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哥舒翰在李隆基的催战压力下,带20万大军挥泪出潼关,一日之内仅剩8000人,惨叫声、呼号声响彻战场......

 俊慧文史苑 2023-07-23 发布于山东

公元756年,半身不遂的哥舒翰在李隆基的多次催战下,带着号称20万残兵弱将,挥泪出关。

结果中了叛军埋伏,箭矢用尽,三面受敌,军队顿时分崩离析。

黄河中淹死数万人,壕沟内已经被唐军填满,后来的人直接踩踏着他们的身体逃回潼关。

战场上惨叫声,哀嚎声不绝于耳,响彻云霄。

20万的军队,仅一天时间就仅剩8000人,可谓血流成河。

次日,哥舒翰被俘,潼关失陷,长安失去了最重要的军事屏障。

当晚,李隆基在长安伸长了脖子盼来自潼关的“平安烽火”,却一直没能等到。

他知道大事不妙,随即弃城而逃......

  

  

哥舒翰素有军神之称,有首诗:“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意思是说,只要有哥舒翰带宝刀守边疆,吐蕃族只敢远望,再也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可见哥舒翰的作战能力是非常强的。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目标直指长安皇位,安史之乱爆发。

安禄山的叛军作战勇猛,一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只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攻陷了唐朝东都洛阳。

大唐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因兵败被李隆基斩杀。

前方战局紧张,大唐已无良将可用,经过慎重考虑,李隆基决定让哥舒翰担任平叛主帅。

只是,当时哥舒翰因中风卧病许久,半身不遂,难以担当此任。他百般推脱,但李隆基心意已决,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赴潼关上任。


  

公元756年,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大败叛军史思明,这一战终于扭转了敌我态势。

哥舒翰坚守潼关,叛军多次攻城受挫,平叛形势一片大好。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隆基接到假情报,说叛军崔乾祐只带不足4000人的老弱病残,来攻克潼关。

李隆基过度自信,又急于树立政治威望,恢复自己盛世之君的人设,下令让哥舒翰出关决战。

但潼关守军的真实情况是,20万兵里除了老弱病残,就是未经过专业训练和整合的新兵,别看人多,全是乌合之众。

哥舒翰认为安禄山身经百战,一定是有备而来,不可能只用4000弱兵来自寻死路,如若出关决战便中了他们的圈套。

况且,叛军远道而来,速战速决对他们最有利,而唐军坚守潼关,拖延时间,等待勤王之兵到来,才是最稳妥的取胜之策。

郭子仪和李光弼也上书表示,他们去袭击敌人后方,只要唐军守好潼关,安禄山必败。可万一潼关战败,则长安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可李隆基求胜心切,根本就听不进去。

再加上,宰相杨国忠与哥舒翰不和,为了报私仇,杨国忠在李隆基的面前极力劝说,让哥舒翰尽快出战。

李隆基与杨国忠一拍即合,一道接一道的军令络绎不绝地飞到潼关。在强压力下,哥舒翰不战怕是性命不保。

百般无奈下,哥舒翰带着沮丧的心情,流着泪带兵出关迎战。

事实果然如哥舒翰所料。

崔乾祐先派少量弱兵出战,一触击溃,逃往隘道深处。

唐军顿生轻敌之心,穷追猛打,但事实上这不过是崔乾祐的诱敌深入之策,他早就把大量精兵埋伏在了险要之处。


  

等到唐军赶到,伏兵突然杀出,唐军措手不及。

偏偏这时天公不作美,刮起了大风,崔乾祐借着风势,下令放火焚烧草车。

顿时,风助火势,滚滚浓烟吹向唐军,唐军什么也看不清,只拼命向烟雾处放箭。

直到箭矢用尽才发现,原来叛军压根就不在烟雾中。

至此,唐军已经死伤大半,剩下的四散而逃,军心大乱。而士气大振的叛军总攻才刚刚开始。

这一战,唐军败局已定。

并无多少作战经验的新兵,在逃亡的过程中,有的被挤死,有的被踩死,有的在渡河时淹死,有的活埋在深沟里,场面惨不忍睹。


  

战败后,哥舒翰仍然不死心,打算收拾一下残兵继续固守潼关。

可眼见叛军来势凶猛,他的部下火拔归仁等为保命,干脆劫持了他,逼迫他归降叛军。

哥舒翰宁死不降,火拔归仁问:“难道你忘了高仙芝和封常清战败后的下场了吗?皇帝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哥舒翰义正言辞地说:“我宁愿与高仙芝一样去死!”

直到这个时候,哥舒翰依然是很硬气地表示坚决不降。

最后是火拔归仁硬把他绑上马背,交给了安禄山,潼关便轻而易举地落入了叛军之手。


  

可谁也没想到,一身正气的哥舒翰在见到安禄山的那一刻,意志竟瞬间崩溃。

或许是出于本能的求生欲望在作祟,或许是对李隆基的彻底失望,亦或许是被大燕皇帝安禄山的气势压倒,总之哥舒翰的膝盖在安禄山面前瞬间软了下来。

他扑通跪地,伏地叩首说:“只要陛下肯饶臣一命,臣愿意写信招降其他三面唐军。”

大唐军神哥舒翰前半生的沙场荣耀,在这一跪中彻底葬送,从神坛当中跌落了下来。

安禄山欣喜若狂,为了奖赏哥舒翰,把火拔归仁绑起来说:“你背叛主人,不守道义,该死!”说完就把他的头给砍了下来。

但被安禄山寄予厚望的哥舒翰,也没有完成任务。

他的招降信得到的回复全是痛骂,都谴责他不肯守节而死。

如此,哥舒翰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被安禄山囚禁在洛阳。

一年后,唐军收复了洛阳,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兵败后,将哥舒翰杀害。

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哥舒翰是个悲剧性的人物,战前他曾试图劝阻出兵;战败后他也想为潼关耗尽最后一口气;被挟持后,他坚决拒绝苟且偷生。

怎奈命运捉弄人,刹那间的一个错误决定,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

人生如棋盘,落子无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他曾是唐王朝璀璨夺目的名将,却因一时糊涂,最终断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晚节不保。

后来,在杜甫的诗中,一代天骄哥舒翰已成了反面教材“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虽然哥舒翰曾为唐王朝立下过赫赫战功,虽然此次兵败罪魁祸首是因为李隆基的昏聩。

但无论何种原因,国人永远都不会原谅一个叛国的人,哥舒翰的名字被永远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