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走笔】行走在中运河边 | 随笔 谭丰华

 文化佳园 2023-07-24 发布于江苏

假若你有兴趣沿着运河大堤上从山东的台儿庄出发,一路向东,再向南,尔后再向东,再向南再向东,一直走到窑湾古镇。大运河在邳州境内这五十多公里长,说起来,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一段在史籍中称中运河。你如果认真看看,细心梳理一下,你会感到中运河邳州段的名胜遗迹并不比别处少。
今天,让我们循着中运河的踪迹,去运河两岸一探究竟。
“一部邳州史,半部在戴庄”,这句话,不少邳州人都这么说。由此可见,戴庄这个地方历史文化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是大家共同的印象。因而,这里曾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专家学者。
大运河从山东台儿庄东南黄楼村流入邳州境内。流经车辐山,就匆匆一头扎进戴庄。一进入戴庄,这里有了山,有山有水的地方,似乎有了灵气。山脚下运河水面开阔而丰盈,水流平缓而安静。也就在这一段河东岸戴庄镇火石埠西南分洪道内(刘庄西南),这里出现了著名的刘林遗址。上个世纪五十年末从发现遗迹开始,考古学家通过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经专家鉴定,这些文物为距今4700一53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系统的文化遗存,后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今天的刘林遗址。在当时考古界引起一次很大的震动,它的挖掘出现,对研究苏北地区乃至全国古人类文化渊源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1957年,梁王城遗址被南京博物院考古调查所发现。从此,沉睡几千年的梁王城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梁王城历史上也称良王城。位于运河东岸边,戴庄镇李圩村的河滩地田间。据有关资料记载,梁王城城廓近似正方形,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800米,总面积约80公顷,南北西三面城墙残垣依稀可见。其中,某一段竟高出地面3米左右,城墙厚约10米,用白黄土夯筑而成,中运河从梁王城遗址西侧擦身而过。城西居中有一高土台,被大家称为金銮殿。
1957年,南京博物院的专家曾对这家宫殿进行考察,他们的结论是,金銮殿的上部是汉至春秋战国时遗迹,底层为商周文化遗迹。据当地老年人传说,梁王城里还建有梁武庙,至于此庙何时所建因缺少史料记载,无可考证。梁武庙主殿供奉梁武帝萧衍和智公和尚像。农历的三月八日为梁王城庙会,每逢这一天庙里香火缭绕,市井上人来人往,小商小贩云集。后来庙会搬到李圩子村里,一直延袭至今。
1995年3月,因中运河改道工程,徐州和邳州两级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金銮殿进行抢救性地发掘。从出土的数百件文物上和金銮殿厚厚的土层中,这里堆积着从大汶口晚期一直延续到唐代,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时期文化,汉文化,南北朝及唐代文化层,从出土文物的数量和质量上,尤以反映大汶口文化的实物最多,对于专家来说,这些东西为研究大汶口文化晚期提供最有价值的佐证。2006年6月,梁王城遗址被国务院正式确立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清闸,听起来大家都感觉陌生。甚至是有许多人压根就没有听说过。 
1995年12月,在中运河邳州一台儿庄段一次施工中,施工人员发现了位于戴庄镇李圩村西1500米处的河清闸遗址。
古船闸为砖石结构,由于年久淤泥掩埋,高出地表的台子上,仅可以看到一些残砖碎瓦。据《明史.河渠》记载:崇祯八年(1635年),总河侍郎周鼎重浚泇河,“挑良城闸至徐塘口六千余丈。”这里说明明代大运河曾在良城建有水闸。《清史稿.河渠志》也有清晰的记载。清雍正二年(1724年)在中运河上建河清闸(今梁王城)、河定闸(今大王庙)、河城闸(今闸南、闸背),从一系列文字记载中,不难发现,河清闸在这个地方存在了明、清两个朝代。最后发现的这个遗址,应该属于清代。据《江苏省通志稿》有关章节表述:“雍正二年,经总河齐苏勒题准,在邳州运河建河清、河定、河城三闸,闸旁开月河以便漕运。河清闸两墙各长二十二丈四尺,高二丈八尺八寸,金门二丈二尺,闸旁月河一百二十丈……”该闸于光绪年间经过一次整修,延用至建国前。据当地村民回忆,这里曾经有一个小村庄叫“闸上”。由此印证,这里便是河清闸遗址。
顺流而下,不远处迎来了两座山,河东为盛阳山,河西叫王母山也称(望母山)。过了山行不远,就到了泇口街。泇口是我们淮海谭氏的根,清康熙年之前,这里曾经是我们的家园。单从情感上我或多或少对这个地方有些依恋,因而我为泇口曾写过几篇文章。
