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关条约的“锅”,应该由谁来背?

 嘟嘟7284 2023-07-24 发布于广西

别看光绪已经二十四岁了,但在军事领域,他的能力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战争的走向,与光绪的想象大相径庭。战争爆发后,清军便在朝鲜欢驿吃了第一场败仗,不得不退守平壤,以期从长计议。

打了败仗,光绪对此不以为然,仍执意对日全面开战,命令前线的清军给予日军“迎头痛击”。同年九月的平壤之战,李鸿章的军队再次吃瘪,被打得落荒而逃。在此之后,日本人用了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将清军赶到了鸭绿江外,吞并了朝鲜。

战报传回朝廷后,光绪拍案大怒,他觉得这都是李鸿章这个老家伙办事不力的结果——这个老家伙,早就混成了老油条,骨子里的勇气和信心早就被消磨光了,所以他带的兵才会打败仗。于是,光绪一纸诏书,摘掉了李鸿章的顶戴,希望他能戴罪立功,努力打赢这场战争。

不过,诏书还没送到李鸿章处,战况进一步恶化。

1894年十月,鸭绿江防线被日军突破,日军长驱直入,一直打到奉天城外。当时,镇守鸭绿江防线的是清朝名将宋庆,他所率领的也是大清王朝装备最精良,训练最有素的铁军。虽然,每个清兵都勇敢杀敌,但在日本人的压倒性火力下,仍无法抵挡。

到了现在,光绪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军队不是“不敢于胜利”,而是根本没法打胜仗。日本人的军事水平,与清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现在该考虑的,不是怎么从地图上抹去日本的版图,而是如何保住中国的版图。

此时此刻,光绪在考虑的是什么?

那就是如何保住紫禁城。圣旨像雪片一样从京师飞出,每一道的要求都如出一辙,那就是在外地的将领们一定要截住长驱直入的日军,不能让他们打到清统的根基——京城。

然而,无知的光绪并不知道,这种指挥恰恰犯了兵家大忌。在日本人犯境的那一瞬间,这场战役的性质就已经从局部战争变成了生死攸关的全面战争。李鸿章对这一点有很清醒的认识,于是他接连上奏朝廷,希望光绪收回成命,与日本人打持久战。

可以说,李鸿章提出的建议,是当时最行之有效的战术。不少老谋深算的大臣听说了李鸿章的建议后,纷纷点头认同。可惜,心急的光绪根本没有耐心。日军向京城推进一步,光绪的心就颤抖一次。他最害怕的,就是日本人重演当年八国侵华的惨剧,让他和太后再次仓皇“西狩”。在战争打响之前,光绪的雄心壮志早已烟消云散。

光绪对所有前线的将领,都采用了两种态度:

一是无止境的指责,将黑锅全都扣到他们头上,说他们胆小畏战,无勇无谋云云;

另一种是威慑,动不动就搬出军法、严惩等字眼。在光绪的威逼之下,越来越多的精兵强将被送上战场,却都像泥牛入海一样被日本人逐一击破。

翻看翁同龢的回忆录,我们便能在这些文字中找到光绪一些不为人知的缺点。我们所认识的那个文弱且勤奋的皇帝,其实有着偏执、狂妄、焦躁的“第二人格”。

光绪九年,翁同龢的日记中先后记载了光绪六次大发脾气的情况。某次光绪发起了无名火,拍碎了表上的玻璃,将手扎得鲜血横流,“手尽血也”。后来,与太监斗气,“扑而破其面”,将太监的脸抓破。小孩子的脾气阴晴无定,实属平常。但像光绪这样,一发脾气就要伤人伤己的,并不多见。从这些记载中,我们能够看出光绪的心中有阴暗面,他骨子里的暴虐是遮盖不住的。翁同龢在日记中坦言:“圣性如此,令人恐惧。”

虽然,光绪自幼便活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下,但他的身份终究是“皇帝”。“皇帝”这一特殊身份,给他的人性带来巨大的转变。从进宫的那一刻起,光绪就察觉到了自己身份上的转变,他已成为与同龄人截然不同且高高在上的存在,是与众不同的。与野史传说中那个任人欺凌的小皇帝截然相反,光绪在皇宫中的做派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根据《紫禁城的黄昏》记载,哪怕是平日里与光绪最亲近的宫人,都不敢直视光绪的眼睛,因为这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事”。

