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世高与佛教最初传入南海(上)

 ymkst 2023-07-25 发布于湖北

编者按:

广东佛山,今天以武术家黄飞鸿的佛山无影腿、叶问咏春拳闻名于世,但佛山这座得名与“佛”有缘,这是史料与佛教资料都有记载的,反而世人知之甚少,由广东省禅宗文化研究基地与佛山民族宗教事务局牵手,于2013年推出的一本佛教研究著作《佛山佛教》,对此作了一番详细深入的考证与梳理。更难得的是,书名定位虽在“佛山”,在徐文明教授的笔下,成了一部对佛教东传中华历史梳理研究的难得作品,如果我们只简单的将此书当成一本地方宗教志式的普通资料,就严重低估了其价值。

有明确资料记载,佛山得名于唐代,但与佛结缘却早在东晋时期,罽宾国的昙摩耶舍于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到达佛山,弘扬佛法十年,并建了塔坡寺,为佛山命名留下伏笔。而昙摩耶舍与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同为般若多罗的弟子,可谓师兄弟。而徐文明教授在落笔到昙摩耶舍故事之前,已经用足足一章节50页的内容梳理佛教东传至广东的历史,从安世高、支娄迦谶到康僧会等高僧与岭南佛教的因缘,并对《牟子理惑论》的作者及成书年代背景,做了详细和深入研究,给出极高的评价。

通观全书,从东汉三国梳理起,一直到宋元明清时期的佛教发展都做了详实的考证,加之文笔清晰明快,资料来源可究,观点时有出新,却非强要标新立异,对所有关注佛教或者对历史有心的读者来说,阅读下来不仅有豁然开朗,也同时对佛教知识有了更深入理解。

此书之成,因缘和合,广东省禅基地与佛山民宗局用心颇多,有成果若斯而不为更多人知晓,未免宝珠蒙尘,《禅宗文化》特此重新整理其中部分章节,分篇登载,方便大众阅读传播,也让好书得以叠彩成蹊,不至于冷落。

第一节 安世高与佛教最初传入南海

佛教发源于印度,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佛法东传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是北方的陆路,一是南方的海路。佛教传播与商业往来是密不可分的。自古以来,无数的商船穿过狭长的马六甲海峡,往来于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形成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从印度的南海到中国的南海,一批又一批为了弘传佛道不惜生命的僧人搭乘商船,往来于印度与中国两大文明古国之间,互通有无,相互交流,形成了一条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精神纽带,温暖的印度洋季风更是把佛法吹到了中国南海,传到广东,带到佛山。

据《晋书》卷十五:

交州。案《禹贡》扬州之域,是为南越之土。秦始皇既略定扬越,以谪戍卒五十万人守五岭。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岭峤。时有五处,故曰五岭。后使任嚣、赵他攻越,略取陆梁地,遂定南越,以为桂林、南海、象等三郡,非三十六郡之限,乃置南海尉以典之,所谓东南一尉也。汉初,以岭南三郡及长沙、豫章封吴芮为长沙王。十一年,以南武侯织为南海王。陆贾使还,拜赵他为南越王,割长沙之南三郡以封之。武帝元鼎六年,讨平吕嘉,以其地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日南、九真、交阯七郡,盖秦时三郡之地。元封中,又置儋耳、珠崖二郡,置交阯刺史以督之。昭帝始元五年,罢儋耳并珠崖。

元帝初元三年,又罢珠崖郡。后汉马援平定交部,始调立城郭置井邑。顺帝永和九年,交阯太守周敞求立为州,朝议不许,即拜敞为交阯刺史。桓帝分立高兴郡,灵帝改曰高凉。建安八年,张津为刺史,士燮为交阯太守,共表立为州,乃拜津为交州牧。十五年,移居番禺,诏以边州使持节,郡给鼓吹,以重城镇,加以九锡六佾之舞。吴黄武五年,割南海、苍梧、郁林三郡立广州,交阯、日南、九真、合浦四郡为交州,戴良为刺史,值乱不得入,吕岱击平之,复还并交部。赤乌五年,复置珠崖郡。永安七年,复以前三郡立广州。……

