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造反却能升官发财,刘邦的无奈妥协

 正哥与泪痕春雨 2023-07-26 发布于山西

                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汉帝国的建立之荡平天下(六十二)

声明一下,明天本公众号会发一篇广告文章,请大家不要感到奇怪。

公元前200年12月,赵国二相贯高、赵午谋反弑君案发。(见链接:《军事奇袭》)

我们仔细介绍了,贯高等人试图弑君案不会是单纯的谋刺,而是不折不扣的拥兵谋反。

到公元前198年2月,案件基本处理完毕,处理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所有参与谋反的嫌疑人都被定性为无罪释放!

最后只有一个主犯贯高自杀。我们不能肯定贯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被自杀”,但帝国官方也赦免了其罪行。

上贤高能自立然诺,使泄公赦之

这难免让人心生怀疑,如此级别的谋反大案,为何最终处理却草草收场?

是刘邦宽宏大量还是真的被贯高的“重情重义”感动了?

要理解这起大案的处理结果,首先要理解赵国君臣为什么要谋反。

官方记载里贯高等人谋反是因为刘邦过于傲慢无礼引发的愤怒。

但我们知道,这些来自案犯供词的动机非常可疑。

现代学者对于汉初历史的研究有了更加科学与精确的方法。

比如说我们对于汉帝国各个侯国的具体位置的还原有了突破性进展,纠正了过去很多错误。

这为我们还原赵国君臣谋反一案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此前介绍过,汉初封侯有着非常复杂的一系列原则。(见链接:《辟谣

到赵国谋反案发时,汉帝国已经封了103个侯,位置遍及关外的帝国领土和各大诸侯。

只有三个诸侯国没有被封侯国,分别是燕国、梁国和淮南国。

这三个诸侯国共同的特点就是其国王都是异姓诸侯王。

这里面还有个长沙国有点独特,需要解释下。

长沙国境内被封了三个侯,分别是陆量侯须无、离侯邓弱、和义陵侯吴郢。

但这三个侯都是长沙国的臣子,他们被封侯实际上是长沙国申请,汉帝国审批通过。

这三人都没有记录在汉帝国的任何功劳,也就是说其并非大汉功侯。

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长沙王吴臣通过这种方式向刘邦示好,表达其对汉帝国秩序的尊重。

相信大伙能看出问题所在了:汉帝国没有分封任何大汉功侯进其余四个异姓诸侯王,唯有赵王张敖例外。

赵国此时共有邯郸、恒山和巨鹿、河间、清河五郡。

巨鹿郡被封了广平侯薛欧、曲周侯郦商、貰侯傅胡害、任侯张越、平棘侯林挚和宋子侯许瘛等六位功侯;

清河郡被封了清河侯王吸、棘蒲侯陈武、斥丘侯唐厉等三个功侯;

恒山郡被封了曲逆侯陈平、北平侯张苍和深泽侯赵将夕等三个功侯;

河间郡被封了河陵侯郭亭、安国侯王陵、安平侯鄂秋、中水侯吕马童等四位功侯。

赵国居然一共被封了16个功侯!

赵国五郡只有内史(首都特别行政区)邯郸没有被封侯,算是给了点面子。

由于此时的103侯还有9位功侯的封国具体位置还没弄清,也就是说赵国被封功侯可能超过16个。

要知道,汉帝国功侯都是县侯,他们被封的侯邑都是一个县。

将军将数万之众,乃下赵五十余城。

这是蒯通劝韩信攻齐时的对话,显示赵国有50多个县。

《汉书·地理志》记载了西汉末年汉帝国各郡国的所有县级行政区。

汉初赵国地盘在汉末大致有56个县,考虑到汉末县一般比汉初要多一点,汉初赵国辖县可能只有50个出头。

这意味着到贯高等人谋反时,赵国有约三分之一的县已经被大汉划出去给功侯封邑了!

