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底”养好,鱼病才少!如何改良底质?用好这几个方法!

 蛙先生 2023-07-24 发布于山东

底质问题在水产养殖土塘模式中非常常见,一般在加水后,池塘底部会被水堵塞,氧气交换几乎停滞,随着长期养殖的进行,池底将被酸化为厌氧环境。事实上,这不仅仅是厌氧环境。底泥中还存在许多寄生虫、虫卵和中间宿主,新塘旺三年也是这个理。但现在,能旺一年就不错了。

01
塘底不好带来的危害

塘底不好直接导致水质差、池水缺氧、倒藻、死鱼翻塘。在越冬后,池塘底部会严重恶化,通过溶解仪测溶氧,越冬后表层水能达到20个,对于底层水将超过10多个,然而,一旦插入底泥中,溶解氧很快就会小于1;

此外,底泥中还存在寄生虫、虫卵和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例如,鲤鱼和鲫鱼孢子虫的中间宿主是底泥中的红蚯蚓,一些底栖刚毛类生物也会跑到鱼鳃上;

再加上底泥中有机物浓度过高会导致厌氧条件的形成,从而导致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增加。

02
塘底不好怎么办

1、药物改底

建议经常使用氧化性物质进行改底。注意,不是等到池塘出现问题再去用,而是将其作为日常管理模式并定期使用。频率取决于产品,通常不超过一周

在选择上,尽量使用释放缓慢、氧化性强、持续时间长的产品。减少使用释放速度快的产品,释放速度过快,在氧化成分能够改善底部之前,就会大量进入水中。事实上,它相当于对水体进行了消毒,并没有对底质改善起到很大的作用。

当然,也有使用菌类的改底产品,一般不推荐使用,原因有两个:一,菌类的选择是否正确是一个问题。二,外源菌添加到池塘底部后能否存活?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此外,一些物理性改底,如吸附类的,可用于紧急情况应急使用,但不建议长期使用。

2、机械清淤

至于清淤,据说最好每年清理一次,但在水产养殖中会发现,机械清淤后,第二年往往很难肥水。对于养殖水花来说,如果水质不肥,就不容易培养饵料生物。在这种情况下,溶氧和pH的日变化会很大,影响鱼苗的存活率;

机械清淤如何才能更好?这里我们首先看土壤质量,有些地方是粘性低的沙土。在水产养殖期间,池塘边缘将不断向池内塌陷,必须清除这种情况,将池塘底部的土壤重新推回到池塘边缘,以加固池塘堤岸;

然后看看水位,在一些地方,水位很低。推到池底后,第二年年底很容易造成底漏,整天加水。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不要年年推,可以每3-5年推一次,但是,在冬季鱼卖完后,必须将水排干,把池底好好晒晒,并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池底;

在水质方面,如果水质硬度高、碱度高、藻类旺盛,可以在加水后晒一晒,马上就能将水培肥。不需要额外的肥水。这样的池塘底部通常氧债也最多,容易造成底部水质恶化。因此,对于像这样的塘,建议机械清淤的频率应该更高,以减少池塘底部的氧债,次年肥水的问题应该相对较小;

机械清淤后,一定要晒,不要直接下水放鱼!至少要晒到表面黑土变色,直到它变色并变成正常的土色,当然,阳光晒得越多越好,最好能晒裂。这样,底泥中的有毒物质才可以被完全去除;

3、药物清塘

这与所说的药物改底不同,指的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在鱼卖完后,直接在池塘底加入大量的清塘药物,杀死野杂鱼并氧化塘底

常用的有生石灰、漂白粉和三氯。有些还会使用敌百虫杀死池塘底部的野杂鱼和红线虫;

在药物清塘后,一定要等药物完全降解之后再回水,而在回水后,一定要养半个月水后,再放鱼。

不改好底,怎么养好鱼?底质的问题还在于平时的养护,把底养好,鱼病才少。

点个赞与在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