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要 | 论“天地之心”(经学论坛第二期)

 花间一酒壶 2023-07-25 发布于浙江
Image

「论“天地之心”」会议纪要


来源:「经学评论」公众号
西元2023年7月14日



Image

2023年6月21日,由清华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经学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经学论坛”第二期在清华大学人文楼211室如期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论天地之心”,清华大学哲学系唐文明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吴飞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陈壁生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高海波副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赵金刚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娄林老师、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吕明煊副教授参与讨论,北京大学哲学系程乐松教授主持论坛。

Image

唐文明老师首先进行引言。唐老师通过对陈壁生老师和吴飞老师近期论文的评议来展开自身的观点。唐老师立足于宋儒的传统,认为吴老师在对“何为生物之心”的讨论上,没有区分气化和形化,最初的生是气化,后面是形化。

唐老师指出,吴老师所阐述的生生论,针对的是近代科学的世界观,但他接受了现代性的前提,未必符合中国古人的生活经验,其所使用的“自然”概念也是可疑的,且受到对基督教的偏见影响。我们应该面对儒家自身的文本和经典,不能一味和基督教世界观求异。唐老师认为,吴老师的观点落脚在“人为天地之心”,强调三才之道、自然和文明的连续性,这些主张对自己也非常有启发。同时,也应该重视基督教中“神义论”、“目的论”等命题的价值。

唐老师主张,所谓“生生”的意涵,前一个生是“气化”和“形化”,后一个生是“德化”,前者是天地化生,后者是人道化成。生生不是重复循环的,儒家主张“天地之大德曰生”,而非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没有一个纯粹作为质料的自然。

Image

唐文明老师


唐老师进而对陈壁生老师的文章做了评议。他指出,陈老师的关切点是圣人,强调六经的合法性来自于圣人,而圣人是天地之心的代表。在重视圣人的基础上,陈老师区分了“天地之心”和“天心”。天地之心更多是在宇宙论的维度中,天心则是在政教的维度中的。这个区分非常细致,人是三才之一,但差别在于“人”不只是一个中间位置,人乃生之最灵,才能成为“三才”。

唐老师认为,天地之心和天心的宇宙创生论和政教论问题是可以统合在一起的,但如果只把天地之心落实到圣人上,而不突出实有的天心与天地之心,在讨论圣人感生问题时恐怕还是会有需要商榷之处。陈老师对强调经典正当性的强调,使得天地之心问题具备了儒学复兴的维度,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Image

吴飞老师


吴飞老师随后发言。吴老师主张,儒家中确实存在宗教性的因素,但和基督教传统完全不同,更类似于李泽厚先生提出的“巫史传统”。到殷周之际,上古的萨满宗教被充分人文化,成为儒家的先声。从“巫”对于天的理解到史官对于“天”的理解,从萨满宗教仪式到“礼”的演变线索是值得注意的。一神教的传统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化,神是自然世界的创造者,而中国的宗教传统是自然之内的神秘化,不存在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神。

吴老师认为,理学的“理”并不是设计天地万物的创造性本原,中国思想中没有超越于自然之外的创生神,自然没有目的,是人给自然赋予了目的。中国文明中“史”的传统,也并不是从天地创生开始记载的,而是以文明奠基的五帝时代作为起点。关于神义论问题,传统神义论一般是从奥古斯丁开始,但现代神义论来自韦伯对宗教的理解,韦伯认为,所有宗教都源于对命运不公的神义论问题的思考。在中国传统中有类似的问题,但其并不以神义论的方式呈现,而是通过占卜和后来的《易》学来理解天命,命运并不是绝对的。

Image

 陈壁生老师


接下来是陈壁生老师发言。陈老师指出,唐文明老师主要是论述天地之心所表现的天地的主宰性,突出“心”的作用,通过心统合理气,以心作为创生者,强调在创生后才有理气问题。唐老师将“心”放在宇宙创生的维度上理解,可谓是现代儒家的“新心学”。相比之下,吴飞老师将“理”作为“纹理”而非“实体”的理解近似罗钦顺的立场,而非朱子的立场。但传统“汉宋兼采”的学问都对朱子的讲法更青睐。

另外,吴老师接受的“巫史传统”实际上是近代学术对中国传统的一种描述,今天我们讲经学,如何消化这一传统是个重要问题。在经典中,“巫”的地位是非常边缘的,在经学中,可以沟通天人的从来都是圣人。巫史传统的解释会把周公看作大巫师,但在经学传统并不这样理解。

陈老师认为,经典中的“天地之心”通向“人为天地之心”、“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文主义的精神,以锚定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在经学中,自然和政教实际上存在着紧张关系,在抬高人的地位的同时,又要对人加以限制,使得人能够重新回到自然去。圣人统天地之心,也是圣人施行教化,使得人从天地之心到回归到自然的状态。

在三位老师的发言后,论坛进入茶歇和中场休息,随后进行的下半场是几位老师对“天地之心”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Image