汉初列侯封邑的具体政策我们还没详细介绍,以后再说。

我们只需要知道,侯和王国很不一样,侯只掌握封邑内少数权力,朝廷有很大掌控权 。

侯邑内土地的租税、人力等主要由朝廷与列侯掌握,与诸侯王关系较小。

现在汉帝国划走了至少16个县,这些县的土地、人口和租税都要被截留很大一部分给功侯。

无论是张耳的老臣子还是赵国的土著“贵人豪桀”,他们的利益无疑大大受损。

更可气的是,刘邦对其他四个异姓王客气尊重得很,偏偏就对张敖不客气。

原因多半是刘邦觉得我和张敖不一样,张敖是赵王不假,但他也是我女婿啊。

皇帝和国王是等齐的,可老丈人那就是女婿的长辈不是,我和张敖可是按亲戚的规矩打交道的。

可以想象,贯高、赵午和众多赵国“贵人豪桀”该有多愤怒!

你刘邦和张敖要搞翁婿之情你俩关起门爱怎么搞怎么搞。

你刘邦拿你俩的翁婿情来搞走我们的土地、人口和租税是啥意思?不带这么欺负人啊!

现在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贯高、赵午等人要武装谋反了。

现在我们也能理解刘邦为何对处理赵国君臣会左右为难了!

与匈奴及其所扶持伪军的冲突仍然在继续,边境局势仍不明朗。

赵国是代地边境战区的最主要后方,如果赵地出乱子,整个黄河以北将一片混乱。

故而刘邦对怎么处理张敖等赵国君臣顾虑重重。

刘邦很清楚,造反并不是张敖或者贯高等某个人的意见。

这次未遂武装叛乱,是赵国上下主要“贵人豪桀”长期以来所积累的不满的集中爆发。

更进一步,我们一直强调,刘邦的汉帝国并没有完成统一,甚至连统一的第一步都还有相当距离(见链接:《地盘

因此,赵国这次造反实际上不过是一次敌对国试图奇袭的未遂军事行动。

诏敢有随王,罪三族。

田叔、孟舒等十余人赫衣自髡钳,随王至长安

刘邦对这起谋反大案的处理一开始就显得很别扭。

一边把张敖、贯高等人抓住,一边又下诏,谁敢跟随赵王来京就有罪,就要株连三族。

纵观历朝历代各类谋反大案,皇帝都是严查深究,一撸到底。

哪次谋反大案不是顺藤摸瓜涉及成千上万人?甚至不是谋反大案,很多都牵连千人以上规模。

赵王和两位赵相参与谋刺,这么重大案件,正常来说皇帝应该生怕你不来,生怕你逃亡才对。

刘邦居然还怕你来,还吓唬人敢来就灭你三族,而且吓唬之下,田叔、孟舒等十多人还是跟着张敖来京了。

最后刘邦还就是纯吓唬一下,谁也没定罪,莫非他真是仁义道德的鸟生鱼汤?

于是上逮捕赵王诸反者。赵午等十余人皆争自刭

张敖传没说田叔等十多人自愿跟随的事,只说朝廷逮捕了所有参与谋反的人。

然后赵午等十多个被捕入狱的人争相要自杀。

而另一方面,当初贯高、赵午等参与谋反的也是十余人。

也就是说,对于刘邦到底抓捕了几个人,田叔、孟舒等人到底有没有参与谋反,史书记载得很模糊。

我们可以据此对刘邦的做法给出大致推测:

朝廷爆出贯高等人谋反大案后,只逮捕了张敖、贯高、赵午等少数人。

刘邦当然知道这起谋反大案参与者众多,但鉴于赵国局势和边疆形势,刘邦不敢铺开来处理。

所以刘邦不敢牵连太多人。他不仅等了一年才发难,发难后还赶紧声明,我只会处理几个造反首恶,余者一概不论。

没料到赵国群臣并不理会刘邦释放的善意,纷纷表示赵王冤枉,我要跟随大王进京。

刘邦被气坏了,明明你们差点要了朕的命。现在朕还得陪着小心反复宣扬只诛首恶,赦免大部分参与谋反的人。

结果你们居然还要蹬鼻子上脸,非得成群结队上访给朕难看。

好啊,谁敢跟着赵王进京上访,我就灭谁三族,真当朕没有脾气了是吧?

可最后田叔、孟舒等十多人真就跟随赵王进京,刘邦还真就没了脾气。

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故,不宜有此。

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乃女乎!”