广州。案《禹贡》扬州之域,秦末赵他所据之地。及汉武帝,以其地为交阯郡。至吴黄武五年,分交州之南海、苍梧、郁林、高梁四郡立为广州,俄复旧。永安六年,复分交州置广州,分合浦立合浦北部,以都尉领之。孙晧分郁林立桂林郡。及太康中,吴平,遂以荆州始安、始兴、临贺三郡来属。合统郡十,县六十八,户四万三千一百二十。

又据《广东通志》卷六:

秦平百越,设置南海郡,秦末,南海尉赵佗自立为王,都于番禺。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再平南越,设置南海等七郡。建安八年(公元203)癸未改交趾为交州,增置州牧,赐交州牧使持节,给鼔吹。十四年(公元209)己丑,以士燮为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十五年(公元210)庚寅,徙交州刺史治南海。吴黄武五年(公元226)丙午,交州牧士燮卒,析合浦以北三郡置广州,不久复为交州。永安七年(公元264),再置广州。

如此先有南海郡,后有交州,再置广州,隋朝开皇十年(公元590)设南海县。南海是沿用至今的地名,只是所辖范围越来越小,而佛山本为南海的一个乡镇,直到现代才成为一个地级城市。

佛教何时传到南海郡难以定论,不过最晚不会迟于东汉末年。

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三《安世高传》:

世高穷理尽性,自识宿缘,多有神迹,世莫能量。初,世高自称:“先身已经为安息王子,与其国中长者子俱共出家。分卫之时,施主不称,同学辄怒。世高屡加呵责,同学悔谢而犹不悛改。如此二十余年,乃与同学辞诀云:'我当往广州毕宿世之对。卿明经精进,不在吾后,而性多恚怒,命过当受恶形。我若得道,必当相度。’既而遂适广州,值寇贼大乱,行路逢一少年,唾手拔刀曰:'真得汝矣。’世高笑曰:'我宿命负卿,故远来相偿。卿之忿怒,故是前世时意也。’遂伸颈受刃,容无惧色。贼遂杀之。观者填路,莫不骇其奇异。既而神识还为安息王太子,即今时世高身也。”

世高游化中国,宣经事毕。值灵帝之末,关洛扰乱,乃杖锡江南,云:“我当过庐山度昔同学。”行达郑亭湖庙。此庙旧有灵验,商旅祈祷,乃分风上下,各无留滞。尝有乞神竹者,未许辄取,舫即覆没,竹还本处。自是舟人敬惮,莫不慑影。世高同旅三十余船,奉牲请福。神乃降祝曰:“舫有沙门,可便呼上。”客咸共惊愕,请世高入庙。神告世高曰:“吾昔在外国,与子俱出家学道,好行布施。而性多瞋怒,今为郑亭湖神。周回千里,并吾所统。以布施故,珍玩无数;以瞋恚故,堕此神中。今见同学,悲欣可言!寿尽旦夕,而丑形长大。若于此舍命,秽污江湖,当度山西空泽中也。此身灭,恐堕地狱,吾有绢千匹,并杂宝物,可为我立塔营法,使生善处也。”世高曰:“故来相度。何不现形?”神曰:“形甚丑异,众人必惧。”世高曰:“但出,众不怪也。”神从床后出头,乃是大蟒蛇。

至世高膝边,泪落如雨,不知尾之长短。世高向之胡语,傍人莫解。蟒便还隐。世高即取绢物,辞别而去。舟侣扬帆,神复出蟒身,登山顶而望。众人举首,然后乃灭。倏忽之顷,便达豫章。即以庙物造立东寺。世高去后,神即命过。暮有一少年上船,长跪世高前,受其咒愿,忽然不见。世高谓船人曰:“向之少年,即郑亭庙神,得离恶形矣。”于是庙神歇没,无复灵验。后人于西山泽中见一死蟒,头尾相去数里。今寻阳郡蛇村是其处也。