高海波老师


高海波老师指出,从古至今对“天”的理解都在不断变动中,可以通过动态的视角重新审视“天”的问题。在程朱理学所讲的“感应”中,“天地之心”的实体意味是比较强的;而陆王心学的“本心”和“良知”本身就是天地之心的一个体现。此外,《易传》中“复见天地心”和陆九渊“宇宙即是吾心”等论述都深刻影响了对“天地之心”的认识,其切入点并不都是天地创生的问题。

高老师关注“天”是否有知觉的问题,冯友兰先生谈到宇宙的“心”的问题,认为宋明理学所讲的“心”受到佛教的影响,而先秦时期的“心”更多是在个体层面上讲。先秦以来儒学强调性和命的平衡,理学中的“理”有必然性的意涵,“气”则是偶然性的流行,吴飞老师的主张正是从“气”的维度切入。宋明理学对“天地之心”的讨论兼有政教的视野和心性的维度,目前应该首先锚定讨论的中心。

Image

赵金刚老师


赵金刚老师从“述朱”的立场出发,指出对“天地之心”的讨论离不开朱子。当今中国哲学对朱子的理解有多个不同的方向和路径,但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一直在其中。而陈来老师所使用的“规律”和“秩序”或能更好地概括朱子“理”概念的多重面向。赵老师自述其“归本横渠”,在宋明理学当中,“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没有创生性的时间主张。

中国哲学虽然没有超经验的目的论设想,是一个“常理”的世界,但对于“气”的理解却蕴含着价值性维度。以牟宗三为代表的论者消解了“气”的道德性,但在中国哲学传统中,“气”恰恰是昂扬的、积极的,充满能动性的。在此基础上回到“生生”,我们才可能对很多问题进行解释,包括礼学中的“亲亲”和“尊尊”问题。

Image

娄林老师


娄林老师认为,“天地之心”问题中涉及到的宇宙论和人类灵魂的关系也是西方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譬如柏拉图的《蒂迈欧》。自西方现代性发端以来,宗教在与哲学的关系中逐渐衰微,而唐老师直面这一问题,试图探索人的根本生存处境,依照柏拉图的表达,即人和宇宙整体的关系,是勇敢而罕有的努力。

不过,如果给予人性形而上学奠基,经学的道路以承认人性的差别为前提,而朱子“凡圣无别”的主张却可能导致形而上学普遍化的冲动,这恰恰是现代性所面对的根本问题。其次,时间开端性的问题也很重要,娄老师认同吴飞老师的主张,在时间中文明的开端是决定性的,不同的历史叙述内蕴着不同的历史哲学和时间观。

Image

吕明烜老师


吕明烜老师表示,“天地之心”问题和宇宙论密切相关,近年来学界对宇宙论的关切,代表着当代儒学在理论上的自觉成熟。吕老师认为,宇宙论的关键不是去揭示宇宙、自然之生成、运行的方式,而是借助这种生成运行的描述,去揭示人与天地、外物的关系。他进而提出,“天心”问题固然是宇宙论问题的“发动机”,但这个“发动机”的合理运行及继续展开,需要在周围理论“零部件”的相互校准中调试完成。

因此,若想对天心问题进行完整把握,应该从整个宇宙论的理论系统出发,利用“天心”以外的理论问题来校准“天心”问题的讨论方向。第一个要点是“参天”的问题,参天是一个发出的动作,而非仅仅是一个效果,要放在“天心”形成之前来理解。第二个要点是“元”的问题,要理解“元”在“始基”“开端”“原料”以外的意义,思考“元”何以能够“正”天。最后,吕老师引介并质疑了荻生徂徕对制作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儒学面对现代性思潮冲突的参考路径。

唐文明教授对老师们的发言进行了简要的回应。唐老师指出,自己的写作完全从朱子“太极是理”的说法出发,又意识到“心”的因素不可或缺。而在现代科学世界观中,“理”的存在受到质疑。在气化流行的领域外,还有超越流行的永恒“理”世界,这是朱子理学的坚持。今日讨论的核心问题还是“古今之争”,古典究竟是以碎片的形态作为现代性的文饰,还是可以直指现代文明的核心,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Image程乐松老师


程乐松老师对讨论进行了总结,程老师肯定了积极展开思想交锋对学术推进的作用,充分展示分歧,更能呈现问题本身的意义。关注宇宙论这种为我们自身奠基的问题,恰恰体现了对人类自身有限性的承认,我们的观察可以溢出我们自觉的有限性,可以反向观察我们的有限性是如何被塑造的。在此基础上,出发还是回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径,出发是重新找到一种更整全的方式回答现代性的问题,回向则是呈现问题的本原性,各位老师对此都表现出了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在思想的勇气和生活的智慧之间的抉择。

程老师认为,各位老师对自己的立场都有充分的自觉,今日讨论的“自然与超越”、“圣人的重要性”、“理作为秩序”、“主宰与流行”等议题都有着重要的价值。老师们对“天地之心”问题的持久关怀,充分显示出了在当代自觉的建构中国哲学思考体系的昂扬思想勇气。

 陈壁生老师最后感谢了各位老师们对“经学论坛”的支持,欢迎各位老师继续为“经学论坛”提供议题,期待日后能够和老师们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Image


责任编辑:慊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