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作家不喜欢访谈

 置身于宁静 2023-07-23 发布于浙江
思郁

我听过很多作家的访谈,大多数时候,作家的表现都很让人失望,看着他们在台上紧张到不发一言,紧皱眉头努力寻找合适的词汇的样子,觉得很是尴尬。演讲相对好一些,因为提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写好了稿子,就算无法临场发挥,还可以念稿,总不至于尴尬冷场。但是访谈中,即兴发挥的东西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很多,你无法在一个瞬间,把思想编码为通俗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让聆听者明白你想表达的含义。更何况,很多作家都是习惯独处,他的思维是写作的思维,他的声音是头脑中的声音,而不是真正的发声。就如同一部作品在头脑中是完美的,但是写出来的时候总是差强人意一样,表达亦是如此。

像纳博科夫这样自负到目空一切的作家,他也会承认,访谈是他的软肋。他说他思考时像个天才,写作时像个优秀的作家,而说起话来却像一个不善言辞的孩子。所以,纳博科夫说让他接受采访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采访者的问题必须书面递交,他进行书面回答,发表时一字不差保持原样。国内的作家中,去世的木心也表达过类似的态度,他认为,好的采访者要懂得揣摩作者的心理,要有诚意,还得保持自己的个性,不能被牵着鼻子走。要把访谈当成创作,每个问题都当成一篇小文章,要有起承转合,应心会意,末尾的总结还要境界。这样的理想访谈只能书面访谈,面对面的对谈是做不到的。

理想的访谈是《巴黎评论》中的作家访谈。但是说实话,这里的“理想”也有虚构的含义,毕竟我们看到的都是文字,真实的对谈状态只有采访者才知道。《巴黎评论》的记者去访谈美国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的时候,被拒绝了两次,理由是他害怕自己变成一个牛皮满天飞,自说自话的人。而且他在答应访谈之前,忧心忡忡,一拖再拖,最后只能先给他看了采访提纲,写好回答,然后再进行面谈。这种访谈效果可能就有点打折扣了。

采访海明威的时候也有这种情况。采访者发现海明威总是被提问的问题惊吓到,甚至令他失语,采访中的大部分问题他更愿意在读写板上完成。马尔克斯的表现好一些,他之前就是记者,很熟悉这种形式的对话,但是看到采访者的录音机时,还是会调动他的防卫机制,他说最好的访谈就是不做任何笔记,随意长谈。米兰·昆德拉的谈话更像是论文,枯燥乏味,他只谈论关于小说的话题,很少谈论自己。

另一位诺奖作家库切说出了作家不喜欢访谈的一个重要原因:“十次访谈里有九次是跟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交谈……对我来说刚好相反,真理是与沉默、内省和写作的实践联系在一起的。演讲并不是真理的源泉,而是一种驯化了的、临时性的写作。主持人或记者挥舞的惊喜之剑不是真理的传声筒,相反却是一种武器,是访谈这种固有的对抗性本质的标志。”换句话说,访谈的无聊在于,采访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并不对等,《巴黎评论》中之所以有很多精彩的访谈,就在于它从不是一气呵成的成果,就算采访者是一名作家,他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准备,并且和访谈者进行长时间的相处之后——即是说,完全取得了作家的信任之后——让他们放松的状态下,采取的一种闲聊机制。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面对陌生人我们无话可说,而跟熟人在一起滔滔不绝。好的采访者会很快把自己变成一个匿名的隐形人,他像一个热心的朋友一样聆听作家的讲述,而不会总是凸显出自己的存在感。

我的印象中,港台作家相对于大陆作家更健谈一些,更习惯面对媒体和闪光灯,侃侃而谈。他们比大陆作家更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你写不出一部力作,没有好的作品包装和代言,那就只能让自己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成为自己的代言人。借用奈保尔的话说,一个作家归根结底并不是他写下的书,而是他创造的神话,而神话存在于保存者的心目中。

这样的作家不需要写作,他只需要表演就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