世高后复到广州,寻其前世害己少年。时少年尚在,年已六十余。世高径投其家,共说昔日偿对时事,并叙宿缘,欢喜相向,云:“吾犹有余报,今当往会稽毕对。”广州客深悟世高非凡,豁然意解,追悔前愆,厚相资供,乃随世高东行,遂达会稽。至便入市,正值市有斗者,乱相殴击,误中世高,应时命终。广州客频验二报,遂精勤佛法,具说事缘。远近闻知,莫不悲叹,明三世之有征也。

安世高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早已成为定论,其为当时佛学界巨擘,中土佛经翻译第一人。然而由于其经历中有很多的神话传说,学者讳言。如汤用彤先生对安世高的译经贡献赞美有加,但又谓《高僧传》所载多怪诞而不录其史事,也对安世高到过广州(实为南海)的事实略而不谈。

依照《出三藏记集》和《高僧传》的记载,安世高不仅到过南海,而且很有可能是“两世”到此。如前所述,安世高自称,他在前世就是安息国的王子,与本国的一位长者子一起出家,同学佛法,然而他的那位同学虽然喜欢布施,精进求法,但是嗔心很重,脾气暴躁,一旦化缘时遇到不如意的事便火冒三丈。

虽然安世高前身多次劝告批评,他也表示忏悔,但还是无法改正。如此过了二十多年,安世高前身便辞别同学,道:“你性多嗔怒,来世必然身受恶形,转生异道,我将来得道后必度你,现在到中国广州(当时未有广州之名,实为交州南海)偿还宿债。”于是他来到中国南海,正好遇到寇贼大乱,路上遇一少年,拔刀说道,“终于找到你了”,安世高前身笑道,“我过去欠你一命,因此远远跑来偿还,你的愤怒是前世因缘所起”。于是他伸着脖子受死,贼便杀之,当时路上观者很多,对他安然受死感到非常奇怪。在他死后,神识灵魂又回到安息国,即是安世高今生。

这一故事是个神话,真假不必细究,但神话之中可能隐含着历史事实。安息国与汉朝早有往来,在西汉之时便通汉使,于东汉又多次遣使来献贡。所谓安世高前身,应当是他祖辈的安息王子亦曾出家修道,来到中国南海一带时正好遇到贼乱,不幸遇害。

据《后汉书》卷五:

(元初三年正月)苍梧、郁林、合浦蛮夷反叛(苍梧郡,今梧州县也。合浦郡,今廉州县也),二月,遣侍御史任逴督州郡兵讨之(逴,音丁角反)。郡国十地震。三月辛亥,日有食之。丙辰,赦苍梧、郁林、合浦、南海吏人为贼所迫者。

汉安帝元初三年(公元116)正月,苍梧等三郡叛乱,波及南海,因此亦有南海郡吏人为贼所迫。如果安世高前身确实曾经来华,那么很有可能在这次叛乱中遇难。因为安世高于汉桓帝初来华,在建和二年(公元148)便开始译经,是时三十余岁,正合其时。当然这位前代的王子僧人也不一定是安世高前生,他有可能前来南海传教,由于当地的土著蛮夷无法理解他的教义,双方产生了误会,由此遇害也是完全可能的。

僧祐称安世高于灵帝末年离开洛阳,经江西来到广州南海,此时那位前世杀他的少年仍然在世,已六十余岁,个中恐怕有问题。如果该少年在世,应当是八十余岁。假如他当时是六十余岁,那么他在少年拔刀杀人之时也不会低于十五岁,那么安世高当时就只有四十多岁,最高应当不到五十岁。而他当时来华已经有四十余年了,总不会是七八岁时便来中国吧!“六”和“八”字形相近,或许原来作“八十”,后来误为“六十”,《高僧传》可能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干脆不提少年的年龄了。

总之,这个神话故事折射出一个历史事件,即早在东汉安帝之时,便有安息国僧人来到南海传法,只是由于机缘不顺,因缘不具,这次传法并不顺利,佛教在南海并未得到广泛的信受,也未能流传下去。

