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做什么,就要去做什么

 聂小毛儿 2023-07-26 发布于黑龙江

大家好,我是毛毛

坚持写文章已经持续两个多月,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

以前对于读书是一种抵触,觉得没有学习有用,还比玩手机无聊。但是现在对于读书的感觉就是,我很期待我看到一个新的观点,能给我以新的启发。

每读到一本书,就能体会一种不同的人生。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非常短暂,每天的精力也很有限,同样我们能尝试的角色也少的可怜。但对于这个世界,我们还有很多很多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

那探索的工具是什么?

就是走走别人的路,品品别人的人生。

而且读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似乎不是在被教学,而是在和一个老朋友聊天,他给我讲讲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给我讲讲他们国家的样子,他的思考角度有哪些不同。

而这些角度给我,就让我有种裸眼看3d的感觉,原来这个事件还可以这么看啊!

我很喜欢思考的过程

思考,给我的感觉就像牛的反刍一样。把经历过的事情给倒出来好好品一品里面的原因,从头捋出来是哪里不一样,让我有种全新的感觉。

而写作带给我的是什么呢?

写作让我能更好地结合我阅读过的书籍。说实话,以前我也去阅读,但是对于那些事情的思考角度还是很单一,以至于从未给我的人生发生什么改变过。

而写作来整合好我的生活和阅读的新知识,这种感觉就很像穿了新衣服,虽然身体还是那副身体,但看起来就是不一样了。

我喜欢从生活的角度,来解释我新学的思维模型。

我认为,如果这个模型只是给你讲概念和由来,就很像词典,不会有种读下去的欲望。

而和生活结合起来,让我想到,原来这件事也能和它结合啊!听起来真的蛮有趣的。

那现在我的想法有哪些改变了呢

01

我愿意以我自己的想法为主,而不是什么都听别人的。

我怎么想怎么做是我的课题;而别人怎么想怎么做是他们的课题。他们的想法只能是给你一个参考,而能不能选择是你自己来决定的。

为什么别人的意见不一定有用呢?

因为我们都习惯了经验主义。也就是那句“我养大了这么多小孩,有什么不对的?”同样的解释。

而你的人生才刚开始,可以说,你只能陪自己过完这辈子,别人都只是你生命的过客。

你可以有你的想法,你可以过你想去追求的生活,别人的梦想让他们自己实现去吧。

那别人为什么那么喜欢给你强加要求呢?

很大原因是他们没实现。也就喜欢追求稳定。

是的,我阅读了这么多本书,没有一本书是劝你稳定的。

我也相信,但凡有这些作者其中的一位妄图稳定的话,也不能写出来这本书了。

因为写书需要研究,整理、装订、找出版社、出版后的找广告商包装宣传等等流程下来,这其中的成本没法想象,精力和时间搭上的也无数……

那如果他们出版书之前问别人:“我有一个想出版书的想法,你们感觉如何啊?”

我相信,他们身边只要是那些没出版过书的人,都会投反对票。

谢天谢地,这些作者没有听身边那些人的闲言碎语,而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有价值的内容公开到书里,让我可以阅读的到。

有趣的是,身为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喜欢追求稳定性。

什么是稳定?这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搭建的温床,使我们妄图在自己的舒适区当中,迟迟不愿迈出一步的根本所在。

也就是为什么大家更喜欢读小说的原因。

小说的套路大差不差,而且也可以读到自己喜欢的生命过程,我们一辈子也就几十年,哪有时间去体会那么多人生?

是的,对于写作,同样的道理,大家也更爱写小说。

02

变得更自信,也更喜欢安静。

不用多说,也就两个月之前,我还是那个对着手机傻乐的人,也喜欢用那些摆烂、菜狗等词来装饰自己。

甚至在等着考研上岸然后混日子的这条路,在我面前突然封死的时候,手足无措,让我突然失去了人生方向。

我那时候想的是,我不想我这辈子白活。

接着,我便想着,现在或许是我创业的最好时机。那我可以用什么来创业呢?

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我真是一无所有,我觉得我没有特长,也长得不漂亮,也不能歌善舞;

与其说我什么也不会,不如说我是给自己下了这个定义——我就是要摆烂,毕竟我从小就是一个很失败的人,我什么都做不好。

小时候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想的是感觉很愧疚。但那时候说这句话的时候,感觉的竟然是一种如释重负。

承认自己无能,等于给自己减砝码。

既然我承认我菜,你就休想鼓励到我!