吕后天天和刘邦说,张敖可是你女婿啊,不会造反的,你放了他吧。

刘邦气得七窍生烟,张敖要是得了天下,他还会在乎你女儿?

刘邦的话透漏出他非常清楚他和赵国君臣的矛盾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他很明白这次谋反的性质。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吕后是刘邦死后天下的实际掌控者。

吕后此后在众多元老宿将、宗室诸侯王之间纵横开合,游刃有余。

这样的人政治水平相当高,恐怕不会是为了保女婿连头大眼小都分不清的无知愚妇。

吕后和刘邦是老夫老妻,私下自然会对此案进行很多对话。

刘邦和汉帝国高官们对案件也会进行了很多深入讨论,只不过这些细节都没有公开。

吕后的目的是什么,代表了什么人,我们后面再说。我们现在只要知道,即便汉廷内部对怎么处理赵国君臣也有很多不同意见

赵国君臣确实意图诛杀刘邦,赵军也确实曾企图重创汉军主力。

可事变的背景是什么呢?是汉帝国这些年已经从赵国巧取豪夺了16个县,相当于赵国的三分之一!

天下哪有不流血就能抢夺地盘的好事呢?

刘邦如果把赵国当一个国家来尊重,就应该明白,他和赵国的“贵人豪桀”们早晚要再做过一场。

而今赵国君臣非常齐心,把所有屎盆子都扣在贯高一个人头上,坚持赵王和此事无关。

赵国君臣的意思就是刘邦你别想吞并赵国,最好还是让张敖继续当赵王。

赵国君臣体现了其是非常有战斗力的团队。

他们的姿态很清楚,你有本事就把我们都杀了,我们倒看看你接下来怎么面对赵国的烂摊子。

刘邦必须冷静下来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由于利益攸关,赵国的“贵人豪桀”目前反汉情绪高涨。

刘邦如果采取强硬手段对待赵国君臣,虽然能够泄愤,却只会进一步激发赵国普遍的反汉情绪。

如果天下敌人只有一个赵国,刘邦自然不会怕,霸王硬上弓就是了。

可眼下北边的匈奴和代地的伪军给帝国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汉军要和匈奴以及伪军作战,赵国是至关重要的后勤基地,眼下汉帝国还不敢对赵国乱来。

刘邦最终决定,采信赵国君臣口供,所有人都无罪释放。

即便贯高自杀或者“被自杀”了,官方也赦免了他的罪行,他的家人后代依旧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但刘邦并不是缴械投降,他还是做出了大动作:

春正月,废赵王敖为宣平侯。徙代王如意为赵王,王赵国。

刘邦对张敖的处理其实和当初对韩信的处理很类似。

总而言之,你当赵王太危险了,我今后还要前往北疆作战,后背不能交给你这样不可靠的人。

刘邦儿子刘如意成为新的赵王,不过刘如意此时才七岁,实际军政权力归于赵相陈豨、周昌。

刘邦对张敖的处理虽然类似于当初处理韩信,但难度要大上许多。

韩信当时空降楚王不到一年,和楚地贵人豪桀并没有绑定太深。

另一方面韩信被废后,楚相是楚地顶级元老陈婴,楚国仍然保持高度独立。

而刘邦这次对赵国手伸得比当初对楚国深太多了。

正因为此,刘邦随后不得不做出以下动作以向赵国豪桀示好:

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张敖身边的田叔、孟舒等亲信十人不但免了罪,还全部升为2000石的高官。有的成了郡守,有的成了同姓诸侯王的国相。

这真是造反造出了高官厚禄。

从逻辑上来说,这样从轻处理武装叛乱,简直就是鼓励其他人叛乱,刘邦为什么这么软弱呢?

因为刘邦空降儿子为赵王,让空降的新赵相处理赵国事宜,已经达到了了最根本目的,别的方面必须要让步。

要真正控制赵国,必须要得到当地贵人豪桀支持,如果强硬处理田叔等赵国豪强,无疑是逼反其他豪强。

但如果这些豪强就此回到赵国官复原职,那他们就会继续把持赵国行政,新的赵国班子很容易寸步难行。

为此,刘邦不得不忍痛给予他们赵国以外的高官厚禄,说白了就是花大钱买平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