无论上述故事是真是假,安世高晚年到过南海则是不争的事实。他又见到了那位杀他前世的少年。而那少年此时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了。安世高直接来到老者的家,对其说到昔日之事及宿世因缘,此南海客一闻之下,豁然大悟,便一心忏悔,对其厚资供养。安世高在南海停留多久不详,具体游历过哪些地方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作为一代佛教大师,他来到南海当然不只是为了避难,虽然缺少具体记载,但他肯定在这里弘扬过佛法。

后来,安世高又在南海客的陪同下东行会稽,在那里是他人生中最后的岁月,他不幸在市场中被人误伤而死。南海客目睹两世果报,因此精勤佛法,广说这一因缘,远近闻听,无不悲痛。此不知姓名的南海客成为安世高在南海的俗家弟子,也是本地最早的佛教徒之一。

安世高入灭之年失载,但不会晚于汉末。

据《出三藏记集》卷十《沙弥十慧章句序》第二:

严佛调所造

昔在佛世,经法未记,言出尊口,弟子诵习。辞约而义博,说鲜而妙深。佛既泥曰,微言永绝,犹谷水消竭,日月陨坠。于是众贤共使阿难演其所闻,凡所著出十二部经。其后高明各为注说,章句解故,或以十数。

有菩萨者,出自安息,字世高。韬弘稽古,靡经不综。愍俗童蒙,示以桥梁,于是汉邦敷宣佛法。凡厥所出数百万言,或以口解,或以文传。唯沙弥十慧,未闻深说。夫十者数之终,慧者道之本也,物非数不定,行非道不度。其文郁郁,其用亹亹,广弥三界,近观诸身。

调以不敏,得充贤次,学未浃闻,行未中四。夙罹凶咎,遘和上忧,长无过庭善诱之教。悲穷自潜,无所系心。于是发愤忘食,因闲历思,遂作《十慧章句》。不敢自专,事喻众经,上以达道德,下以慰己志。创奥博尚之贤,不足留意;未升堂室者,可以启蒙焉。

这是安世高的门人严佛调在安世高卒后所作的《沙弥十慧章句序》,其中言到安世高“于是汉邦”传法,表明当时仍在汉世。因此安世高卒年的下限为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

由于安世高影响很大,并且本身有不少神异故事,后世关于他的神话传说也很多。

据《高僧传》卷一《安世高传》:

又《别传》云:晋太康末,有安侯道人,来至桑垣,出经竟,封一函于寺,云后四年可开之。吴末行至杨州,使人货一箱物以买一奴,名福善,云是我善知识。仍将奴适豫章,度郑亭庙神,为立寺竟,福善以刀刺安侯胁,于是而终。桑垣人乃发其所封函,材理自成字云:“尊吾道者居士陈慧,传禅经者比丘僧会。”是日正四年也。又庾仲雍《荆州记》云:晋初有沙门安世高度郑亭庙神,得财物,立白马寺于荆城东南隅。宋临川康王《宣验记》云:蟒死于吴末。昙宗《塔寺记》云:丹阳瓦官寺,晋哀帝时沙门慧力所立。后有沙门安世高,以郑亭庙余物治之。

慧皎已然指出,这些故事在时间上都有问题,大多自相矛盾,可信度不高。安世高活到晋朝的可能性不大,但慧皎认为封函之记为实,表明陈慧、康僧会一系为安世高禅法的嫡传。依照上述传说,安世高还到过桑垣(不详何地,当距扬州、豫章不远)、扬州、荆州等地,并且译经建寺,这些或许不是事实,只是表明安世高在后世影响很大,各地都希望他曾经到过本地。

安世高持戒精严,又多才多艺,兼通方术。其学问根本,在于小乘说一切有部的禅数之学,故所译经典,也不外此类。安世高所译经典的确切部数已不可考,但与禅法有关的,大致有《大安般守意经》一卷、《禅行法想经》一卷、《地道经》二卷、《阴持入经》一卷等,其中尤以《大安般守意经》代表了他所传禅法的特点,最为重要。