如果我这个想法一直下去,我想,我肯定以后就是一个“祥林嫂”,每天就会贩卖焦虑了。

不可以这样,我不可以自己否定我的人生。

于是,我重新打开了《认知觉醒》这本书。

也就只有这本书是那时候的救命稻草。

读完之后,我豁然开朗,似乎找到了一点生命的曙光,是改变认知,让我获得了新生!

认知可以塑造一个人

我们无法赚到认知之外的钱,就算赚到了,也会以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去它们。

我决定,从提升我的认知能力开始。

接着,便开始给我自我鼓励。我知道,我鼓励自己也是一天,我灰心丧气也是一天。

经常我怀疑自己的时候,我就想想,我现在健健康康能跑能跳能说话能看到,我已经超越了很多很多人了,我要在我有限的生命里,做出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

就这样,我开通了我的个人公众号,从第一篇文章开始写起。

没有灵感我就大量读书,没有内容我就摘抄笔记……

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情,那些看似失败的东西,都是为以后的成功铺路。

03

不爱看那些励志故事了,更爱研究名人思路

查理·芒格一直推崇的就是“逆向思维”。

我们一直很喜欢去阅读那些励志文章。

我们很喜欢看爽文。但是到生活中却发现,根本用不上,甚至还有点梦幻的感觉。

这是因为成功人士在复述自己的故事时,会刻意忽略掉自己犯过的错,做错的事等等。同样因为他们也是人,他们的大脑也有自动遗忘痛苦的能力。

对于久远的事情,他们也想不起来细节了,只记得那时候很穷,需要住在地下室里,需要每天吃泡面……

听过后,我们会觉得,好像没什么不一样吧!

所有的成功人士的故事都是,以前孤身一人来到大城市,从住在地下室里到后来遇到贵人相助,一下子成功了。

但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故事不会像王子和公主一样,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样结尾。

人与人的差距就在思维

他们怎么想到做这件事的?之前做不成是因为什么?他们怎么嗅到风口的?等等思维模式,都是我们普通人未曾想过的。

查理·芒格把这些叫做“思维模型”,利用好各种思维模型的时候,能帮我们解决掉大部分困难。

但至于他们嗅到下一个商机是什么,很大可能不会告诉你的,这等于泄漏机密。

可是你却可以尝试他的思维模型,去考虑你的事情。

就好比是给你公式让你自己推,但不告诉你答案是一个道理。

同样的,为了不能让你超越他们,他们也会刻意把自己的成功故事形容的非常非常苦,给你恐吓作用也让你崇拜他。

04

能有更多耐心了

对于写作,我从没想过我能再捡起来写作,所以我一开始也从不给我自己设定门槛,比如每天写一篇这种。

但是我发现,我竟然真的能几乎达到每天输出。

这不是什么好习惯我觉得,因为你的创作周期越短,意味着你的内容越不精美。

同样的,也有人说不每天创作内容的话,别人会逐渐遗忘掉你!

不妨你就想想李子柒,她最近隐退了小半年的时间,但我们从未遗忘她。

究其原因就是她的内容足够高质,也足够让人们反复观看。

那现在的大部分文章都追求的是什么?

追求的是蹭热度、蹭流量、蹭名人效应等等

周崎老师的《认知驱动》里说道,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就想把这篇文章放在十年后还有没有价值?如果没有,那你的文章就是失败的。

我一直奉行这样的原则,也让我在每次写完文章之后,品味一下都有种小小的成就感,我很希望如果有人读完这篇文章后跟我说,谢谢你的文章,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那会让我非常开心的!

只有你给别人创造了价值,才能赚到钱。

可是我也清楚,想达到大佬水准的文章,我的水平还远远不到,现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需要摘抄很多佳言美句来润色我的文章。

同样地,写作有复利效应,这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但这需要很长很长很长的周期,很多人也是经常半途而废,还要在网上对写文章的作者踩一脚,讽刺写文章无用……

关注成长,会减少焦虑;关注眼前利益,会损失掉远方利益。这也是许多人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

今天看到卖衣服赚钱,就去卖衣服,没卖两天;又觉得卖烧饼赚钱,又去卖烧饼;过两天又想去卖化妆品了……

这种属于执行力过强的行为。

说难听点就是鲁莽,之前并没有对这件事进行判断,没有想好下一步策略,就别人做什么自己做什么,不是看准了这条路,而是看准了那只能维持几天的眼前利益。

好了,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多字,也就是把我最近的感悟和一些小改变给总结出来。

只能说路还长,我还年轻,我会趁着现在做那些我想做的事,为了不后悔走这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