们通过模仿习得各种能力。而“比”则是人们认识事物,建立概念的基本方法。

概念是信息在思维的一种基本存在形式。当一个信息具有区别于其他信息的特征时,这个信息便可称为概念。要建立概念就要将不同的信息进行对比,找到一个概念与其他概念的不同之处。所以,“比”是人类理性认识的开始。通过“比”我们建立了概念,并以概念为材料在主观世界里建立一套认识外部世界的模型。人类绝大部分深入的学习和思考都以概念和概念建立的模型为基础。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论述了概念的存在形式——名(词)之后,在第二章重点论述了产生概念的原理——比较。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以绝大部分人认识的“美”去理解和追求“美”,结果往往不如意。以绝大部分人 “善”的概念去理解“善”,这样的“善”就不是真的善了。

事物有和没有的概念由存在状态的相互转化而产生。问题难和易的概念由解决过程相互对比而形成。物体长和短的概念通过外形相互比较而得出。势态高和低的概由不平衡的位置对比而显现。韵律的协调与声调的高低概念由声音的和谐关系决定。位置前和后的概念随对比的方向而改变。概念的相对性是永恒的(概念的本质属性是相对性)

《老子》第一章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就列举了生动的例子:“”与“”之道 “非常道”, “”与“”之名 “非常名”。”与“”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发展变化情况。我们不能概括和理解客观事物的概念一样概括和理解它们——通过对事物的某方面客观存在的特征进行概括和理解。

天下所知之“”与“”就是“常名”之“”与“”,是人们对“”与“”某些具体特征或具体表现的表象理解。这样概括的“”与“”并非“”与“”的本质。只不过是天下人(普通人)直观、感性、零碎、片面的感受(而非本质、理性的认识)。这样的概念(认识)并不能准确地指导我们进一步的实践:不能指导我们进一步发现、创造美的审美活动,不能指导我们进一步体验、实践善的行善活动。如果我们以这些天下皆知的“”与“”概念(认识)指导我们的活动,有可能得到“”与“不善”的结果。

例如,当前的社会意识以争取经济利益为“”。结果,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因为“经济利益”并不是“美”的本质。如果我们把“经济利益”换成更深入的理解:“幸福的生活”/“有价值的人生”等等,是不是更接近“”的本质?这样是不是可以避免很多 “恶”?但,对于普通人“经济利益”是最容易理解感受最深、最直观的“美”。所以大家就把“经济利益”当成了“美”这个概念本身去追求。只有少数有智慧独立思考的人才会看到“经济利益”背后“”的本质。理解“”除了“经济利益”还包含了“幸福的生活”/“有价值的人生”等等更重要的内容。这样的“” 不是天下皆知之“, 却更接近的本质

论语》中亦有两章表达相同的意义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 :“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 :“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路第十三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第十五

概念(一个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差异)随着信息内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管是主观意识的概念,还是客观世界的概念无不如此。老子举了主观意识的概念“美”、“善”、 “有无”、“难易”,客观世界的概念 “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例子证明概念的相对性。揭示了认识事物的途径:通过对比不同的事物(信息)发现事物间的特征差异(特性与共性),从而理解事物的本质,获得准确的概念(认识)。没有对比,就无法认识事物之间的差异,也就无法形成概念。对事物的认识就无从谈起。

不存在“绝对”的概念(真理)。所有的概念(认识)都是相对的。概念只有相对于已知世界(与之对比的信息)有意义,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正确性(或者错误性)和使用价值。当已知世界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之后,概念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概念的变化并不是因为概念所代表的信息(事物)本身发生了变化,而是与之比较、体现其差异的其他信息发生了变化。

由此可见,概念的状态体现了思维认知水平。思维认知肤浅,对事物的概念必然肤浅;认知深入,概念必然也深刻。

老子在第一章提出“玄之又玄”的命题,第二章阐述了思想文化必须“玄之又玄”的原因:概念的相对性。人的实践活动时刻在发展,认知水平也随之发展。人类认识的世界不断丰富(信息内容不断增加),所以概念也必随认知水平的发展而深入

反过来看,思维的认知高度就是思维里概念的深度。我们可以通过扩大思考实践范围——增加“比”数量;提升思考实践的质量——提升“比”的质量提升思维水平。这和多与高手比赛能使自己得到长足进步是同一个道理,我们的思维也要多与高质量的“思维”进行对比。高质量的“比”能让我们更清楚发现自身思维的缺点,更好地吸收其他思维的优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