中运河流至此和泇河水融为一体,汇成一条颜色介于黄绿之间的运河。在一个河滩处,据说,此处是当年乾隆皇帝下船进入泇口街的河滩小路,后人称“皇路”。乾隆皇帝究竟几次下船,漫步泇口街,当地人众说纷纭,有的故事只是囗囗相传,无可考证。
泇口历史悠久,村名的来历,始于泇河。明代1604之前的泇口,是指泇河入泗水之口(泇河古时为泗水的支流)。1604年,开泇济运之后,是指西泇河入运河之口。
泇口是个很有名的地方,由于这个地方地势低洼,河多水多,水是泇口人的另一种血脉,水路,在当地人的心目中,等同于财路。运河漕运的发展,成就了泇口的“百年商埠”。泇口又处于中运河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明清时被誉为“金泇口,银窑湾。”
现在泇口的衰败、没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是陆路、空中交通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据当地老人回忆,查阅有关资料,泇口在明清时曾经是一个南北长十八华里,拥有72座寺庙,72眼井,繁华的苏北小镇。靠水运赢得了百年的繁荣,也孕育了百年的人文故事。据说,地方戏《打渔杀家》《打蛮船》的人物原型都出自泇口街。
出了泇口,中运河一路向南,流着流着先后又接纳了邳苍分洪道,城河等诸多河流,水多了,河自然变得更有神韵。
“宁走三江口,不走徐塘囗。”这可不是船夫简单的口头禅,这是中运河上船老大多年行船的经验总结。其中意思,勿庸赘述了。
徐塘口的得名,颇有点戏剧性。明末,有一项工程,叫“沂河改道,引沂济运,”当时沂河自卢口改道分流,经官湖河在此汇入中运河,目的是济漕运。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自这项工程完工,中运河漕运是畅通了,但是每年的夏季沂河上游来水失控,洪水泛滥成灾。沂河水在沟上集分成两股,冲刷成新的河流。一股汇武河经汤楼绕邳城于沙河口入运,另一条经官湖镇流至徐塘附近入运。由于洪水经年无数次地冲刷,加之人工疏浚,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口门,徐塘口因此而得名。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泇运河开通之后,徐塘口就建有徐塘闸。此闸具体位置在哪,目前还是一个谜。
清雍正二年(1724年)又在徐塘闸的不远处建了河城闸,闸上住有役夫30人,隶属于泇河巡检司。为了弄清徐塘囗,徐塘闸,河城闸的确切的位置,我电话采访了徐塘的本家大叔。他六十出头,土生土长的徐塘人。当我向他求证时,显然是有点支支吾吾,给不了一个让我满意的答案。后来我又电话采访多人,都没有确切的说法。后来我找到了张玉迎老先生。张老先生可谓是一个“运河通”,曾经编纂出版了《运河两岸话春秋》一书。说到大运河,他如数家珍,尘封已久的记忆被打开,徐塘口,徐塘闸,河城闸的真面目,在他的描述中渐渐地清晰了。虽然这些遗址在地表上没留下任何痕迹,有的地名还透露出一些信息。如运河东岸的闸南村、闸背村,这两个小村子,据说就是以当年“河城闸”为参照物而得名。为中运河历史文化增添了内涵。未来,类似于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从书中去感知认识。
猫儿窝,我路过几次。据一些书里介绍,古代是苏北一著名的集市。其旧址在今运河镇朝阳村北岸里,古运河与房亭河交叉的老运河堰上。猫儿窝也是当年中运河中的一个险段。
据《明史.河渠.泇河》一书记载:“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八月,总河侍郎曹时聘请筑郗山堤……浚猫儿窝等处之浅,建钜梁吴冲闸,增王市徐塘坝,以终泇河未竟之功。”“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御史苏惟霖疏陈黄、泇利害,请专力于泇河,略言……自直河口而上,历邳、徐达镇口,长二百八十里,是谓黄河。又百二十里,方抵夏镇。其东自猫儿窝、泇沟达夏镇,止二百六十里,是谓泇河。东西相对,舍此即彼……”“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部复惟霖疏,言:直隶猫窝浅,为沂下流,河宽沙淤,不可以闸,最为泇患。宜西开一月河,以通沂口。”通过以上几段文字,可见猫儿窝这个地名由来已久。只不过这片土地命运不济,在中运河段,因水兴盛了明清两个朝代。
1957年一场大水过后,中运河实行退堤改线工程,猫儿窝居行洪区内。1958年,由国家出资,将猫儿窝居民陆续迁出。从此,猫儿窝这个地名消失在邳州的版图中。为了纪念当年为泄洪而作出牺牲的猫儿窝百姓,一个群团组织在大运河大堤上立了“猫儿窝遗址”纪念碑。
邳州也就是这么大的地,中运河是邳州最大的河流。也许是现在文化和精神层次的提高,许多人喜欢跨越时间和空间去探访和感知古老的大运河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一股潮流。写完这篇文章,我兀自琢磨良久,中运河邳州段有这么多名胜古迹,我们这些喜欢舞文弄墨的人,有责任把它推出去。
倘若我懈怠了,便是忘了本。首先不依不饶、前来问罪的,定然便是祖辈生活在运河边的先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