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于大脑的这种机制,再聪明的人也干蠢事

 新用户6232PPUC 2023-08-02 发布于重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惟乔的第113篇原创文章

为什么我们经常做蠢事?

想要知道答案,首先要知道大脑是怎么运行的。

《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给我们提示了原因。

作者卡尼曼把人类的思考模式分成了两个系统,一个是快系统,一个是慢系统。

想象一下,当我们每天坐地铁上班时,你是不是能一边看着手机一边都能自动走到对应的地铁口?到站换乘的时候你想都不用想,直接就往另一辆地铁的方向走去了。

但如果当你换了一份新工作在新的地方,你就不能一边玩手机一边进地铁,而是要一边看着路牌一边走。

这其实就是两套系统在发挥作用。

快系统和慢系统,各有各自的特点。快系统擅长于识别周围的危险,看别人说话,看东西,但是需要逻辑思考的。这就是慢系统才擅长的事情

我们每一个人在思考的时候,其实就是快慢两套系统结合在使用。快系统是自动运转,而慢系统需要我们动脑费力才能实现运行。

我们更希望快系统能解决所有的事情,这样不费脑子。

当我们遇到一些违反了常理的事情,我们就会调用慢系统出面来解决问题,比如你家的狗子突然对你说话了。

快系统的特点就是快,而慢系统的特点是理性。

01

那么大脑为什么要用这样一套机制呢?直接把所有的问题都给慢系统来处理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了,那不更好吗?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1个是慢系统很花费精力。就像电脑中的3A游戏、剪辑软件,特别消耗内存,很占CPU。一旦运行起来,其他事情都无法做了,很卡。

当一个人专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就是开启了慢系统,这个时候他就会忽略身边其他的人,无论你怎么问他什么,他都会说“嗯嗯”,“噢噢”,“好的”,“随便”。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慢系统来做的话,其实就没有多余的注意力去顾及其他事情了。它就像一个大功率的电器,你在关键的时候才会用它,而不能一直用它,如果一直使用就可能跳闸了。

所以就需要一些快系统来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

第2个是人类进化的原因,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每天都会很危险,随时都可能有一只老虎跳出来,老虎的速度是很快的,这个时候我们没有时间去思考,稍微慢那么0.1秒可能就被老虎给吃掉了,此时就必须快速的做决定,要么和他打,要么我们就跑。

此时慢系统是无法决定的,只有用快系统。

那些面对着老虎站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还在用慢系统去思考到底该怎么办的人,他已经被老虎给吃掉了,活下来的都是用了直觉做决定的人。那么这种基因流传下来之后,那么大家都是主要运用快系统来快速决策。

从进化的角度我们也能看到,为什么现在的人天生就不理性。

02

其实这两套系统在人的大脑里本来是相安无事的。

但是这种分工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快系统运行的太快了,他会抢在慢系统之前给出答案。

无论你多么有学识,你都会遇到这种快系统而犯错的问题。

比如书中有这样一道测试题,一个球拍和一个球总共卖1.1元,球拍比球贵1元,那么球卖多少钱?

你可能立马就能说出0.1元。然后我们慢下来算一算,你就会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

经过慢系统计算后,球拍的真正价格应该是1.05元,而球的价格是0.05元。

而我们在做很多人生重大决策的时候,通常也会是快系统马上给答案,而没有经过慢系统深思熟虑,结果出现了错误。

比如在买股票的时候,很多人都不会调用慢系统去思考。由于自己经验不足,理性思考会非常的复杂,直接让人放弃,所以干脆直接用快系统,我看着这个股票涨了啊,刺激我的内心,我感觉非常的nice,买它。

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警惕快系统。必要的时候停下来想一想,让慢系统发挥一下作用,从而检验我们的快系统是不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稍微停下来思考一下,很多错误的选择我们都是可以避免的。

03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提高我们的选择的正确性呢?

方法就是让慢系统活过来。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请大学生来做认知反应测试。他问了一个问题,如果5台机器能在5分钟生产5个小零件,那么100台机器生产100个小零件,需要多长时间?测试的结果很让人震惊。

如果这个问卷它的字体很清晰,那么有90%的学生至少都会答错一道题,那如果用的字体是浅灰色的字很小需要仔细看才能看清楚,那么就只有35%的学生才会答错题。

其实看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当我们看一本书的时候,发现他的逻辑非常的复杂,如果我们认真的把它看完了,我们的收获会更多,反而一个逻辑非常清晰,用语非常简单的文章,不高深,我们可能用一两个小时就看完一两百页的书,结果呢,第二天就忘了,根本没有记住。

唤起慢系统的方法有很多,卡尼曼在书中总结主要有两大类,第一是借助公式,第二是借助他人。

公式不需要太复杂。

举个例子,比如你想做一个副业。你现在手里有3个副业可以选择,但如果凭感觉去挑选,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法。

那么你可以为自己设置一个评估系统,把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放过去。比如说,复杂程度,学习难度,收益情况,资金投入这4项。然后对每一个因素进行打分,再加在一起做加权平均算入总分。

你把三个项目的总分都算出来,那么挑选分数最高的就行了。

第2个方法是借助他人。

当一个人情绪失控的时候,比如面对压力或者遇到麻烦或者是失恋了,这种情况下他是非常不理性的,她的快系统倾向于要保护自己,而不是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比如让你去野外采到一个地雷。你下意识的决定,不会是踩着不动,而是立马跑,于是地雷就炸了,但如果你理性思考一下,你应该踩着不动,等待别人的救援。这个时候你自己是很难做出这样的决策的,所以需要别人去帮你,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的心理学原理。

因此我们在做决策的之前,最好是找到轻松的环境,不要让自己陷入一个压力的环境中。

有一个现象说明了这一点。在《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中,作者揭示了为什么人会贫穷呢?因为当一个人特别穷,每天都要为明天吃什么而担心的时候,他的压力会非常大。他就不是在一个轻松的环境里,那么他的决策就偏向于用快系统去做决策,而这种决策往往都是错误的,导致他每天重复相同的动作,最后也走出不了贫穷的循环。

04

作者在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小方法。

1、不要在自己疲惫的时候做决策,而是在自己精力充沛的时候,特别是早上醒过来之后再做决策,这样的决策会比晚上做出的决策质量更高。

2、那如果当你特别疲惫的时候,必须得做决策,怎么办呢?那你可以出去深呼吸一下,或者出去走一步走几步休息一下,散散步改善一下。大脑那么这个时候决策水平会有显著的提升。

3、不要闭门造车,因为我们很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无论是用快系统还是慢系统的决策,都可能是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这个时候我们要借助别人引入一个外部视角,用别人的慢系统来帮我们检查自己的决策。

总的来说慢系统和快系统之间并没有谁好谁坏,他们是相互配合的。当我们对一个事情特别熟练的时候,会从慢系统逐渐的过渡到快系统。

其实说到这里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只不过我们是换了一个不同的名词来说而已,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

在这里,我们会说通过刻意练习,让我们的慢系统要做的事情逐渐过渡到快系统,那么我们的效率就会提高。

在另一个地方,我们又解释成这就是把一个知识内化,形成本能反应。所谓的内化,就是用直觉就能把它使出来的东西。

你看,用的词语不同,但是所表达的本质含义是一样的。

欢迎点赞,在看,转发给我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