安般,即数息观,本为五门禅法(数息、不净、慈心、因缘、界分别观)的一种,《大安般守意经》则以数息观为中心和起始,将五门禅法贯通起来,以达到守意调心,进入禅定状态的目的。现存本《大安般守意经》为两卷本,由于其中混入了注家的注文,导致正文注文不分,变成两卷,其内容亦显杂乱。所谓安般守意,安般是手段,守意是目的。守意即意念不乱,一心,与禅定同义,安般守意分为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六个阶段,其中数息、相随、止为外,观、还、净为内,行此六事是为了随顺出世间之道,从而解脱得果。此六事都是调心方法,“数息为遮意,相随为敛意,止为定意,观为离意,还为一意,净为守意”,意为数息是遮除乱意,相随即收敛乱心,止是使心意定止,观为远离杂念,还为一心,净为守持道意,如此循序渐进,次第修习,就可以除去世间习气,证道得果,达到清静涅槃。

安般六事是与整个佛教思想密不可分的,此经以六事加上四圣谛合称“十黠”,又称“十黠成”,即成道之智慧,且以三十七道品为“行成”,即成道之实行方法。还将六事配合三十七道品进行进一步的阐释,认为“数息为四意止”,以“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念处观配合数息观。“相随为四意断”,将四正勤(又称四意断,即“一、恶法已生令断,二、恶法未生令其不生,三、善法已生令增长,四、善法未生令生”)与相随配合起来。“止为四神足念”,将身、口、意、道四种神足与止联系起来,意为止阶段可引发各种神通。

“观为五根、五力”,五根即信根、勤(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此五根所具之力即称五力,将观与五根、五力联系起来,意为在观的阶段已具备佛性善根及由此而生的神通力用。“还为七觉意”,七觉意,又称七觉支,即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将还与七觉支联系起来,意为至还阶段已逐渐舍离世间,返本还原。“净为八行”,八行即八正道,将净与八正道联系在一起,意为到此阶段如同备修八种圣道,证道得果,身心俱净。将六事与四圣谛,三十七道品联系起来,表明禅法与佛法、禅法与禅理的不可分,说明作为佛法的一个组成部分,禅法一向是与整个佛教思想同步发展的。

此经卷上配合四禅详细说明了数息等六个阶段的修习方法。数息为第一阶段,其目的是“遮意”,即遮除杂乱的意念,将意念集中到呼吸上,注意呼吸的长短,并进一步消除长短之念,就可以除却乱心、使意定止。行数息有三个要求,“数息有三事。一者当坐行,二者见色当念非常不净,三者当晓嗔恚、疑、嫉,令过去也”。

即在数息之时先使身心宽适,除却贪、嗔、痴等邪念。数息时先念入息,后念出息,从一到十,周而复始。一、三、五、七、九属外意,为入息,二、四、六、八、十属内意,为出息。数息从一到十、十数不乱,称为短息,如果中有错乱,就得重新数起,故超过十数,称为长息。十数不乱从另一意义上又称为长息,因为它不错乱,故能连绵不断。

行数息要注意从一到十,次第不乱,莫过十数,莫减十数,过与不及,皆不可取。数息时留意息之长短,自能觉知,即称自知,其中有十六自知,又称十六特胜,即自知喘息长、喘息短、喘息动身、喘息微、喘息快、喘息不快、喘息止、喘息不止、喘息欢心、喘息不欢心、心念万物已去不可复得喘息自知、心无所念喘息自知、捐弃所思喘息自知、不捐弃所思喘息自知、放弃身命喘息自知、不放弃身命喘息自知。

数息时应当意无所念、专心致志,耳不闻外声,目不视外色,亦不应执著于气息的迟疾大小,如此才能十数不乱。同时十数是对应十恶的,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七恶意属外,嫉、嗔恚、疑三恶意属内,外多内少,故先数入息,以止外罪,后数出息,以止内恶。如此十数又与戒律产生了关系。(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