在慈禧面前,光绪必须做出一副言听计从的乖巧模样,但只要出了后宫,他所遇到的一干人等,就会对他绝对服从。光绪极少经受挫折,所以他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

战争刚刚爆发时,皇宫中的气氛一如既往地轻松,慈禧还在筹办自己的六十大寿。然而,让慈禧措手不及的是,当她的寿典如期举行时,日本人已经打到了辽东半岛,直逼京师。

值此之际,慈禧终于无法从容下去了。

在光绪手忙脚乱地指点江山时,慈禧开始秘密召见举足轻重的大臣们,决定向日本人请和。慈禧眼光毒辣,她已经预感到继续打下去,清朝毫无战胜日本的可能。

是继续拼下去,还是求和,文武百官各执一词,相持不下。光绪被主战派和主和派夹在中间,陷入两难的抉择。自入宫以来,光绪从未承受过如此沉重的压力,他的精神状态根本无法适应这场剧变。继续打下去,需要的是坚定的意志力,与敌人讲和,需要的是果决的判断力。显然,这些潜质都是光绪所不具备的。

李鸿章是个典型的老狐狸,他不愿为光绪背负骂名,所以他才会在前往日本谈判之前,将一个举足轻重的现实问题甩给光绪:究竟割不割地?如果不割,谈判肯定无法继续下去;如果割地,这罪名谁来背负?李鸿章在光绪面前表示,他本人坚持反对割地。值此之际,慈禧的做法又将了光绪一军,太后同样拒绝割地。

当所有人都将难题抛给光绪时,光绪不得不下定决心。他召集了李鸿章,让他在谈判桌上酌情同意日本人的割地要求。到了这时,光绪已经从一个激进的主战派,迅速转变为保守的主和派,他甚至比任何人都想要求和。

罢了,一切的骂名,就由我来背吧。光绪在和议上签下了字,为这场屈辱战争画上了更屈辱的句号。

然而,光绪性格上的缺陷,带给这个国家的灾难还没有停止。那些与光绪接触比较频繁的大臣发现,皇帝自亲政开始,他的表现变得非常诡异,就像是两极分化一样。有时,光绪的精神头非常足,每件事都要亲力亲为;然而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光绪意志力消沉,每天没精打采,得过且过。

每个在光绪朝当官的大臣们都清楚这样一个情况,那就是光绪所批复的公文上,皇帝的字体非常古怪。有时光绪的字体宏大有力,让人看得精神一震;有时光绪的字体细小扭曲,给人一种软弱无力的感觉。如果是不知情的人,根本不会相信这两种字体是同一个人写的。在清朝乃至历朝历代的皇帝中,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帝师翁同龢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在他的日记中我们能够看到,有时小光绪精神振奋,学习的效率非常高。然而,这种情况根本无法持续太长时间,用不了多久光绪就会恢复精神涣散的状态。对此翁同龢十分忧虑,但苦无良策。光绪有时能将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意志力水平极高,表现非常积极。不过,这种状态维持的时间非常有限,一旦经历一丁点挫折,光绪就会被“打回原形”。总的来说,光绪萎靡不振的时候远比精神振奋时多得多。

说到这,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应该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光绪有严重的精神问题,也就是“间歇性抑郁症”。早年的帝王式教育,让他成长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某件事,唯有尽善尽美,对于光绪而言才算是有意义,否则就是毫无意义的。光绪的字典里,根本没有“退而求其次”这五个字,他与现实主义相距甚远。对于光绪来说,要么将事情处理得非常完美,要么就干脆破罐子破摔。

光绪的心理,就这样在两种人格之间不停地切换。在意志消沉的时候,他对自己无比厌恶,觉得自己就是古往今来第一废物,浑身上下没有一丁点优点。在精神振奋的时候,他又坚信只要能“弃恶从善”,一切都会好起来,自己终将变得完美无瑕。在甲午战争,乃至后来发生的变法事件中,几乎所有的关键历史时刻,我们都能看到光绪所表现出的这种心理上的缺失。

在那个没有心理医生,且精神疾病不受到重视的年代,这样的心理疾病足以毁掉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更可怕的是,患有心理疾病的光绪是一国之君,他不健全的心智终将给国家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